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B.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C. 人们陆陆续续到齐了。等了很久,却不见主人的面。
2、选词填空。(3分)
发现 发明 发觉
(1)电灯是爱迪生( )的。
(2)他非常专心,连我进来都没有( )。
(3)科学家在那个地方( )了一个大油田。
3、读句子,选词填空。
收听聆听倾听
1.我们( )春天的欢笑。
2.妹妹在( )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
3国王( )人民的意见。
4、古诗文积累,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下面哪句诗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 )
A.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沙暖睡鸳鸯。 ( )
A. 泥融飞燕子
B. 举头望明月
C. 离离原上草
【3】李白的《赠汪伦》第二句诗句是 ( )
A.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下面不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是 (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重阳节
5、课堂直播间。(3分)
(1)读了《山村的早晨》,小山村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
(2)《登上企鹅岛》记叙了“我”跟随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大陆,登上企鹅岛的所见所闻,介绍了企鹅岛上企鹅的 、 、 及 ,表达了“我”喜爱企鹅的思想感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才下过几阵( )细雨。微风吹拂着( )才展开带( )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
3.《咏柳》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描写 的古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 景色。
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的水墨画》描写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三个典型场景:溪边、_______和_______。
2.《我不能失信》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yuān yang qiān xū shè jì zhǔn què
mó xíng zhì huì mó gu mì fēng
9、课外阅读。
小草宝宝的绿衣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块大草坪,可爱的小草宝宝就住在里面。
春天,小草宝宝露出小脑袋,穿上了春姑娘送来的绿衣服,给校园添加了绿色,校园显得更美丽了。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打扮着校园,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不知多少欢笑。
夏天,小草宝宝长高了,衣服更绿了。远看,校园里好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近看,风姐姐轻轻一吹,小草宝宝点了点头,好像在跳舞呢!
秋天,小草宝宝想换件衣服,便穿上了秋婆婆做的黄衣服。突然,秋风吹来,吹落了这件黄衣服,校园里就像铺上了一地的金子。
冬天,小草宝宝怕冷不敢出来,躲在地下睡大觉,在大地的怀抱里孕育着第二年的生命。
我爱你,可爱的小草宝宝,因为你是我们校园的四季。
【1】用“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3】春天,小草宝宝穿上了( );夏天,小草宝宝的衣服( );秋天,小草宝宝换上了( );冬天,小草宝宝躲在地下( )。
【4】本文的结构是( )。
A. 分——总 B. 总——分 C. 总——分——总
【5】短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 ”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下列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B.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C.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
D.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3】“你”指的是( )
A.阳光
B.梧桐树
C.火苗
D.落叶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 ( )
A.前后呼应
B.总分关系
C.因果关系
【5】校园里的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阅读。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慰—— 轻柔——
2.医生向小男孩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男孩为什么哭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生会怎样安慰小男孩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
12、课内阅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又认真地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又严肃,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敢的神情。
抽血时,男孩十分安静,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他一生的坚强。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 充满爱心 你能活到100岁 小伙子 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袖子,露出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1.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抽血前的神情,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2.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抽血后的神情,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3.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颤抖:
洋溢:
震撼:
犹豫:
6.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是:
7.妹妹做完了手术后,会对哥哥说什么?
8.文中小男孩的行为让你感动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13、课外阅读
蜡 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杆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墙角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是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起来,点燃了它,烛光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因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地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再找出三个反映蜡烛很谦虚的词。
(1)台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的类型。(填字母)
A.陈述句 B.祈使句 C.反问句 D.感叹句
(1)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 )
(2)我们一起去上学吧!( )
(3)你难道没听懂吗?( )
(4)烛光立刻照亮了房间。( )
【3】蜡烛是以怎样的行动来证明自己非常谦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蜡烛的精神”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能填空。(共17分,每格1分,其中3小题每格2分)
(1)一身 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节选自《燕子》)
(2)地球上的 和 ,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节选自《太阳》)
(3)通过本册课文学习,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课文《 》告诉我不要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课文《 》告诉我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课文《 》告诉我在异国他乡,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课文《和时间赛跑》告诉我: ;寓言《亡羊补牢》告诉我: 。
15、课内阅读。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采用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____,而且变化____的特点。
【2】用“ ”画出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可以用“ ”这个词来概括。
【3】“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
A.火烧云的颜色很多。
B.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4】请仿照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填空
①“彤”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音序是________,在“红彤彤”中读作________。
②“霞”的读音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去部首有________画,第9画是_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棵老枣树佝偻着腰,站在院墙外。(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___________。
2.夜空里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__________在发光。
3.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_______________。
4.太阳从遥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学后,在操场踢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预习课文,我查了新华字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上奶奶坐在灯下看报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场上同学们开心地玩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欣赏着初升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昨天晚上,我把赶海这篇课文读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习作
题目: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