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成语是( )
A. 赤胆忠心 B. 鞠躬尽瘁 C. 程门立雪 D. 任劳任怨
2、阅读文言文语句,正确的停顿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理解,懂得)供(从事)耕织
B.也傍(靠近)桑阴(树荫)学种瓜。
C.山衔落日浸寒漪(水中的波纹)
D.短笛无腔(腔调)信口(随口)吹。
4、按要求写词语。
1.遥遥______ ______(AABC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拳______掌(含近义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惊______战(含人体部位名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按原文填空。
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
3.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人有耻,___________。——《朱子语类》
6、多音字组词。
传chuán(________)zhuàn(_________) 处chǔ(________)chù(________)
尽jǐn(________)jìn(________)
7、辨字组词。
侨(___________) 缕(____________) 绢(_____________) 甚(_____________)
骄(___________) 楼(____________) 涓(__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_)
梳(___________) 衰(____________) 稠(_____________) 眷(_____________)
流(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__) 绸(_____________) 着(_____________)
8、名言积累。
(1)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
(2)善良是仁德的开端,就像《孟子》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手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再也无法忍住,鸣……鸣……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全是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1点送到30里外的街上去卖1块5毛钱,给我一块,那5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父亲;父亲苍老了。“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混蛋!”他咆哮起来。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我理解了他……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第二次看手掌,第三次看手腕。通过三次描写,父亲的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父亲的手上,你领悟到了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现在好像很难再对生活中某些事件感到心酸难耐。人一天天长大,见惯了周围的悲欢离合,有时候竟也习以为常。虽说偶有波澜荡漾,但真要动情,却已如童话般遥远。然而我们还是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请认真“品读你的长辈,搜寻他们身上那些最让你心酸难耐的事例,谈谈你当时的心理感受。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20分)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yìn)就是一位节俭的典范。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赵匡胤却与许多皇帝不同,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和要求子女生活上也要讲究俭朴。
又一次,宋太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装饰的华丽短袄去拜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再也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
女儿很不理解,撅着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上一点点。这有什么要紧的?”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样华贵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这样一来,要用多少珍贵的翠羽?全国要浪费多少钱啊!”他接着又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够优越的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公主没办法,只好脱去那件华美的翠羽短袄,但心中还有些想不通。有一次,她试探地问父亲:“父皇,你做皇帝的时间也不短了,何不把进进出出做的那顶轿子用黄金装饰呢?”
宋太祖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 我是一国之主 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经济 要把整个皇宫都装饰起来也办得到 何况是一顶轿子呢 国人说过 让一人治理天下 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倘若我皇上带头奢侈 必有很多功臣学我的样子 到那时 天下的百姓就会怨恨我 反对我 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4分)
①典范:
③效仿:
③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④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3)在短文中缺标点的方框里加上标点。(6分)
(4)从文中找出两个反问句,写在下面,并改成陈述句写下来。(3分)
反问句:
改写:
(5)简要概括短文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哪两件事。(3分)
(6)这篇短文对我的启发是。(3分)
11、(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 默默无“蚊” ( )
“骑”乐无穷( ) 一“明”惊人 ( )
(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
(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概括写出文中的几种意见。
12、课外阅读。
胸怀祖国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预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索夫人说:“我 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摩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
一件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放着幻灯,詹天佑正在听课。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暂时—(______) 傲慢—(______) 贫瘠—(______)
【2】詹天佑陷入沉思,回忆了在美国的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直线画出表现詹天佑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神态的语句。
【4】“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想象一下詹天佑当时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三般:__________ 平生:___________
【2】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促的词是_______,这样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3】老虎抓人主要靠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_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语段,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14、课内文段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关于本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B. “诺”是拜见、拜访的意思
C. “君”与“夫子”都择古代时对人的尊称
D. 文中的“家禽”指亩是鸡、鸭、第等家养畲类
【2】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的意图是( )
A. 表明杨梅是这孩子家种出的果子
B. 询问杨梅是否是孩子为招待自己而准备的
C. 看到杨梅果,联想到孩子的姓,故意逗他
D. 用谦恭的语言表明对孩子的感激
【3】有人说杨氏子聪慧,也有人说杨氏子对长辈没有礼貌.你知道这两种说法各自的依据吗? 请分别写出来吧!
