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桃花
2、下列诗句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地而起(高出)手不释卷(放下)
B.春来江水绿如蓝(蓝色)
C.鱼贯而出(连接、连续)疲惫不堪(忍受)
D.也傍桑阴学种瓜(靠近)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纵横(_____)(_____) 手忙(_____)(_____) 操纵(____)(____)
成群(_____)(_____) (_____)(_____)无言 熠熠(____)(____)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_______)。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管河道怎么拥挤,他都(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
5、量词
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2)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4)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忠骨”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毛主席引用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杨氏之子》一文中,从“为设果”这个行为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_____________,从“儿应声答曰”可看出杨氏子_____________。
(7)《自相矛盾》是个成语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爱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的家壮誓言,是陆游“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悲愤与期盼,是外祖父“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
3.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4.沃克换上手术服,洗净手,戴上了消毒手套。( )
8、拼一拼,写一写。
yīng xióng sòng dú jiù jiu shuāi tuì kĕ chĭ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zhăn duàn kăi gē shù shuō wú xiàn piān zhāng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①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②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顺人物关系。(查一查,猜一猜,选一选)
李纨是林黛玉的( ),紫鹃是林黛玉的( )。
A.丫鬟 B.表嫂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用手帕垫着手这一细微的动作,说明了黛玉做事很细致
B.因为风筝线很细很有韧劲,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黛玉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对娇嫩的手的爱护
C.表现了林黛玉生活很奢华,很浪费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回答问题。
(1)这个句子描写了紫鹃的____和____。(填序号)
A 语言 B 心理 C 动作
(2)有人说,《红楼梦》里对林黛玉最好的人就是紫鹃,请你结合画横线的句子②谈谈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而且有些“口吃”是因为_________。
【2】“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你对这句话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是___________
【3】“试试看吧。”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颤抖、恐惧
B.犹豫、胆怯
C.坚定、平静
D.自豪、豪迈
【4】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__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已处理过?”“碘酒。”“还痛吗?”“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掏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添油加醋________ ______ 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12、课内阅读。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得多慢,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宝宝,蜜蜂飞得真轻。
【1】这段诗歌选自《 》,作者是中国现代诗人 。
【2】这段话中,作者通过 、 、 、 等事物,描绘出 、
的情景。
13、阅读
___________
①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里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
②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③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不是( )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④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⑤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一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院子里留蔷薇花。”
⑥“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⑦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⑧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⑨“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⑩演出的那天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已经开始卷了。看着蒲公英,我的眼角有些湿润。
【1】请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建议、异议、抗议。
【3】“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饭时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段之间。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说说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6】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7】下面的句子与这篇文章的主题不切合的一句是( )
A.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B.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C.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D.人各有所长,能各取所长,皆可用也。
14、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zōng zhōng)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yūn yùn)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qiáng qiǎng)一笑,说:“我一直在数(shǔ shù)你的刀数(shǔ shù)。”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shèn kān)称军神!”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一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这里表明沃克医生今天的反应是个例外,从而说明今天手术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的句子是对_________(谁)的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且手术时一声不吭。
B.手术时刘伯承因为疼痛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带兵打仗的本领高强,他是军队中的“定海神针”。
D.刘伯承有着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5】文段重点刻画的是刘伯承的“军神”形象,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名著,做阅读。
香菱学诗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空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黛玉)引的你,我和她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
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只管拿了给他(黛玉)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容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丟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发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囔囔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错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哪边去了,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要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海花春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绝迹,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俊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绝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室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终于梦中得了八句。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1】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完成了三首咏月诗,按三首诗的特点理清顺序。( )
A.新巧有趣——措辞不雅,意思却有——用词雕琢,牵强附会
B.新巧有趣——用词雕琢,牵强附会——措辞不雅,意思却有
C.用词雕琢,吟咏月色一一措辞不雅,意思却有一新巧有趣
D.措辞不雅,意思却有——用词雕琢,吟咏月色一新巧有趣
【2】“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茶饭无心”作何解?________________
【3】“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缚住”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挖心搜胆”的意思,哪个理解较合适。( )
A.香菱觉得诗写的不好,形容心里特别失落。
B.香菱苦苦思考,挖空心思地构思诗。
C.香菱觉得诗写的不好,形容心里特别痛苦。
D.香菱费尽心思思考诗,注意力特别专注。
【5】“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猜测一下“两眼鳏鳏”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红楼梦》中黛玉性格孤僻,喜散不喜聚,读了这篇文章,你对黛玉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诲人不倦,谆谆善诱
B.很热心,很大度。
C.气量小,心胸狭窄
D.诗学方面造诣很高。
【7】下面哪个句子不是表现香菱的刻苦和痴迷( )
A.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发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B.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C.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D.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意义非凡的苹果馅饼
在耶鲁大学的新生典礼上,校长每年都会特别介绍一位新生给全体师生。这一次隆重介绍的,是一个女学生,自称会做苹果馅饼。
耶鲁多才多艺的人多的是,校长为什么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馅饼的人呢?因为是这样的,每年的新生都会填报自己的特长,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数学之类,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写“擅长做苹果馅饼”。
思考一下,是什么样的孩子才会做苹果馅饼呢?
校长在台上问这个女孩:“你的是怎样学会做苹果馅饼的呢?”这个女生说:“我有兄弟姐妹,小时候,父母养育我们十分辛苦。特别是妈妈,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停歇一会,这样辛苦却还是无法应付一家人的生活。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我从小就开始用空闲的时间帮助她做家务。所以,我不仅学会了带弟弟妹妹玩耍,学会了剪纸娃娃、折纸飞机,还学会了做蛋糕、做面包,当然也学会了做苹果馅饼。”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羡慕 喜爱 敬佩)的学生。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
诸如:_________________
【2】女孩的妈妈从早忙到晚表现了妈妈的(勤劳 认真);女孩帮助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妹妹表现女孩的(热情 感恩)。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文中“挺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哪一句不能体现出祥子的挺脱?( )
A.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B.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C.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D.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4】你身边谁的外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写一段话突出他(她)的外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填空:这里两个自然段都围绕_________在写,我们看出,在威尼斯,人动______就动,人歇__________就停。第一自然段写了商人、青年妇女和_____、_______等人,这样写表现了 ______________
【2】选择。
朗读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时要读得(轻缓 沉重 清脆)才能表现出夜晚的宁静。
19、阅读理解。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诸葛亮下令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他敢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2】“笑”是上述选段中对诸葛亮唯一的神态描写。想一想:诸葛亮直到这时候才“笑”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区别。
(1)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二十条船”照应了课文___________的情节,“__________”照应了周瑜要十万支箭、曹操调集一万多名弓弩手等情节。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22、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题目:成长的烦恼
要求:同学们,成长的道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把你的烦恼倾诉出来吧!注意要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