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忌赛马》一文选自( )
A.《后汉书》
B.《三十六计》
C.《孙子兵法》
D.《史记》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奔赴 蚯蚓 结伙成对 肃然起敬
B.悔气 胸膛 心领神会 汗如雨下
C.蚂蚱 飘虫 不可胜数 精疲力截
D.榜样 官府 抓耳挠腮 青筋暴起
3、下列歇后语与《红楼梦》有关的一项是( )
A.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B.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
C.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D.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4、看拼音写生字。
(1)yí______民泪尽胡尘里。
(2)五千仞yuè______上mó______天。
5、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全文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来展开叙述的。
(3)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5)一夜渔船两小童,______________。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___________。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龄”有许多简洁优美的别称,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_________”来表示男子二十岁的年纪,用“不惑”来表示人________岁,用“古稀”来表示人______岁。
(3)读《孟子》,我们知道“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读《论语》,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读《左传》,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必自毙”。
(4)从古诗中感受人间真情:诗中有对母爱的歌颂,如“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如“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还有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如“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摇橹 谙熟 模糊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动人心弦 淹没 冤枉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ABB词语
(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的云霞
(__________)的星星 (________)的乌云
9、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②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③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④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对水;面包也不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
⑤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地慈善机构,并且(帮助 资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⑥[ ]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 ]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⑦住在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兴然 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⑧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 惊呆)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
⑨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了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 谁捡到 谁捡起 谁丢了 谁哭泣 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⑩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⑪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时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⑫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⑬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词语。
【2】用横线划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难以下咽(yān yàn yè) 散落(sàn sǎn) 纸屑(xuè xiè)
【3】在文中[ ]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给第九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美其名曰: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解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阅读文章,再回答问题。
(1)分别用“______”和“ ”划出表示房东先生富有和贫穷的句子,这两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___________。
(2)既然他这么富有,为什么还要节俭?他对自己吝啬,对别人为什么这么慷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⑧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请你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我“惊讶、犹豫、脸红”的原因。
①“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犹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脸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出写道:“我懂得了________”“我”懂得了什么?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将句中空缺的内容补出来。(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_____
妄自菲薄:_____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1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_____次旧衣服。第一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二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三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
【5】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
11、课外阅读。
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 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写出同义词。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瞻前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我”为什么喜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和____。 用“﹏﹏﹏﹏”划出文章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只划一处)
【5】“‘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联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第一句在本段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这一段作者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5】船夫技术非常好,体现在(多选)( )