说杨氏子聪慧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杨氏子对长辈没有礼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莱茵河(13分)
①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长约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从马恩斯到哥龙算是“中莱茵”,游莱茵河的都走这一段。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地好,古迹可异乎寻常地多。尤其是马恩斯与考勃伦兹之间,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骋,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保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游这一段儿,火车却不如轮船,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萤火,一闪一闪的像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
②这一带不但史迹多,传说也多。最凄艳的自然是脍炙人口的声闻岩头的仙女子。声闻岩在河东岸,高四百三十英尺,一大片暗淡的悬岩,嶙嶙峋峋的;河到岩南,向东拐个小弯,这里有顶大的回声,岩因此得名。相传往日岩头有个仙女美极,终日歌唱不绝。一个船夫傍晚行船,走过岩下。听见她的歌声,仰头一看,不觉忘其所以,连船带人都撞碎在岩上。后来又死了一位伯爵的儿子。这可闯下大祸来了。伯爵派兵遣将,给儿子报仇。他们打算捉住她,锁起来,从岩顶直摔下河去。但是她不愿死在他们手里,她呼唤莱茵母亲来接她;河里果然白浪翻腾,她便跳到浪里。从此声闻岩下听不见歌声,看不见倩影,只剩晚霞在岩头明灭。德国大诗人海涅有诗咏此事;此事传播之广,同这篇诗也有关系的。这座岩现在是已穿了隧道通火车了。
③哥龙从甲板上看教堂的钟楼与尖塔,这儿那儿都是的。虽然多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英国诗人柯勒列治说:“人知莱茵河,洗净哥龙市;水仙你告我,今有何神力,洗净莱茵水?”
④那些楼与塔镇压着尘土,不让飞扬起来,与莱茵河的洗刷是异曲同工的。哥龙的大教堂是哥龙的荣耀;单凭这个,哥龙便不死了。这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建筑在一二四八年,到一八八零年才全部落成。欧洲教堂往往如此,大约总的钱不够之故。教堂门墙伟丽,尖拱和直棱,特意繁密,又雕了些小花,小动物,和《圣经》人物,零星点缀着。近前细看,其精工真令人惊叹。门墙上两尖塔,高五百一十五英尺,直入云霄。哥特式要的高而灵巧,让灵魂容易上通于天。这也是月光里好看,淡蓝的天干干净净的,只有两条尖尖的影子映在上面,像是人天仅有的通路,又像是人类祈祷的一双胳膊,森严肃穆,不说一字,抵得千言万语。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①不高兴,不振作,本文指古堡没有了旧时的兴盛热闹。 ( )
②没有损坏,没有残缺。 ( )
③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 )
(2)把第1段中写作者乘船观看古堡时的感受的句子画上横线。(1分)
(3)用“ ”画出文中过渡句。(1分)
(4)第三自然段作者引用柯勒列治的诗句的用意是( )(1分)
A、表现莱茵河水清澈 B、突出莱茵河的古老传说
(5)“哥龙大教堂是哥龙的荣耀,单凭这个,哥龙便不死了。”这句话表现了( )(1分)
A、哥龙在莱茵河畔的显著地位 B、哥龙大教堂在哥龙的重要地位
(6)“虽然多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这句话写出了哥龙 的特点。(1分)
(7)第一自然段主要描述了 。(2分)
(8)第四自然段写莱茵河畔的建筑,主要写了什么?其特点怎样?(3分)
16、伞的故事(18分)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写出来。(3分)
①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 )
②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
③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
(3)请用“ ”划出与“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相照应的句子。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 。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表达了“我” 。
(5)课文已用“‖”分好段落,请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4分)
第二段:
第三段:
(6)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伞”,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3分)
17、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句中“厉害”的意思是( )
A.剧烈,严重
B.严厉,严格
C.凶猛,难以对付
D.利害
【2】文中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
B.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C.秦王我都不怕,不会不怕廉将军。
D.秦王我不怕,怕廉将军啊!
【3】“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个句子,从强调保卫的对象来看,朗读时重音的词应是( )
A.他们
B.同心协力
C.保卫
D.赵国
【4】文中画“ ”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环境描写
D.外貌描写
18、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19、阅读综合训练。
跟祖父学诗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1】仔细阅读短文,按照提示梳理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中画“____”的话语蕴含着祖父怎样的情感?用“√”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责怪□ 疼爱□ 嘲讽□ 生气□
【3】对“房盖被你抬走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写出了“我”童年念诗的声音特别大
C.祖父在责怪“我”不认真学习
D.祖父心疼“我”,怕“我”喊坏了喉咙
【4】“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此时,面对如此调皮任性的“我”,祖父可能有哪些语言、神态和动作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跟祖父学诗,“我”感到非常____,由此表达了“我”____的情感。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扩句。
(1)大雁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清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选择一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450字。
提示:1.要介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2.打算从哪几方面介绍?
3.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
4.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运用什么方法介绍的生动、有趣?
6.打算拟定什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