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跳水》一文中多次描写水手们,是为了更好推动情节的发展,也突出船长的临危不乱、果断机智。
B.《猴王出世》一文运用倒叙手法,先写石猴拜王,再写石猴出世。
C.《手指》一文作者是季羡林,介绍了五根手指及其不同的作用,告诉我们团结才会产生力量。
D.《威尼斯小艇》一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课文介绍了小艇的特点,景与人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召集 侵略 理直气状
B.胆怯 隐蔽 理所当然
C.轻易 堡垒 同心胁力
D.防碍 商议 难以置信
3、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 隶书 金文 小篆 楷书
B.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C.甲骨文 隶书 小篆 金义 楷书
D.甲骨文 小篆 金文 楷书 隶书
4、我能写词语。
shuǐ bèng | chóu jí | diān bō | xià xún | mù juān | yì shēng bū kēng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5、找朋友。(写近义词)
推却——____ 迟延——____
疑惑——____ 委托——____
6、根据拼音写词语。
huǒ lú pián yí gāo yǎ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ián kòng shèn rù dà zǎ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dòu jiāng xiāng sū jiàng yóu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比一比,组词语。
拨(_____) 珠(_____) 栓(_____) 截(_____) 答(_____) 眺(_____)
拔(_____) 殊(_____) 拴(_____) 载(_____) 签(_____) 挑(_____)
8、照样子,写词语。
1.欢声笑语(含近义词)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翩翩起舞(AABC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沉甸甸(ABB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惊天动地(含反义词)_______ _______ _______
9、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①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捧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麾术难变多了!舞台只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着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④“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⑤“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⑥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
⑦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穿过黄布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我满心疑惑。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我惊讶不已。
⑧“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了。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⑨我臊得脸皮发烫,羞得满脸通红,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⑩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
(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③~⑨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自然段中加点部分“再普通不过的”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把街头上的土戏法和舞台上的魔术进行对比,这样写强调了______________。请你也用上对比的表现手法,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⑨自然段,作者在观看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中,心理发生了这样的变化:(______)——疑惑——惊讶——(______)。
【5】“快手刘”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学,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2018年5月14日下午4点10分,3U8633航班乘客、25岁的平措已经回到位于拉萨的家中。回想起事发过程,除了惊吓,他感受更多的是温暖。事发当时,平措正在打盹。一声巨响,他突然被惊醒,感觉飞机失重往下掉。氧气面罩也掉了下来,他看到空姐赶紧协助大家戴上氧气面罩。“除了失重的一刹那,后面飞行都挺平稳。”平措说。但恐慌情绪还是在机舱蔓延起来,有乘客开始呕吐,他也感觉手发麻。他非常清楚正在经历一场飞行事故,而对此却毫无办法。“坐我旁边的一个哥们儿看我抬着手( )问我怎么了( )平措说( )这个素昧平生的哥们儿像个没事的人一样( )帮他揉手( )安慰他不要紧张( )他感觉手好多了,但心还是忐忑不安。
当时机舱断电。机舱广播没法工作。突然,听到一位空姐扯着嗓子朝大家说道:“请相信我们。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备降地面!”听到这句话,平措的心里突然明亮起来。在那种气氛下这句话太重要了!他明白机组成员已经竭尽所能采取措施了,自己能做的就是等待。空姐照常工作,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乘客们在整个备降过程中也都保持了惊人的镇定。直到飞机成功备降双流机场时,平措才和身旁的哥们儿紧紧拥抱在一起。他在朋友圈深情地写下:“感谢3U8633航班的飞行员和空姐,是你们的镇定,创造出了备降奇迹。为你们点赞!”
【1】给短文定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上面横线上。
【2】给文章第一自然段没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 摇晃______ 坦然自若______
【4】读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位“哥们儿”为平措做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现飞行事故时,空姐是怎么说的?请找出来画上“﹏﹏”。
【6】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短语中,“那种气氛”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短文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孙膑赛马(节选)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成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成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 ________ _______
遥遥领先 ________ _______
【2】选文中田忌赢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赛马结束后,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轻松阅读快车。
快手刘是个撂(liào)地摆tān( )卖糖的胖大汉子。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溜圆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shén chū guǐ mò(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1)在短文中拼音处括号内填写汉字。
(2)短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快手刘戏法变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手刘是怎样变戏法的?在短文中用“ ”画出来。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就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被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 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约230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约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
有人估计,( )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 )用火车装运,需要约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也很难插入锋利的刀片。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动用了约10万人,完成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给本文加个恰当的标题:《__》。
【2】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写金字塔 “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火眼金睛。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伟—___ 矗立—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____ 精巧—____
【6】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金字塔主要用了( )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7】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从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1】听了护士的话,沃克医生的眉毛为什么扬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为什么会拒绝使用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资料显示,福州市7~18岁的青少年儿童,100个男生中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中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肥胖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为降低肥胖率,青少年儿童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分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②要加强锻炼。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消耗的是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择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减肥、健身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1 图2
【1】(提取信息)材料一中可以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的句子是( )
A.福州市7~18岁的青少年儿童,100个男生中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
B.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C.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D.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择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
【2】(品析句子)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的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3】(提取信息)专家指出,每顿饭以吃_____饱为宜。( )
A.八九分 B.七八分 C.六七分 D.五六分
【4】(分析判断)根据两则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B.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
C.走路不属于消耗性较大的运动。
D.因运动初期消耗的是体内的糖类,只用较短时间的运动就能消耗贮存的脂肪。
【5】(语言运用)如果让你给材料二中第二幅图中的小男孩提个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生命的药方
德诺10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4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朵熬成汤,说不定能治好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熬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他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病。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看见杂志上的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艾滋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走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艾迪告诉德诺,等找到了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了。不知道漂了多远,船进水了,他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晚上他们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咳得很厉害,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吃完了。
距离新奥尔良还有三天的路程,德诺的身体却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他回到了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里便充满了快乐。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却杳无音信。
秋天的一个下午,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他们又玩装死的游戏,这回德诺却再也没有醒来。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艾迪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1】“杳无音信”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生命的药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表现出了艾迪和德诺的友情。
【4】从文中的哪个句子可以体会到德诺是孤独的?请你把它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他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病。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说说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研究小报告。
下图是盘州市某某小学五年级(4)班汉字书写情况统计图,请你仔细研读此统计图,解决下列问题。
盘州市某某小学五年级(4)班汉字书写情况统计图
【1】通过此图可以看出,五年级(4)班在汉字书写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 )
A.错别字较多
B.书写姿势不规范
C.字迹不工整
D.间架结构不合理
【2】针对以上情况,你认为最合适的研究小报告标题是( )。
A.关于有趣汉字的研究报告
B.关于汉字文化的研究报告
C.关于规范书写汉字的研究报告
D.关于小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问题的研究报告
【3】你觉得下列哪个研究方法与此次研究报告的撰写无关?( )
A.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络,了解、搜集汉字字谜和歇后语。
B.让部分同学按所整理搜集的方法技巧去学习与训练,观察记录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总结方法和经验。
C.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络,了解、搜集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方法技巧。
D.组织班上的同学学习汉字书写技巧的专题讲座或邀请老师给予指导。
19、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lóng róng)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cuì suì)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酷热——( ) 特别——( )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用“______”画出,读一读并填空。
(1)第一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第二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马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5.找出文中同诗句“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
20、按要求写句子。
1.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2.我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缩句)
________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
__________
4.热——八月,天多热。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了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把意思写具体)
冷——_____________
5.玩累了,就在树下找个地方睡着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提示:与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4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