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比喻句训练。
例:大象有一对像 扇子 似的大耳朵耷拉着。
十个太阳像十个_______,炙烤着大地。
(2)蒲公英像________在天空中飞舞。
(3)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在空中飘来飘去。
2、按要求填空。
(1)失信( )( )。——《左传》
(2)诚信者,( )( )之( ) ( )。——《管子》
(3)小信( )则( )( )( )。——《韩非子》
(4)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读句子,加标点符号。
1.把你的铅笔借我用一下(____)好吗(____)
2.妈妈说(___)吃饭之前要洗手(____)
3.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____)
4.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____)那是春天的眉毛吗(____)
5.(____)茶水有一点咸(____)他说(____)不过一直都挺不错(____)
4、辨字组词。
停( ) 痛( ) 第( ) 井( )
亭( ) 桶( ) 弟( ) 开( )
5、我会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小路 一______马 一______镜子
一______大山 一 ______ 田野 一______歌
一______乌云 一______小花 一______大刀
一______花生 一______汽车 一______飞机
6、我会读拼音写词语,还能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wēn nuǎn qián cái xìnɡ yùn cǎo zǐ
shānɡ diàn shén zhōu hónɡ shāo yóu xì
7、判断下列读音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聊天(liáo tiān) (_______)
【2】草坪(cǎo pínɡ) (_______)
【3】烟囱(yān tōnɡ) (_______)
【4】叮咛(dīnɡ nínɡ) (_______)
【5】一般(yì bān) (_______)
【6】葱郁(cōnɡ yiǔ) (_______)
8、读句子,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心”的第三画是“卧钩”。(_____)
2.“觉得”中的“得”读“dé”。(_____)
3.“劲”的第六画是“横折钩”。(_____)
4.“森”是品字形结构。(_____)
5.“母”是半包围结构。(_____)
9、判断
【1】“的”是一个多音字,在“的的确确”一词中应该读“de”。__________
【2】“饲养员”是一种职业,工作内容以饲养和照顾动物为主。__________
【3】“匹”字的第二笔是“丿”,部首是“匚”。__________
10、判断下列读音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摇晃(yáo huànɡ) (_______)
【2】免费(miǎn fiè) (_______)
【3】脾气(pí qi)(_______)
【4】撞晕(zhànɡ yūn) (_______)
【5】毛茸茸(máo rónɡ rónɡ)(_______)
【6】列车(liè chē) (_______)
11、阅读展示台。
小池塘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大眼睛 ( )的珍珠 ( )的世界
【2】读了短文,我知道倒映在池塘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划线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倒映在池塘里,像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小池塘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蹄:____ 既:____
【2】河水到底多深?用“——”在文中画出来。
【3】读完选文,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②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汤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③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次啊能摆在我们面前。”
【1】根据①②段的内容将下面的图片正确的排序。
【2】“经过”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填序号) __________
①通过。 ②过程。
【3】这三段文字主要是写(填序号) __________
①米糕很好吃 ②米糕得来不易
【4】选段让我们想起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
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为什么这平平常常的米糕叫“千人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的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芦兜粽”: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芦兜叶来包,里面放有配料,分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咸的呢,就是咸肉、烧鸡、蛋黄、干贝、冬菇、叉烧等。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芦兜叶香,弥漫整个厨房。
【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 )。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端午节“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 )的习俗。
A. 包饺子 B. 包粽子
C. 赏圆月 D. 吃汤圆
【3】端午节是为了( )。
A. 纪念屈原 B. 纪念杜甫
C. 纪念李白 D. 纪念黄帝
【4】短文中的画线句子主要写的是什么?( )
A. 包粽子的方法 B. 包粽子的过程
C. 包粽子的时间 D. 包粽子的材料
【5】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颗小树上,我悄悄地跑过去,把它捉住。大清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的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悄悄地( ) 亮晶晶的( ) 益虫的(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______) 喜欢——(_________)
【3】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4】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择下面的表示职业的词语两个各写一句话。
厨师 工程师 魔术师 建筑师 理发师
演员 营业员 服务员 裁判员 饲养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看到顾客后,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小明看《熊出没》,笑得 ___________________。
3.例:种子睡在泥士里。
种子睡在 松软的 泥士里。
山坡上长满了鲜花。
山坡上长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鲜花。
18、按要求写句子。
1.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造句)
________________
2. ……恋恋不舍…… (造句)
________________
3. 雷锋 要 那样 我 像 别人 帮助 (排列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4. 一个树坑被邓爷爷挖好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1)池塘里的荷叶又大又圆的,好像_________。
(2)林中的小路_______,好像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你的同桌是谁?你喜欢你的同桌吗?他/她长什么样子?有着怎样的性格?喜欢做什么?……请你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你的同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