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近字组词。
2、看到下面的词语,你会想起哪些古诗?请选择期中两句写下来。
①思乡心切:________
②劳动生活:________
3、填写反义词
轻——(____) 容易——(____) 稀疏——(____)
暖——(____) 虚心——(____) 清楚——(____)
送——(____) 老实——(____) 聪明——(____)
强——(____) 喜欢——(____) 平凡——(____)
4、写出下面诗句所描述的节日及习俗。
(1)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节日:____________习俗:_______________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节日:____________习俗:_______________
(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节日:____________习俗:________________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习俗:_______________
5、积累填空。
1.《腊八粥》作者是_________,他的作品还有_________。
2.《寒食》中诗人用诗句________,_______暗讽了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织女离别之苦泪如雨下。和这首诗相关的传说是____。《十五夜望月》中诗句________,_______。委婉的表达了思念之情。与本诗相关的节日是__________,与这个节日有关的习俗有_________。
3.看到同学贪玩儿不学习浪费时间,我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来劝他珍惜时间。
4.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课外我还知道______寓意着_______。
6、回忆古诗,然后做题。
(1)《汀畔独步寻花》是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课外背诵的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这首诗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阅读理解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 A.安歇。 B.隐居。
(2)寄书长不达____ A.长度。 B.一直。
【2】《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可以从“_______”一词看出。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画“×”。
(1)《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____
(2)“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委婉含蓄,别有韵味。____
(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诗人的心境都是欢喜的。____
(4)这两首诗都以明月为内容,表达了思乡之情。____
【5】下面的诗句中,同样以明月为内容的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9、阅读理解
海底飞船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②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构造独特,它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gào kù)似 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xuán xián)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原来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chù xù)电池的能量,使它能够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③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如: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又如: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再如: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④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tǐng tīng)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⑤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条理清晰,第二自然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河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 送给我 这哪儿行呢 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 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 怎么能抵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空白处加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3】“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4】将“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中的“雪”在文中指____________“炭”指____________。
【6】仿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有过毛主席这样的行为吗?请简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看了这篇短文后,你对毛主席有什么话想说的呢?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阅读回答问题。
父亲的借口
叶梓
齐总正坐在会议室开会,儿子小豫的电话打了进来:“爸爸,你快来吧,我的车撞了别人的车,急死我了。”
“受伤了吗?”
“没有。”
“报警了吗?”
“没有。”
“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
“没有。”
“你在干什么?”
“我在等你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交警一定会罚款,会扣分,说不定还会吊销驾驶证。我在国道往北京方向的岔道口,你开车20分钟就到了。”
齐总沉默了几秒钟,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他转身对秘书说:“小豫再来电话,就说我不在。”
晚上7时,齐总回到家,小豫已经在客厅里,呆呆地坐着,脸色阴沉。
“没事了?”齐总问儿子。
“我等了你一天,整整一天。你还是我的父亲吗?你今天是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可再重要的事能比儿子更重要吗?公司比儿子重要吗?在你的眼里,我是可有可无的吗?”小豫的情绪十分激动。
齐总并没有生气,他拍拍儿子的肩,说:“儿子,我的确有重要的事要做。公司不比你重要,钱也不比你重要,问题是,我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儿子死死地盯着父亲。
“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只好在办公室里等。我在等你的爷爷,等他来告诉我该怎么办。我等了整整一天。”
儿子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父亲话中的含义,深深地低下头去。 小豫的爷爷已经在10年前去世了。
【1】“受伤了吗?” “报警了吗?” “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这是父亲得知儿子出车祸时,问的3句话。从父亲问话的顺序和内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总沉默了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请说出齐总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借口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小豫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齐小豫到底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篇200~300字的阅读感言(可以评价一下文中的父亲,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贝 壳
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3自然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文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锖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13、课文内容(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并完成练习)。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1】解释词语:万象更新: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插说。
【3】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穿梭般地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时而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大捧、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去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吱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驰名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的括号中选择运用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3】短文第3——5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顺序叙述描写的。
【4】《碧螺春》一文是这样描写采茶情景的:“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请你同短文第3自然段画“______”的句子作个比较。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并阐明理由。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定会浮想联翩。他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下来
(至少两个)。
他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还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__________
②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周日能去看画展,我必须周六写完作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懂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些时光值得我们留恋,总有些美丽值得我们回忆,总有些人值得我们珍惜。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