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天气
B.遵循纪律
C.抓住机会
D.贯穿口袋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3、《金鹅》中只有当小傻瓜带着什么来见国王时,国王才答应他与公主结婚。( )
A.能吃下很多面包的人 B.能喝下很多葡萄酒的人 C.水陆两用的船
4、《鹿角和鹿腿》一课中,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鹿当时对自己的角非常满意?( )
A.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B.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C.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D.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5、根据意思默写,并用“/”断句。
野兔因受了惊吓拼命奔跑,不料撞到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他的农具(耒),守在树根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填空。
1.《忆江南》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忆江南”的意思是( ) ,其中( )( )两句是形象的比喻句,描写了( ) 、( )的特点;( )是一个反问句,( )了题目,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 )之情。
2.《渔歌子》的作者是( )的( )。词的一、二句写了远处的景物,其中有( )、( )、( )、( )、 ( )。三、四、五句写了( )的( ),作者由( )及( ) ,由( ) 到( ) ,描绘出了一幅( )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3.渔歌子中出现的颜色有( )、( )、( ),诗中“( )”表现了渔人的悠闲自得。
7、按要求填空。
“醒”的部首是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它的解释主要有:①睡眠状态结束,大脑皮层恢复兴奋状态,也指尚未入睡;②醒悟,觉悟;③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④明显,清楚。给下面词语中的“醒”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醒目( ) 提醒( ) 醒酒( ) 睡醒( )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chá bào zhú wēi xiǎn cán kuì
liáng shuǎng lèi zhū wēi wǔ jīng yíng lián xī
9、阅读选文,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的( )。白荷花在这些( )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 )儿。有的( )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 )得马上要( )似的。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
【3】朗读这段话时,为突出荷叶的“多”,应把词语________读成重音;为突出白荷花的姿态美,语速应该__________。
【4】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公狮子和母狮子都猎取食物。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它们能在微弱的光线中看得很清楚。所以,即使是晚上,它们也能捕猎成功。它们猎取角马、斑马、羚羊等动物。
狮子通常是成群结队进行捕猎的。它们在捕捉一只飞跑的羚羊时,一些狮子隐藏起来,其他的狮子围追羚羊,把羚羊赶到狮子埋伏的地方,隐藏的狮子立即跳出来将它捉住。当一头狮子独自捕猎时,它就偷偷走近要捕猎的动物,然后猛扑上去。
【1】根据短文,下面哪一种动物不是狮子的猎物( )
A.角马
B.斑马
C.羚羊
D.企鹅
【2】根据短文,狮子能成功捕获猎物,其原因不包括( )
A.它会发出各种叫声。
B.它在微弱的光线中也能看清楚猎物。
C.它们成群结队地进行捕猎。
【3】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 )
A.狮子是猫科动物。
B.狮子是怎么捕猎的。
C.狮子生活的环境。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翠鸟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我屏息静气,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枝。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
【2】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B.“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是说“我”的钓竿跟树枝十分像。
C.“我屏息静气”是因为“我”爱护翠鸟,担心惊走他。
【3】“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你认为这份“不寻常的激情”是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花城
①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②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③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瑕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
④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⑤秋风飒飒,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的、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
⑥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⑦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__) 的木棉花 (__________)的菊花 (__________)的水仙花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内。
(1)眼睛看着复杂繁多的景物感到迷乱。 (______________)
(2)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菊花颜色的句子。
【4】从短文第⑤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它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其中写了春天开___________;夏天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秋天开菊花;冬天开___________。
【6】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照例子,仿写句子。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啊,我爱_________,我爱__________,我更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大雁和鸭子
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冒着风雨,上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启程吧。”鸭子指着那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哎,赤日炎炎,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大雁顶着烈日,上了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启程了吧。”鸭子缩缩脖子说:“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时候再说吧。”大雁鼓鼓翅膀,飞向前方。
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一年就要过去啦!”鸭子望着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么冷的天,你要去,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大雁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字。
漫、慢 篮、蓝 向、象 再、在 候、侯
( )天烟雨 ( )天 ( )前 ( )见 时( )
【2】把句子中画线的词改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 )里。
(1)大雁和鸭子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 ):当旅行家。
(2)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 )出发了,一年就要过去啦!”
(3)哎,赤日炎炎( ),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
【3】修改病句。
(1)冒着烈日,飞上了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雁动摇着翅膀,飞向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把短文中描写大雁和鸭子动作的词句划出来。(大雁的动作用“___”,鸭子的动作用“﹏﹏”)
(2)大雁和鸭子的结果是什么?(各用一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揠(y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高一点儿,于是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
农夫很着急、在田边转来转去。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裸地往上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后,他 对家里人说:“真把我累坏了!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我帮咱家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呢!”
农夫的儿子听了.感到很奇怪.到田边一看,发现禾苗全都枯死了。
【1】短文中的农夫希望__________,就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揠苗助长:__________
(2)筋疲力尽:__________
【3】“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天过去了,禾苗已经长高了不少。
B.禾苗在慢慢长高,但不容易看出来。农夫心情迫切,以为禾苗一点儿都没有长高。
C.很多天过去了,禾苗的确一点儿都没有长高。
【4】农夫回到家.会怎样对家里人说?请将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5】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会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de dé)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气味确定路线。
【1】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经常——______ 特别——________
反义词:经常——_______ 特别——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出。
【5】短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了蚂蚁的趣闻。
【6】蚂蚁是如何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又是靠什么认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围绕第一句话的意思,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一阵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降落伞离开了妈妈。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辛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
2.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找了好久,怎么都找不到我的耳环!”妈妈____。
“我终于通过考核了!”哥哥 ________。
19、下面这段话不通顺,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修改后抄写下来。
小华养了鹦鹉一只,它有着眼睛大大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它非常的聪明,因为它会学小华说话,所以小华很喜欢它。有一次小华在看书,突然鹦鹉唱起了小华最喜欢的那首歌。它的声线悦耳特别的。这让小华喜爱更它了。
20、修改病句。
(1)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场里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请你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选一处大自然奇妙的自然景观写一写,注意景物描写的方法,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