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益阳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中“闻”的意思是(  

    A.听到

    B.出名,有名望

    C.名声

    D.用鼻子嗅气味

  • 2、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可以分为四部分,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提出问题          调查研究情况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B.提出问题          调查研究情况          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

    C.提出问题          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D.提出问题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跳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B.《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难一》。

    C.《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故事反映了人的思维很重要。

    D.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先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比一比,组词语。

    梢(_________    防(__________    构(_________    迷(________

    稍(_________    妨(__________    沟(_________    谜(________

  • 5、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bān  shou   gū  dōng   jiē dà huān x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áng  zhōng   zōng  zhǐ   liǎn shēng bǐng q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繁衍(   ) (   )的家畜

    提高(   ) (   )的物种

    造福(   ) (   ) 的研究

     

  • 8、读句子,写出它们的意思。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爸爸的胳膊长(节选)

    小时候,一家人团团围坐,长方形的餐桌旁,爸爸总是坐在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美味佳肴,都搁置在我们兄妹的眼皮底下。

    我们吧唧吧唧吃得香甜,从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哥哥读了大学。他第一次从省外回家,带了爸爸爱喝的铁观音。他沏好茶,一圈圈的烟雾飘向坐在餐桌角落里的爸爸。爸爸欣慰地笑着,哥哥说:“爸,你坐中间来吧,这会儿就不用体现你的优势了。”爸爸依然跟平时一样,叨唠一句:①“爸的胳膊长。”坐在那里不移动。妈妈在一旁看了,推推他;“你这老头子,总是仗着胳膊长咋的?快,往前凑凑!”

    从此以后,只要哥哥在家,爸爸也不再争夺,幸福地被哥哥推拥到中间的位置。

    后来,哥哥带了女朋友回来——不用说,连我这个小妹也得往边儿靠。妈妈在摆放碗筷的时候,依然把爸爸的位置安排得最远,荤的素的香的甜的,妈妈总是堆在哥哥和他女朋友的眼前。直到我嫂子进了门,爸爸依然是因为“胳膊长”而坐得离菜们汤们远远的。

    等到我也带了男朋友回家,那时又有了小侄儿,爸爸的胳膊变得更长,坐在最远的角落里,任凭谁劝,他也不换地方。有时,妈妈干脆就专门拿个菜碟,各样菜给他夹一些。“独享”的时候,②他时常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后来,爸爸比妈妈先离休,他天天上早市采购各样食材,烹调各种美味,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以神厨自居的爸爸,总是坐在偏席,③看着儿孙们大快朵颐,他花白的眉毛里洋溢着喜悦,④“幸福的人都是胳膊长,爸这辈子都胳膊长哩!”

    唉,亲爱的老爸,哪里是您的胳膊长,分明是您和妈妈对我们的爱无边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香甜——( )       喜悦——( )

    【2】文中第①④句是对爸爸的爸爸______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的父亲。

    【3】文中第②③句都属于_________描写,体现了爸爸看到孩子们其乐融融共享美餐时____________的心理。

    【4】真的是爸爸的胳膊长吗?读了短文,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卖东西只要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甚至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的东西。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放心吧,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计划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

    唯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符合“我”在买鱼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意外——疑惑——震撼

    B.疑惑——震撼——意外

    C.疑惑——意外——震撼

    D.震撼——疑惑——意外

    【3】第七小节中,“我”疑惑的原因是( )

    A.他不肯卖这条鱼。

    B.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C.他不像其他的卖鱼人。

    D.他对生命的尊重超乎常人。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本文对卖鱼人进行了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

    C.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这个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提示文章主题买下伏笔。

    【5】读了文章你感受到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十三小节画线句“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文章中包含了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迷宫。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 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 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响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叮,像是大路上车轮流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人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1)给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3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 对偶

    (1)呵,河流醒来了!  

    (2)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

    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文章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写三月的桃花水的?又是如何写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 (3分)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是从哪几方面来说的?(2分)

     

    (5)短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作者抒了一种什么感情呢?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2分)

     

     

  • 12、对比阅读

    (一)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是,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 。”

    (二)

    一次,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到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演奏。演奏开始后,沙皇还在和贵族小姐们聊天儿,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乐声一停,沙皇回过神来,忙问李斯特为什么不弹了。李斯特欠身答道:“陛下说话时,臣理应缄(jiān)默。”

    1(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即话里隐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读短文,再做一做练习,体会言外之意的奥妙。

    (1)文段(一)末尾少一句话,下面①、②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放在该处更合适?_____

    ①必须连连脱帽 ②不得不连连脱帽

    (2)文段(一)中大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中李斯特的话暗含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

    ①专心、安静地听演奏是对别人的尊重。②作为臣子,必须尊敬陛下。

    2(拓展迁移)选文中的大师和李斯特在语言运用上都讲究了一定的技巧,都有其言外之意。请你将下列语句中人物的言外之意写出来。

    (1)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被你锦上添花了。”

    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管漏得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住户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地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这位住户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这位住户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___笔。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坎坷________     明白________     价值________    情深意重________

    3用横线在文中划出反问句。

    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________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的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

    4找出文中的两句名言警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文段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关于本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 是拜见、拜访的意思

    C. 夫子都择古代时对人的尊称

    D. 文中的家禽指亩是鸡、鸭、第等家养畲类

    2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的意图是(

    A. 表明杨梅是这孩子家种出的果子

    B. 询问杨梅是否是孩子为招待自己而准备的

    C. 看到杨梅果,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他

    D. 用谦恭的语言表明对孩子的感激

    3有人说杨氏子聪慧,也有人说杨氏子对长辈没有礼貌.你知道这两种说法各自的依据吗? 请分别写出来吧!

    说杨氏子聪慧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杨氏子对长辈没有礼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地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用“_____”标出其中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乐园。

    乡村的夜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深深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不远处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哄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他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一点灰尘也不沾染。形容环境非常清洁。(__________

    (2)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__________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画上“√”。

    (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_______

    (2)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_______

    (3)按不同方向转移的顺序观察。(_______ 

    (4)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描写,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动态描写。

    【5】本文通过描写乡村傍晚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8、挑战课外阅读。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一生特别爱读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日夜操劳党和国家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是,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

    毛主席的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记了吃饭□王作人员催促□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看完再吃□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也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主席特别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主席有一部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49年还随身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本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句子中的“即使……也……”反映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

    (2)“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这句话突出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16分)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 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 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2)这段文字已用“/”分为四层,请概括第二、三层的层意。(4分)

    第一层:写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却并无诚意以城换璧;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写秦王无奈,与蔺相如约定举行隆重的换璧典礼。

    (3)文中①②两处都是对蔺相如的________描写,其中,处的中心意思可以用成语“宁为玉碎,____________”来概括,与这段话有关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3分)

    (4)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因为蔺相如从秦王“( )”这一表现中,看出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填序号)(2分)

    A.证明和氏璧是无价之宝

    B.拖延时间

    C.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D.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5)这段文字是怎样表现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表达。

    大家都经历了一段别开生面的网课时光,请你以“网课令我 ”为题,写写在网课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印象深刻的人、事或遇到的困难、收获的经验等等。字数不少于400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