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下列不属于边塞诗的是( )
A.《从军行》 B.《凉州词》 C.《送元二使安西》
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兴奋、自豪)
B.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讽刺、批判)
C.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无奈、担忧)
D.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意味深长)
4、积累填空
诗如跳动的音符婉转,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如初升的太阳洒下光辉,我们在课本里感受到了很多关于
它们的美好: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里用“_______,_______。”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孟郊在《游子吟》里用“_______,_______。”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王维在《鸟鸣涧》里用“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雷震在《村晚》里用“______,______。”描绘了小草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秋水满塘的美景。
5、看名著插图,完成练习。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的三位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描写的是其中的________。
2.图二中的主人公是古典名著《________》中的________,她正在________(行为)。怎样写的她外貌_______________
3.图三讲的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主导这次行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1)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 ) 峭( )
陕( ) 悄( )
胧( ) 陡( )
拢( ) 徒( )
锋( ) 消( )
峰( ) 梢( )
8、 “扉”字组词:__________,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怜”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手指(片段)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头形、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仔细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子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为了表达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这组句子的特点,用风趣、生动的语言,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嘴是尝遍人生百味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彩片段。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儿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______________ 。
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孩子的处境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猴子十分放肆的句子。
【3】回答问题。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11、课外阅读
给予的故事
①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②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③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④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 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是哪个?
(1)濒(pīn bīn) (2)仍(rēng réng)
【2】在第②自然段中,用“____”画出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并分析人物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的“小心翼翼”一词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三个这样的(ABCC式)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它反映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
【5】请把第④自然段中“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 改为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说说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给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③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放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④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大把的阳光藏在里头。我很好奇他就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 , 又有些感伤 ,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⑤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改上成语文、教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个孩子送去一组手工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娇,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进人惊叹,作品上报后,顺利夺得全省唯一的特等奖,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⑥学校为此召开表彰大会,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⑦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众所周知: ________
局促不安: ________
【2】读选文第④自然,按要求答题。
①“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是指哪样的笑?用波浪线划出来,从男孩的笑容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
②“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感动是因为:________;感伤是因为:________
【3】读短文,写出“我”对耳聋男孩态度的转变。
起初可有可无,后来________,最后________。
【4】文中第⑥自然段: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这句主要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中你读出这是一个________的小男孩。
【5】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⑦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 他就点一下头 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 或是 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1】“助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题目“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的“美食”指的是________ 和_________两件事。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
【4】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主题思辨
作为少年儿童,是只要学习就行,还是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节选)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_______地想,_______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_______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按原文填空我________地想,________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________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_小说,主人公是________。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_。
(3)这两段内容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请把表达作者这种感情的句子用写出来________。
(4)作者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又说“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你是怎样理解这看似前后矛盾的话的?
16、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西北第一哨”热血铸军魂
①被誉为“西北第一哨”的新疆白哈巴边防哨所,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防区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接壤(rǎnɡ)。这里气候严寒,交通闭塞,每年大雪封山长达6个月之久,“雪海孤岛”的边防官兵常年守卫着祖国172公里的边防线。
②天色微亮,第一缕晨光越过山巅,照在“西北第一哨”的岗亭上。如果你站在两位年轻战士的身旁,可以看到壮美的自然景观。特别是秋天,山脚下火红的桦树叶和淡黄的落叶松针叶,山岗上一片褐红的草甸,再配以白雪覆盖的雪峰、飘着白云的蓝天,构成了一个奇妙的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③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驻守在这里的白哈巴边防连官兵。自1962年9月建连以来,一代代官兵,训练、巡逻、站哨。他们56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西北边陲。他们的脸上永远书写的是坚毅与忠诚。“一心向党、一心戍边、一心为民”是连队的优良作风,“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艰苦、扛得起责任”是人民对连队战士的夸赞。连队建站之初,老一代戍边人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挖地窝、筑工事、搭建木房,靠炒面、馕饼充饥,靠蜡烛、煤油灯照明。连队官兵不畏艰难困苦,始终牢记使命任务,积极练兵备战。如今,边防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4ɡ信号已覆盖营房的各个角落。连队大力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架设边境管控信息系统,对边防线实施全天候监控,有效提升了连队备战执勤和边境管控能力。
④白哈巴边防连队不仅严守边关,还热心为当地群众服务。一次,一位牧民的孩子发高烧,执勤的官兵二话不说,马上把孩子带回连队及时治疗。这样的故事在边防连举不胜举。连队先后与村里20多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科技兴农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针对冬季牧民看病难就医难的情况,连队每周派军医走村入户义务巡诊,免费送医送药,修建具有现代风格的“便民理发室”,开通“便民澡堂”“便民医务室”,受到驻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连政府”。与牧民融洽和谐的关系让连队完成边防任务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坚实后盾。
⑤“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这是诗人李白对新疆天山周边天气的描述,突出古代军旅生活的苦寒。如今,这里早已今非昔比。在这里,能处处感到春潮的涌动,那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身影;在这里,能处处看到山花的烂漫,那是由“西北第一哨”戍边守疆战士热血铸就的军魂!
(摘自《央广网社会》报道记者赵清建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1)闭塞:________________
(2)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
【2】用“ ”在第②自然段中画出一个描写景物的句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自然段中“连队的优良作风”指的是什么?( )
A.靠炒面、馕饼充饥,靠蜡烛、煤油灯照明。
B.一心向党、一心戍边、一心为民。
C.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艰苦、扛得起责任。
【5】摘抄第④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章结尾,根据理解在下面横线上作简单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语段精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的说:“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 ) 留恋——( ) 敬重——( )
【2】从哪些句子你体会到毛泽东凡人的情怀?用“ ”画出来。
【3】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
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A.这句是毛泽东的语言描写,写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情怀。
B.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C.这向外貌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对儿子的思念。
18、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第一自然段中的“气极了”能否换成“气急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危急时刻甲板上人们表现的句子。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3】对选段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立刻”说明船长的反应之快,体现出他沉着、机智、当机立断的品质。
B.船长看儿子如此调皮,就想开枪吓唬吓唬他,给他一个教训。
C.儿子在高处已经失去判断能力,船长分析眼前的形势后,逼儿子跳水帮助他脱离险境。
【4】选段中加点的“四十秒钟”和“时间太长”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船长逼孩子跳水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他刚喊出 三 孩子往下一纵身 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中的缺着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停顿、延长
【3】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3、小练笔。(选做)
请发挥想象,从动作、神态、语言几个方面来写一写:当景阳冈附近的百姓得知老虎被武松打死后,他们有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