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1.填空。
_______妆成一树高,________绿丝绦。
不知_______谁裁出,________似剪刀。
2.这是一首_______诗,通过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的无限热爱。
3.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______的,整首诗通过赞美柳树,进而_______,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1.小男孩( )地盯着柜台前跑动的小汽车。
2.男孩点点头,又( )地看起小汽车来。
3.售货员阿姨( )盼着再见到那个小男孩。
3、把下列生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w____湾 x____峡 j____街
zh____转 ch____炒 s____耸
4、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填空。
( )的天空 ( )的天空
( )的天空 ( )的天空
5、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1.一(____)木屋 一(____)招牌
2.一(____)河马 一(____)大象
3.一(____)蜘蛛 一(____)蜈蚣
4.一(____)围巾 一(____)耳朵
6、读拼音,写词语。
yóu xì mín zú shāo shuǐ huān yíng
yī bān fǎn fù cǎi zhāi mǎn yì
7、判断题。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告诉我们,哪里都有像雷锋叔叔这样热心助人的人。(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一根柳枝,说它“出色”是因为这匹“马”有独立、坚强的精神。(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看到杨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________
②河马嘴巴大,长颈鹿脖子长。________
③禾苗越拔会长得越快。________
④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________
9、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______)
2.《小马过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______)
3.“转身”“转动”“转学”中的“转”都念“zhuǎn”。(______)
4.《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是丢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了事及时改正,就不算晚。(______)
5.《画杨桃》一文中,“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是因为没有认真地画。 (______)
10、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李时珍是清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______)
2.羿一共射下了九个太阳。 (______)
3.我们祖先的摇篮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______)
4.蜘蛛开店总是运气不好,最后他不开店啦。 (______)
11、课文回放。
邓小平爷爷植树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 ”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象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1】第一段写的是( )
A.邓爷爷精心植树的情景
B.邓爷爷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植树的情景
C.邓爷爷看到树苗倒了后,又上前把树苗扶正的情景
【2】把邓爷爷说的话用“____”画出来。
【3】从哪里可以看出邓爷爷栽的树很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校真题阅读课外选文,完成练习。
有一种文字,它曲线优美;有一种文字,它生动形象;有一种文字,它如画一样美丽。它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甲骨(gū gǔ)文。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创造了甲骨文。这种文字十分形象。比如,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2】选文给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最大的“书”》选段,完成练习。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刨根问底”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画”指的是埋藏在岩石中的( )、( )、( )。
【3】读了这本书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 )。后来这里就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万年,( )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 ),就是我们脚下的( )。
14、课外阅读。
聪明的韩愈
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
他小时候,在家乡读书。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放学以后,学生们便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谁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老师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烛光照亮了整间屋子。老师见了,高兴得连连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竹子 一(______)屋子 一(______)蜡烛
【2】韩愈是我国(____)代著名的(_______)。
【3】把文中描写老师让学生买东西的要求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4】韩愈买了什么东西?他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5】老师夸奖韩愈是因为( )
A.别人买了一样东西,韩愈买了两样。
B.别人买的东西贵,韩愈买的东西便宜。
C.烛光照亮了整间屋子,韩愈达到了老师的要求。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博(bó)物馆体验卡(学生票)
开馆时间:10:00——17:00
闭馆日:每星期一、二
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xiàng)
1.学生使用此票可有一名家长免费陪同参观,家长不得单独使用本票。
2.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可免费入馆参观。
3.入馆前,请将水杯、饮料、箱包等物品寄存(jì cún)。
4.使用本票时,学生需出示学生证。
【1】博物馆________(几点)开馆,________(几点)闭馆。
【2】身高________以下的儿童可以免费入馆参观。
【3】使用本票时,学生需要出示________。
【4】加点字“寄”的音序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去部首还剩________画。
【5】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今天是周六,小明和爸爸不可以入馆参观。____
(2)星期五上午9:30,小明和爸爸就到了博物馆的门口,他们可以进入参观。____
(3)如果小明想让父母陪他一起去博物馆,他们一家三口可以使用一张票入馆。____
(4)入馆时,小明不可以将箱包、可乐、水杯等物品带进馆内。____
【6】假如王老师将要组织全班同学去参观溧阳博物馆,为了让整个参观过程更文明有序,在入馆前,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呢?我想对入馆参观的同学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人感到舒服。请你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注意说话的语气。
1.小明同学不小心把水洒到了我的作业本上,我会说:“_____________。”
2.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上水龙头,我会跟他说:“__________。”
17、把下面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1)妈妈 美丽 睡梦中 真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 美丽的 大上顶上 了 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 保护 每个人 弱小的 都要 自己 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捕 刘胡兰 了 共产党员 的 年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 工匠们 古代 真是 的 心灵手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1)这一层一层的岩石,像一本本图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读
我能读出小恐龙旁的词语。
20、把下面三幅图按事情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再编写一个小故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