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yōng dài táo zuì dǒu rán kū jié tái xiǎn
( ) ( ) ( ) ( ) ( )
2、课外阅读知多少。
《小英雄雨来》是中国作家______的一部中篇小说。在______战争中,主人公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彩”是指___________“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___。
3.《七律·长征》中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车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明月別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看到的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当听到《游击队之歌》,我不禁想到那些为了捍卫国家尊严,为了保卫老祖宗的疆土,用生命来守卫,哪怕一丁点都不可以让给外人的革命志士。用宋朝李纲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我想到的最合适不过了。
6.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的代表作是《玄秘塔碑》,王羲之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4、“求真务实,诚恒博学”中读作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个。(1分)
5、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2)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3)在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描写庭院干净整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井村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游客不绝。村边绿树环绕,远处青山横卧,散步村中,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重走长征路,重读《长征》诗,重温了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英雄事迹。我们感受到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磅礴气势;也感受到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艰辛;最后也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笑颜。
(6)当我们来到壶口瀑布,看着奔腾的黄河,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其一)》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寻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C.“七八个”和“两三点”两句中,七八个写出“星”的稀疏,“两三点"写出雨的细微。
D.“旧时”和“路转”两句表现出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8、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给下列诗句用/画出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体裁)诗,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9、跑进家里的鸽子
一天下午,我正在给我那心爱的吊蓝浇水,忽然看见一只鸽子正扒在窗台的兰杆上。
它红红的嘴儿,灰白色的羽毛,可爱的小爪子,再衬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可爱极了。我想:它一定是找了一天的食物,又渴又累了。我便小心翼翼地把一碗水和一把小米放在窗台上,只见它的头伸向碗里咂咂地吃了起来。它一会儿兴致勃勃地吃着,一会儿又心不在焉地望着窗外,好象落下了什么东西似的,不一会儿,便拍击着翅膀飞走了。我想它一定不会回来了,谁知它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几只小雏儿,这一定是它的孩子,同样也是灰色的羽毛,它们一齐扒在围栏上高兴地吃着,红色的小嘴不停地发出“嗒嗒”的声音。
渐渐地,天色入暮,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感到意外,只是一如既往地吃着,我也不忍心惊动它们。
当我再去观察它们的时候,它们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灰白色的羽毛盖住眼脸。看着这些小家伙的睡相,我仿佛听到了它们打呼噜的声音。
不一会,妈妈回来了,我轻声地对妈妈说:“妈,有几只鸽子到咱家的窗外。”妈妈微微一笑说:“平安就要到来啦!”
该睡觉了,我在床头前默默地欣赏这些小家伙,皎洁的月光照到我的床头,也照着这几只熟熟地、惬意地扒在窗头熟睡的鸽子。
天亮了,几只小鸽子飞走了,脑袋不时地往回望,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丝的眷恋,好象要感谢我似的。我望着它们远去的方向,心中总有一种留恋与不舍。这时,我仿佛觉得它们是人,总是习惯性地挥挥手,说再见。
回想此事,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想:“人和动物如此和谐,这世界是多么美好呀!”
【1】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错别字,并修改过来。
一天下午,我正在给我那心爱的吊蓝浇水,忽然看见一只鸽子正扒在窗台的兰杆上。
( )——( );( )——( );( )——( )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鸽子神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妈妈说“平安就要到来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能表现文章中心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曾经观察过鸽子吗?如果有,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短文,回答问题。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们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们,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头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要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带孩子挖笋子。
B.“我”带孩子挖笋子,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C.“我”给孩子讲述竹子和竹笋的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很多。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列诗句“(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胖”用得非常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材料二(节选自《匆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这段话以“我”的生活为例,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时光毫不留情离开的情状。
B.用打比方的写法,描写了时光悄悄离开的情状。
C.这是作者将抽象的时光易逝形象化了。
D.作者在寻常事例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这段话拟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在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为了拖住敌人,把________当成武器坚持战斗,体现出战士抗战到底的顽强精神。
【3】文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场面,其中把__________作为“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4】结合文段体会狼牙山五位战士被称为“壮士”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美文,做题。
8岁那年春节,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和小伙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连锁炮”“冲天炮”“炮炸猪鼻”“炮惊母鸡”……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
不一会儿,一位50多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大喊一声:“放!”小伙伴们将一个个爆竹点燃后抛出。
“啪!啪!啪!”
“击中了!击中了!”
小伙伴们( )叫喊着。
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慌了手脚,摔倒在地上,整个人被自行车压着。
小伙伴们一哄而散,但我没有跑,至今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老人想爬起来,我呆立了一会儿,跑过去使劲地把自行车拖开。老人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几分钟后,他终于站起来了。
我的眼睛紧盯着地面,等待着老人的训斥。可是老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说:“孩子,你很懂礼貌。”
老人推着自行车离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很平淡但令我永远忘不了的话:“孩子,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是你一生的财富。知道吗?”
我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这个春节里,这句话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压岁钱,超过了新衣服。我甚至开始对自己的恶作剧感到内疚。
一个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渐渐地,我长大了,经历了很多事情,领悟了一些人生哲理,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生气地 欢快地 意味深长地 面带微笑地
【3】面对老人的摔倒,“我”和小伙伴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是( )
A.“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B.“我”得到了老人的表扬与肯定。
C.拥有一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心,是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5】当今社会,有不少人认为“一生财富”应该是金钱,是豪华别墅,是小汽车,是做大官……读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短文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片断中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首尾呼应
【2】文中加点的“一次又一次”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断中对五壮士的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在文中用“﹏﹏﹏”画出“面”的描写,用“ ”画出“点”的描写。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好处:
15、按要求写句子。
1.谭老师讲课妙语连珠。谭老师很有幽默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邱少云牺牲自己。邱少云绝不暴露目标。(加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荒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1、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忧愁,有成功,有失败……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真情实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