A.行船速度极快。
B.不管怎样拥挤,都能挤过去。
C.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穿过。
13、课外阅读。
灵魂的丰碑(节选)
林彬
林徽因从梦中醒来,猛地拉亮电灯,梁思成也被惊醒了,慌慌张张去找药瓶
林徽因说:“我不是吃药,给我拿张纸来。刚才在梦里有一个设想,我得立刻把它画下来。”
自从接受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任务,林徽因不知多少次这样从梦中醒来。1949年秋天,毛译东主席就为纪念碑的莫基填了第一杯土、1952年由梁思成和雕望家刘开渠主持纪念碑设计,参加设计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此时她病得已不能起床了。在起居室兼书房里,她安放了两张绘图桌,与她的病室只有一门之隔。
林徽因主要承担的是纪念碑须弥座装饰浮雕的设计,从总平面规划到装饰图案纹样,她一张一张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每绘一个图样,都要逐级放大,从小比例尺全图直到大样,并在每个图上绘出人形,保证正确的尺度。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唐代风格作蓝本,选出许多资料,跟助手逐一分析,详细讲解,掌握基本特点。经过比较,他们最后选定了一种以唐风为主的风格。
两个月的时间,林徽因和关肇邺画了数百张图案,最后选定了以橄榄枝为主体的花环设计。
在选用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他们很伤了一段时间脑筋。最初选用了英雄花,经咨询花卉专家,得知木棉并非中国原产,随后放弃这一构想。
在上千种花卉中,他们最后选定了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象征高贵、纯洁和坚韧。
须弥座正画设计为一主两从三个花环,侧面为一只花环。同基座的浮雕相互照应,运用中国传统的纪念性符号,如同一组上行的音阶,把英雄的乐章推向高潮。
1953年完成了景泰蓝抢救工作以后,林徽因的身体又一次垮了下来,她生命的热能仿佛彻底耗尽了。每到寒冬,地的病情就愈加严重,药物已不能奏效,只能保持居室的温度。即使是一场感冒,对林徽因也是致命的。每到秋天,梁思成就要用牛皮纸把林徽因居室的墙壁和天花板全都糊起来,几个火炉也早早地点上。不久,林徽因因病情恶化,住进了同仁医院。
【1】仿写词语。
慌慌张张(AABB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张一张(ABAB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林微因是中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和作家,是______________和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3】人民英雄纪念牌须弥座的设计以____________为主体,正面设计为__________,侧面为一只花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花组成,象征着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介绍了林徽因生病的状态。
B.文章开头的从梦中惊醒表现了林徽因为了完成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任务而日思夜想的专注状态。
C.林徽因在病重之时仍坚持工作,这种对待事业的忘我精神也是高贵的灵魂。
14、阅读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抓起胡琴,拉弓抚弦,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于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明月……
【1】解释下列词语。
委婉连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腾跌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势不可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表示琴声变化的标志性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现在,我既然有了小船,就可沿岛航行一周,实现我的夙愿了。为了实现环岛航行的目的,我要把样样事情做得既周到又慎重。为此,我在小船上安装了一根小小的桅杆,并用贮藏已久的帆布做了个帆。你们知道,我从大船上取下的帆布多得很,且一直放在那里没用过多少。安装好了桅杆和帆之后,我决定坐船试航一番,结果发现小船走得相当不错。于是,我在船的两头都做了小抽屉或者可以说是小盒子,里面放食物、日用品和子弹之类的东西,免得它们给雨水或浪花打湿。另外,我又在船舷内挖了一条长长的槽,用来放枪,还做了块垂板可盖住长槽,以防枪支受潮。
我又把我的那把伞安放在船尾的平台上。伞竖在那里,像一根桅杆,伞顶张开,正好罩在我头上,挡住了太阳,像个凉篷。①此后,我常常坐着独木舟到海面上游荡,但从来不敢走远。后来,我急于想看看自己这个小小王国的边界,就决定绕岛航行一周。为此,我先往船上装食物,装了两打大麦面包(其实不如叫大麦饼),又装了一满罐炒米(这是我吃得最多的食物)、一小瓶甘蔗酒、半只山羊肉,然后,我还装了枪和子弹,准备用来打山羊。另外,我还拿了两件水手值夜穿的衣服,这我前面也提到过,是我在水手箱子中找到的。这两件衣服放到船上,一件可以用来作铺被,一件用来作盖被。
②我成为这个岛国的国王已第六年了,或者说,我流落在这个荒岛已第六年了。反正怎么说都可以。在这第六年的十一月六日,我开始了这次环绕小岛的航行。(有改动)
【1】在船的两头做小抽屉的用处是什么?( )
A.放枪支,以防止受潮。
B.放水手值夜穿的衣服。
C.让船保持平衡,航行得更快。
D.放食物等东西,避免被打湿。
【2】下列哪项不是鲁滨逊决定绕岛航行一周后做的准备工作?( )
A.在小船上安装了望远镜。
B.往船上装了枪和子弹。
C.往船上装了大麦面包、炒米、甘蔗酒和半只山羊的肉。
D.拿了两件水手值夜穿的衣服。
【3】读文中①②句,说说分别表现出了鲁滨逊怎样的性格特点。( )
A.胆小怕事;乐观平和
B.小心谨慎;消沉悲观
C.小心谨慎;乐观平和
D.胆小怕事;消沉悲观
【4】选文主要写了有关鲁滨逊的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鸟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就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宴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请求—— 特别——
严厉—— 开导——
【2】齐景公没有杀死烛邹的原因是( )。
A.他发了善心。
B.晏子宣布的三条罪状不足以定烛邹的死罪。
C.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明白了杀烛邹是错误的做法。
【3】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qià_______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_______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g zhēng)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了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_______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画出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_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__。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 _______。
【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卸)。”诸葛亮说:“都督(拜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周瑜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的______。
【3】“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三天“造”十万只箭_________(填一个成语),一点儿也不担心。
【4】结合全文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写句子。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加工厂。
1.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缩句)
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师父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4.开学之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23、习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以“正在 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