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贫》一文让我们明白了矜持不苟、廉洁奉公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B.《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C.《祖父的园子》一文中,通过对园子中的花朵、鸟、虫子等事物的描述,体会到了字里行间作者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D.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kěn)      晃(huǎng)      桃(yīn)      污(diàn)

    B.杆(wěi)      (zhài)          (zhèng)    (hǔ)

    C.鼓(léi)       弱(bó)           (shāo)      (biāo)

    D.牲(chù)      (jiāng) 定(lǐ)         (zh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猜一猜,看看谁最快。

    1.上八不是八,下八才是八,十字架中央,人人都爱它。 猜一字________

    2.一个游水,一个吃草,合在一起,味道真好。 猜一字________

    3.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 猜一字_______

    4.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猜一字_______

  • 5、在横线上填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步伐    ________的绿毯    ________的威胁

    ________地下降    ________地握手    ________地翻动

  • 6、读句子,说说加点部分的意思。

    (1)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____________

    (2)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__________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__________

  • 7、开心词典。(看拼音,写词语。)

    bēi  bǐ   diāo  sù   hé xié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pīn  bó qī  piàn   gāng  yì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在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1)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

    (2)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

    (3)出主意,定计策。( )

    (4)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尔基和孩子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依赖  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本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 随即将(珍藏 收藏)多年的一本 童年 寄给了这位小学生 难怪孩子们常说 有了困难找高尔基 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 

    高尔基对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当他发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一群四年级学生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 夸耀)。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光芒  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的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一位年仅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打“√”。(2分)

    (2) 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内填写序号。(2分)

    糊涂  隐藏  昏暗 冒犯   

    露:高峻,高出   优异,好  

    (3) 给画线部分加上标点。(3分)

    (4)   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分)

    (5) 文章通过几件事说明高尔基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分别是哪几件事?(3分)

     

    (6)用自己的话说说,高尔基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2分)

     

    (7) 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 10、伞的故事(18分)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3分)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   )

    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

    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

    (3)请用 划出与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相照应的句子。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表达了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4分)

    第二段:  

    第三段: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3分)

     

     

     

  • 11、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水是最珍贵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中学习方法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喊声好像还在耳畔,五壮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战士顺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保证人群众和连队主力的绝对安全,他们放弃了生的道路,毅然走上绝路,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敌人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他们那种不怕牺牲、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想想自己平时的表现,再看看那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壮士,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平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遇到刮风下雨就不想去上学。与狼牙山五壮士相比,我的意志是多么薄弱啊!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翁,我们更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把保卫祖国、振兴中华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职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从雏鸟变成雄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全力以赴,奉献自己的一切……

    1这是一篇(  )

    A.记叙文 B.散文 C.读后感 D.说明文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被称为什么句?(    )

    A.承上的作用 总结句

    B.启下的作用 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

    D.统领全文的作用 总起句

    4这篇文章详写了(  )

    A.文章的主要内容。 B.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5作者将自己的哪些方面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深切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南丁格尔不仅帮助伤病员(排除  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慰问)。她常常(细心  耐心)地安慰重伤患者,并帮助他们往家里写信,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贴家用。她还亲自写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表示(安慰  慰问)。在她的(亲切  亲近)关怀和(用心  精心)照料下,伤病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大大改观,重伤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她成了英国的传奇人物。

    1“√”选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2哪句话能概括南丁格尔为救护伤病员作出的贡献?请用   ”   画出来。

    3对文中标序号的三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解除身体痛苦,②慰问家属,③工作成果。

    B. ①②③既解除伤病员肉体痛苦,又给予精神安慰。

    C. ①给予伤员精神安慰,②给予死亡士兵家属精神安慰,③她   的工作成果。

    4下面哪一项概括本段中南丁格尔的表现最为合适?(  

    A. 无微不至关怀伤病员。   B. 忘我工作。   C. 不顾个人安危。

    5为什么说南丁格尔是英国的传奇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练习。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我心中有些骄傲。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写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游戏,郑老师突然把我叫到她跟前,带着我到操场边坐下。“你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烧得滚烫,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你可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郑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从此,“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有删改)

