1、下面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
B.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
C.被闷了很久的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B.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C.泡泡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D.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3、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麻烦 救护 友晴
B.叼走 启程 空调
C.教悔 相似 半晌
D.黎明 把式 家俱
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D.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5、成语补充填空
邯郸(____)(____) (____)竽(____)数 杯弓(_____)(_____)
自相(____)(____) (____)蛇(____)足 守株(_____)(_____)
井(____)之(____) (____)舟求(_____) (_____)人(______)天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眼见为实,________。
(2)________,近墨者黑。
(3)失之毫厘,________。
7、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佛(__________) 夸(__________) 奏(__________) 阻(__________)
拂(__________) 跨(__________) 凑(__________) 祖(__________)
8、读拼音写汉字,我能写得正确美观。
jù lǒng sū xĭng qiān xū zī shì
jiǎn yàn nuò ruò chuàng jiàn dào yìng
9、美文赏析。
大自然中五颜六色的鲜花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生命绽放的无限魅力。那么,为什么鲜花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
鲜花的颜色很多是因为鲜花中含有各种色素,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是形成鲜花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它就像一条变色龙,对温度、酸碱度很敏感,只要周围环境稍一变化,它就会随之发生改变。遇到酸性物质时,它会变成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在中性溶液中,它呈现紫色;遇到碱性物质时,它会变成蓝色,碱性较强时,则变成蓝黑色。有些白花,如菊花,萎谢之前微染红色,说明这时它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更为神奇的是,有些鲜花的颜色可以一日三变,如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最后变成蓝色,这也是因为一日之内花瓣细胞液的酸碱度和温度发生了变化,花青素随之变化所致。万紫千红,原来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呈现出来的颜色。
如果鲜花的颜色是黄色、橙黄色、橙红色,那是因为这些花里含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广泛存在于花瓣中的第二类色素,目前已经发现的类胡萝卜素有600多种,这种色素色如其名,呈现出的色彩类似胡萝卜的颜色。此外,影响鲜花颜色的色素还有类黄酮(tónɡ)、醌(kūn)类色素、甜菜色素等。
【1】黄色的鲜花含有最多的色素是( )
A.花青素 B.类胡萝卜素
C.类黄酮 D.醌类色素
【2】春天来了,鲜花盛开,万紫千红,其主要是_____呈现出来的颜色。( )
A.花青素 B.类胡萝卜素
C.类黄酮 D.醌类色素
【3】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找出这样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4】“只要周围环境稍一变化,它就会随之发生改变”这里的“变化”主要指的是_____和___________的变化,因为________________。
【5】鲜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了不起”的公鸡
一只老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幸被枪弹击中。这事恰被一只公鸡看见了。它躲在草丛中窥视了半天,发现这只老鹰的确死了,便“勇敢”地冲过去,用喙和爪子与死老鹰战斗,并大喊道:“你们快来看呀,老鹰被我征服了。”
母鸡和小鸡们从四面八方跑来,它们夸不绝口“公鸡真了不起!”“公鸡是我们的英雄!”公鸡听到这些议论,趾高气扬,十分得意。不料这时又飞来了一只老鹰,公鸡抬头看见,忙失魂落魄地逃命,一头钻进鸡笼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的确——(______) 夸不绝口——(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公鸡勇敢地冲过去,用喙和爪子与死老鹰战斗”中的“喙”指的是(______)。
【3】读了这篇寓言,你觉得公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______)(多选题)
A.勇敢 B.胆小 C.虚荣 D.喜欢吹牛 E.了不起
【4】当公鸡失魂落魄地逃命,一头钻进鸡笼里以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母鸡和小鸡们会说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
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转上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一定时,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比如说腈纶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樟脑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科学,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1】文中一共举了______个例子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2】第四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 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B. 冬天,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
C. 人们在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原因。
【3】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背着大书包,要减轻肩头疼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比较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
A. 生活的乐趣 B. 趣味大揭秘
C. 日常生活的乐趣 D. 趣味科学大揭秘
12、阅读课文片段,并做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 )盛东西的,并(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2】把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说的话。
13、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1】从选文中找出形容速度很慢的两个词:_______、_______。
【2】盘古醒了,看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是怎样做的?请你在选文中用“____ ”画出来。
【3】为什么盘古会累得倒了下去?请用“ ”画出来。
【4】你觉得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de dé)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气味确定路线。
【1】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画出。
【3】短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方面介绍了蚂蚁的趣闻。
【4】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对蚂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雨珠·露珠·泪珠
东方破晓,晨光微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
“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噢,什么事啊?”
“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
女神指着其中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着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另一颗水珠急不可待地抢着说。
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黎明女神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小姑娘?”
“我算不得什么。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像是微笑,而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作眼泪。”她忸怩地回答。
两颗水珠听她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出轻蔑的笑容。黎明女神小心翼翼地将泪珠置于手中,连声称赞道:“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耀,显然比她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
“可我是大海的女儿呀!”雨珠急得叫了起来。
“我是辽阔苍穹的女儿!”露珠很不服气。
“是的,一点不错。”黎明女神郑重地说,“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
言罢,女神吮吸了泪珠,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1】“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珠”“露珠”和“泪珠”象征了我们生活中的两类人,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哪两类人?
(1)雨珠、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常说,人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雨珠、露珠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可女神为何偏偏赞美“泪珠”呢?请从文中至少找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神消失了,留下“雨珠”和“露珠”各自陷入了沉思。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雨珠或露珠接下来的表现。(任选一个对象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短文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新春佳节,人们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你还知道我国
的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活动?写一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练笔。
《珍珠泉》描写了云南珍珠泉美丽、奇特的景象,尤其是对小泡泡的描写更可称为经典之笔。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我们这些小泡泡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一嘟噜,一嘟噜,是想……
18、把词语连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放学了 学习 仍然 在教室里 小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壮丽 群山 显得 霞光 披着 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没看见王老师,原来他已经离开走了。
2.看了《啥是佩奇》的短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雨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红伞花出现在校园里。
20、修改病句。
(1)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完成这项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和一件紫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写一份关于领校服的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