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甘南州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二十三,春节眨眼就到了。

    B.他的心眼比针尖还要细。

    C.他是一个宽洪大量的人,真称得上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D.他又高又瘦,真像一根细竹竿。

  • 2、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声调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寒                                   

    B.金                                   

    C.                                   耕织

    D.喉                                   

  • 3、《西游记》中玉帝第一次封了孙悟空什么官职?( )

    A.齐天大圣

    B.弼马温

    C.御马监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

    zhǎn xīn     cí xiáng     róng xìng     shī xíng

    ( )       ( )       ( )          ( )

  • 5、写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________近义词浪费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近义词庞大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近义词沉着反义词________

  • 6、形近字组词。

    订( )叽( )帐( )蹦( )倚(

    叮( )讥( )账( )绷( )椅(

  • 7、依葫芦画瓢。(照样子,用部首相同的字组词)

    例:睛→(眼睛)

    蚂→_____ 榜→_____ 谋→_____

    咙→_____ 憎→_____ 桅→_____

  • 8、辨析同音字,完成相关练习

    róng   zào   yù lì

    冰消雪(     暴(       )寒 官(  

      )岩  干(     牢(   茉(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动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蚊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火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去追逐虫子,惟-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冬眠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本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动物的睡眠。(3 分)

    2为什么海参需要夏眠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

    3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下题:

    ①从文中的描述可以推测蜗牛喜欢_______________的环境?(1分)

    A.高温干燥 B.温暖潮湿 C.低温潮湿 D.任意一种

    ②读了短文,动物睡眠不全是为了休息,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1分)

    A.气候变化   B.习性怪异 C.环境不适   D.食物缺乏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两处过渡句,他们在文中起了作用。(2分)

     

    5这篇说明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10、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 11、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2】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

    C.充满活力

    D.年龄大

  • 12、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故都饱含秋意的景观,其中有五处景观用笔极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笔带过的原因是______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笔极简

    【2】作者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经常提及南方的秋天,这样写的用意是(   

    A.故都和南国的秋都富于特色,二者放在一起才能表达作者对秋的怀念

    B.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C.写出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都是好的,作者难以取舍

    D.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二者的喜爱

  • 13、阅读

    蜜蜂的赞美

    1)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歌颂过蜜蜂。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而且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它的酿造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五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3)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这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由衷的赞美呢!

    4)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词!它的酿 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

    5)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丰富了。

    6)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 材料就比较上乘了。

    7)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和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虽然人们还能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栆子蜜或者苜蓿蜜,但是在蜜糖中已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栆子花或者苜蓿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

    蜜蜂采蜜的 8 字舞

    当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作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当侦察兵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来,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形舞两种。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自己不太远,就在巢牌上(蜜蜂用来装蜜孵育小蜜蜂和住宿的地方)表演圆形舞;如果蜂蜜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1《蜜蜂的赞美》中第(2)段中的统计数字证明了________的观点。

    2《蜜蜂的赞美》中的第(6)(7)自然段和《蜜蜂采蜜的 8 字舞》都表现了蜜蜂是一种________的动物。

    3结合第(7)段的有关语句,说说蜜成花不见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蜜蜂的工作方式,能让你得到什么启示?试着写一点。

    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指,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要痛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壁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话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查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妙啊,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归业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________   名不虚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能工巧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概括黄山的特点,黄山的云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_____

    (2)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_____

    (3)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_____

    (4)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_____

    【3】文章写了母亲还写了另外一个女人,“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写这句话对表现慈母情深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4】画出描写母亲脊背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

    【5】本文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_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理解

    电光天平上的砝码

    有个很小很小的砝码,被安装进一架名气很大的电光天平里,担任了高度精密的分析工作。

    新岗位的一切都令它满意。周围的伙伴个个微笑着向它致意。小砝码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它请教说:伙计,告诉我,作为一个砝码,我该怎样工作才辱使命呢?

    最要紧的是,它的同伴回答说,你必须时刻保持自身的洁净。

    啊,这是为什么?小砝码感到愕然,难道我执行的使令,不是去衡量别人,而是来分析自己吗?

    这并不矛盾,它的同伴说,如果你自身沾染了灰尘──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就难以对别人作出准确的分析,无法公正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了。

    1这是一篇_____故事,共有____自然段。

    2砝码应该怎样工作才不辱使命呢?用“_____”画出有关句子。

    3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洁净──____  精确──____

  • 17、阅读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你收下吧!”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当当当……”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教室。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并深情地对我说:“这连衣裙是给我女儿买的,你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穿在身上一定很合身。还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有我们大家呢!”我双手接过连衣裙,含着眼泪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1】用“~~~~”线画出描写同学们神态、动作的语句。

    【2】用横线线画出描写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

    【3】短文用“‖”线已分为四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述文章中“我”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哑巴渡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干干瘦瘦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儿也不像他皱皱巴巴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稳稳当当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jiān jiàn)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平平淡淡中逝去。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luò lò lào lào)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 惊讶)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 闪现)着三个大字:哑巴渡。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1】用“/”画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合适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皱皱巴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所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加点的词,再仿写一个句子。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平平淡淡中逝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哑巴老人生病住院后,人们怀念他的句子,并说说人们为什么怀念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你觉得哑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边的火石湾,才是真正的海,①刀一样直切下来的陡岸,全是坚硬的火石,像一道金灿灿的屏障,贴着这陡岸直拔上去的是高高耸立着的火石山。在这刀削的陡岸中间,有一道豁口,下面有五十步长,五十步宽的小天地,铺着黄澄澄的鹅卵石。②豁口两侧的石壁轰轰地响着,迸碎的浪花从两面齐往豁口处喷酒、透着白光,现出一闪即灭的七彩光环

    【1】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的屏障                      黄澄澄的鹅卵石

    金灿灿的( )        黄澄澄的( )        ( )( )

    【2】仔细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再填空。

    句子①写出了火石湾的_________(静态、动态)美,是从海岸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句子②写出了火石湾_________(静态、动态)美,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3】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 21、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 22、句子加工厂。

    (1)飞机在山势险峻、丛林密布的山区绕圈儿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稳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救援卫星怎能管得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请你以“生活中的启示”为题作文,重点写出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