    【1】“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假设

    B.比喻

    C.拟人

    【2】用“____”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并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招损,谦受益”是什么意思?请写出一句和它意思相近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第一自然段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冰雪的启示

    在美国,每当大雪融化之后,总是看到许多工人在忙着修补路面。

    “下雪期间,应该行驶的车辆特别少,为什么路面反倒破了这么多大洞呢?”某日,我不解地问一位修路工人。

    “这不是被车子破坏的,而是遭冰雪qīn qīng)蚀的。”工人笑着回答。

    那就奇怪了,你们工程为什么这么不结实?连冰雪都能将路面损坏呢?”我接着问。

    “你一定是初到有冰雪的地方吧?”工人放下铲子,指着远方的山头说,“(  )你有kōng kòng),(  )可以到山上去看看,那里有许多比路面结实多倍的岩石(  )冰雪的侵蚀而崩裂了。(  )你不要以为雪水算不得什么,(  )有一点小裂fèng féng),被它渗进去(  )可能会遭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一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地将碎石推下山头。渗透、侵蚀、瓦解、崩溃,都是从那些小小裂缝开始的,都是由那些看来不甚稀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fán fáng)不胜防啊!”

    “谢谢你给我的启示。”我说,“今天我才知道,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强大的对手,反dáo dào)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应是(  )

    A.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B.只要……就……   即使……也……   如果……就……

    C.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要……就……

    3联系上下文,给“胜”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写出几个带有“胜”字且含义相同的词。“防不胜防”中“胜”的意思是____

    A.打败     B.胜利     C.能够承受的     D.景象壮观的

    与“防不胜防”中的“胜”意思相同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路面不结实,所以连冰雪都能将它损坏,是这样吗?请你具体地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冰雪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发现作者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突出了桃花水的(____)

    A.声音美  B.形态美  C.颜色美

    【2】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

    A.欣喜

    B.奇怪

    C.难过

    【3】文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用“﹏﹏”画出来。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草船借箭》节选,完成后面练习。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惩罚——_________    推却——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____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

    4填空。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

  •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握住母亲的脚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划线的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时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第四自然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_______________

    4“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选择一个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理由。

    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

  • 19、类文阅读

    钢铁般的意志

    战斗仍在继续。突然一股暗藏的敌人向他们开火了,子弹疯狂地扫射过来。刘伯承看到一个士兵射击时身体暴露过多,很危险,便赶紧朝他扑过去,大声喊:“危险!快趴下!”话音未落,敌人射来的一颗飞弹击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旁边的战士们见到连长这样,慌忙围拢过来,进行抢救。这时,刘伯承苏醒过来,他用手摸了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这是什么?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打坏,眼珠又掉出了眼窝。战斗还在继续,他试着用手把眼珠塞回眼眶,可是没用,刚一松手,眼珠又掉了出来,他明白,这只眼睛已经废了。

    看着激烈的战斗,他把扶着他的士兵一把推开,又用手指着正在进攻的敌人,大喝道:“管我干啥!快去!”说完,一狠心,抓起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攥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 )     隐藏( )        显露( )     清醒( )

    【2】刘伯承为什么会受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伯承的伤势很严重,这可以从下列哪一句看出来?(     

    A.看着激烈的战斗,他把扶着他的士兵一把推开,又用手指着正在进攻的敌人,大喝道;“管我干啥!快去!”说完,一狠心,抓起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攥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B.刘伯承看到一个士兵射击时身体暴露过多,很危险,便赶紧朝他扑过去,大声喊:“危险!快趴下!”话音未落,敌人射来的一颗飞弹击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到在地,血流如注。

    C.这时,刘伯承苏醒过来,他用手摸了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这是什么?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打坏,眼珠又掉出了眼窝。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 22、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都会产生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题目:我长大了

    提示: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同学们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懂事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同学们在做这些事时,一定会觉得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选择身边这样的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