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A. 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形成了苏联模式 D.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2、下列作品中,反映阿拉伯地区社会风貌的是 ( )
A. 《荷马史诗》
B. 《俄底浦斯王》
C. 《天方夜谭》
D. 《汉谟拉比法典》
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使得
A.雅利安人大举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
4、(题文)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 )
A. 君主制封建帝国 B. 立宪君主制帝国 C. 资产阶级共和国 D. 资产阶级军事帝国
5、英国作家曾经写道“我们的港口(利物浦)……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新航路的开辟
6、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庄园里的居民均为领主的
A.工人
B.奴隶
C.武士
D.佃户
7、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A. 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D.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8、网上对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进行投票,爱因斯坦高居榜首。他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 )
A.相对论的创立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微积分的创立
D.进化论的提出
9、象形文字的主要书写材料是( )
A.竹子、树皮 B.纸草、石碑、石柱、木头
C.绢、帛 D.泥版
10、“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材料中的“事件”是指(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运动 C. 三角贸易 D. 启蒙运动
1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是下列哪一位人物说的? ( )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洪秀全
D.林则徐
1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3、在古巴比伦石柱法中,涉及“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古巴比伦的主要社会特征是( )
A.商品经济的活跃
B.家庭奴隶制盛行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原始观念的残余
14、最早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日本和德国
B.英国和法国
C.英国和美国
D.美国和德国
15、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专题,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万隆精神》 ②图片:巴拿马运河
③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史书需要真实客观的记录历史事件,以方便后人查阅。下列哪项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能同时查到( )
A.孔子创办私学
B.陈胜吴广起义
C.三国鼎立
D.安史之乱
17、先秦法家普遍认为应该依法治国,以法为教,同时又认为通行全国,百姓家喻户晓的法令应由统治者一人制定,监督法令执行的官吏也由统治者一人管理。这表明当时法家的法治思想( )
A.实质仍是为人治服务
B.与现实政治相脱钩
C.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
D.基础是人性自私论
18、通过关键词尼罗河、法老、金字塔判断,这个国家是
A.古罗马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19、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20、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首先在上海实行 B.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展
C.国有企业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 D.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21、《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中①处是______(地名);《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22、达芬奇是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2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___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24、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__________》和《最后的晚餐》。贝多芬的代表作《__________》。
25、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_______;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
26、火车的发明者是——
27、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建立 | 美国 |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________》,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此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
英国 | 1948年宣布建成“________” | |
完善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 |
主要内容 | 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 | |
意义 |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________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 |
局限 | 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28、_______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积极推动日本政府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的_______(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9、14 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_______________ (国家);18 世纪的启蒙 运动的中心在 _______________ (国家)。
30、请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国际歌》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的词作者是__________。
(2)人们都说他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他是__________。
(3)他是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的美国工程师,他是__________。
(4)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他是__________。
31、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英国与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同封建势力斗争中,分别通过哪一法律文件确立了新的制度?
(2)随着西方列强之间冲突的日益加剧,哪两个军事集团矛盾不断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会议协商确立了怎样的世界秩序?
(4)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英雄人物是谁。
(5)请你选所回答内容一个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32、探究题。
阿拉伯建立统一国家和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哪一封建王朝时期?把阿拉伯、日本和中国放在同一历史时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3、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640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史称“①_____________”。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人主英国。1689年,议会通过了②___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③_____________。
(2)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④_____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同年制宪议会通过了⑤_______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34、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杨老师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清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梳理知识 理清线索)
(1)请将图示①②处的相关事件补充完整,并分别简述其影响。
活动二:(横向联系 比较异同)
(2)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内容有哪些?你怎样看待弱国外交?
(3)苏联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共同之处?
活动三:(提取信息 感悟升华)
(4)下面的情境中包含了哪些历史信息?
(5)综合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