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拼音写词语。

    1.青海高原是一个环境恶劣之地。这里风雪sì nüè(   ),cuī huǐ(   )着一切生灵,植物的生长受到寒冷的yì zhi(   ),但是在这里却生长着一株高大的、tiě zhù(   )一样的柳树,让人震撼

    2.彩绘工艺的应用让bō li(   )可以xuǎn rǎn(   )出色彩斑斓的效果。

    3.传统shuāi jiāo(   )手的方法是双手抓住对方的yī jīn(   ),手上扯,脚下绊。

  • 2、读拼音,写同音字。

    [qu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chá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dé]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3、添枝加叶(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嗓音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仪式

    ________的小鸟 ________的眼神 ________地想念

     

  • 4、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qín miǎn     kuí  wú  bào qiàn     zhēn  zhì shēn  qū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 5、写一句与“路”有关的名人名言:要求正确、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 7、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对这两节诗理解正确的是(       

    A.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和永久怀念。

    B.人民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推翻反动统治者。

    【2】读了画波浪线的诗句,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画波浪线的诗句,我想到了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___

  • 8、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

    A. 对比 B. 排比 C. 比喻 D. 拟人

    2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

    3诗句热情歌颂了________,批判了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在感恩中成长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 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 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时,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自古以来的伟人无 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 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 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 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 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只有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朋友,你将会发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呕心沥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训练方式,它能激活思维,提高写作技巧。请你仿照第一段里的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主要写了我们应该对谁的感恩?为什么要对他们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章内容,给文章补充一个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对父母、老师各一句感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爱祖国

    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有头顶   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   的西双版纳,有   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我们的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大雨曾经;中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曾经轰击过它。尽管受了这些磨难,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植庄稼,挑来河水,把我哺育大。我怀念我的乳母,她用她的乳汁哺养我,她用宽厚的手掌抚摸我的头。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怀里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语言。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和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痛苦  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  祖国的山川风物  幸福  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文中第2段的横线上,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 

    A.一泻千里    B.浩浩荡荡   C.千年积雪    D.莽苍

    E.一望无际    F.草树蒙密

    2给短文的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万卉争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画线的句子是该段的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5短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划线词语“人物”的意思是 ________。你能写出这“画廊”中三个不同领域的名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痛苦”和“幸福”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有很多,请你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热爱祖国是一种本能。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__。”曹植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说:“________。”

  • 11、阅读《匆匆》片段,做题。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请为下面的字注音。

    ( )     ( )     ( )     ( )

    【2】“闪过”一词形象地说明了时间_________的特点,选文中还有类似的词语,请试着再摘录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仿照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聊天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

    玩耍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段话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在沉思什么?请用“____”画出来。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_____的人。

  •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改革开放40年,高铁、支付宝、网购以及墨子号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

    【2】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阵是“中国天眼”。( )

    【3】中国人自行设计的蛟龙号是一款不能载人的潜水器。( )

    【4】天宫二号接待了两批访客——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

  • 14、课内阅读。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中所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不能再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对选文主要观点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很难形成,现在已灭绝

    B.地球跟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的资源是很有限的

    C.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类资源

    D.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请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语,呼吁人们保护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下列断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D.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5】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6】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用“______”比喻指引难觅或乐曲高妙。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倡议书。

    临近放假,疫情依然严峻,为了过好春节,请你以“学校少先大队”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同学们过一个健康、文明的春节,提倡就地过年,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串门,勤洗手、讲卫生,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做好个人防护。假期里,定好计划,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倡议多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