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影绰绰”的“绰”,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风姿绰约
B.绰绰有余
C.隐隐绰绰
D.处之绰然
2、下列名言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像这样一位海纳百川的君子,又怎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呢?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下列对写人的基本方法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选用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
B.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C.描写人物运用正面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而侧面描写不能表现人物特点。
D.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4、读拼音,写词语。
姐姐把shì jiè(______)地图(______)ná到zhuō(_____)子上让大家一起找比lì(______)时。
5、查字典,填空。
“私”的部首是____,音节是____。“私”在字典里的解释主要有:A.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B.秘密而不合法的;C.暗地里,私下。请为下列加点的“私”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字母)
1.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_____)
2.私营企业(_____) 3.走私渠道(_____)
4.藏私房钱(_____) 5.窃窃私语(_____)
6、积累填空。
1.《鸟鸣涧》一诗中,突出山中寂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草船借箭》,我们知道“草船借箭”是一次_______________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的_______、鲁肃的____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____,还利用_______________天气和_______________条件,巧妙地安排,运用草船,前往曹营借箭。借箭的成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知天文晓地理又识人心的人。
3.《景阳冈》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围绕武松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_____。
7、反义词。
铁树开花-(______) 缄默-(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曹( ) 拖( ) 杖( ) 机( )
糟( ) 施( ) 仗( ) 饥( )
9、课文《晏子使楚》片段(18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淮( ) 赔( ) 窃( ) 酒( )
准( ) 陪( ) 窍( ) 洒( )
(2)照样子写词语。(4分)
笑嘻嘻
得意扬扬
(3)请用“——”画出表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意思的句子。(2分)
(4)“齐国人到楚国做盗贼”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3分)
(6)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10、阅读短文。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莫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谁写的诗句?引用这两句诗的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一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本文作者是____,现代女作家,课文选自她的回忆录《___》。
【2】作者写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__、__、__、__、__”,还对蜜蜂的外形和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们的眼前绚丽起来。
12、课内阅读。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裏尸还”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引用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_____”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中”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毛主席给电报记录稿签字,可以看出毛主席的什么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但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汉文的“金”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世界历史上,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选文第一段描写的是______。作者将金字塔比作______,表现了作者对金字塔的_____。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字塔的_______。
【2】选文第二段描写的是______。作者由金字塔_____入手,思考着“金字塔”汉文译名的来历。作者觉得名字出于象形的原因是______。觉得名字出于会意,是因为__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站在金字塔下,你想对金字塔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换一种方式试试
“换一种方式试试”,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一种选择。
美国有一个孩子,读书成绩很差,同学们看不起他,邻居们都认为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他也发愤努力过,可是毫无起色。但孩子的父亲却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
有一天,父亲带他外出,途经一个小站时,父亲下车买东西,时间长了,汽车开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终点站一看,父亲却在不远处微笑着等着他。他急切地问父亲,怎么会先到终点的。父亲说,是骑马来的。接着,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种。换一种方式,结果可能会更好。”
后来,这个孩子迷上了魔术,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师。他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然而,“换一种方式试试”常常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往往会被某种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势所束缚。比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从小就应当上好的幼儿园,念重点小学……今后才能考上名牌大学,有个好前途。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个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体育、文艺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所以,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然后要有勇气,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换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卫·科波菲尔说得好:“成功好比是远方的一个车站,为了到达目的地,大家都在赶车,没有上车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车。殊不知,换一种方式,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大卫·科波菲尔的父亲这样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术师。
成才如此,其他事情呢,也可以如此!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情况没有丝毫的好转。(__________)
(2)含蓄深远,耐人寻味。(__________)
(3)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超过别人的地方。(___________)
(4)捆绑,指受到约束限制。(________)
【2】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讽刺和嘲讽;④表示特殊含义。本文中“换一种方式试试”这里引号作用选_______,而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选_______。
【3】按短文内容填空。
(1)大卫·科波菲尔小时候_______差,但是______天赋高。父亲并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在父亲的支持下,他____________,最终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师。
(2)“换一种方式试试”常常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往往会被某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所束缚。不是每个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真正__________,然后要有_______,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换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4】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我们不要单纯地受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大多数人选择同样的道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尝试去换一种道路,或许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B.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这条行不通,换另一条就一定可以成功
C.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每一条都要去试试
【5】你认为你的特长是什么?想要成功,你需要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耐磨的人生》(18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shùn sùn)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sànɡ shànɡ)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笨拙( ) 不幸( ) 平静( )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用“﹋﹋”画出有关句子。(3分)
(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父 爱
对于绳子,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那年要出国,特地到百货公司,买来一只很大的箱子。尼龙的料子,织染着红、黄、黑、绿四色交错的方格图样。看起来很热闹很新潮,正像我当时的心情。出国前几个月,我细心地用各式流行的衣服、杂物等将它塞得满满的。
出国前一天,没有征得我同意,父亲便jìng zì( )拿来一根牢固的绳子,左两圈、右两圈地将它结结实实地捆住!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懊恼极了,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脑子里老大不甘愿地想着:谁要带这么难看、这么土气的五花大绑的皮箱出国?多没面子!然而,临别依依,我只得将一腔mán yuàn( )压抑下来!
飞机经过日本,转飞加州,当我从旧金山机场的旋转台领出那只皮箱时,我赫然发现,皮箱上那条漂亮的、一路到底的长拉链,竟沿路开着口,满满一箱衣服杂物,竟全靠那根绳子给拴住保全了!
此后,在一连串的piāo líng( )的岁月里,每次我从箱子里取出物件时,父亲那低着头、沉默地捆缚箱子的神情,便时时映现脑际。父亲的影像,就像那根强韧而扎实的绳子,在我最软弱的时候,化成千万股力量,拉我、牵我、缠我、持我,及时伴我走过长路,一段又一段!
而在风里,在雨里,在雪里,在异地的土地上,这根绳子,便这样,变得mián cháng( )而无尽了。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新潮——( ) 赫然——(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谁要带这么难看、这么土气的五花大绑的皮箱出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当父亲用一根牢固的绳子,左两圈、右两圈地将新箱子捆得结结实实的时候,我_____________;当在机场,发现满满一箱衣物竞全靠那根绳子给拴住保全时,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月亮
夜晚,月亮总是会以最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它洁白的身影,清秀的脸庞,是那么温柔、恬静。
今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一个人在学校后面的小树林中悠闲地散着步,独自享受这洁净的夜色。我抬头仰望那一望无际的苍穹,看着羞涩的月亮从树梢后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而圆润,像一个大大的白玉盘挂在天边之上。柔和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像一曲悦耳的琴声轻轻拂过心头。漫游在这美好的月色之中,我不由得想起了许多关于月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无数个漆黑的夜晚,是月无言地陪伴在你身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无数个想家的日子里,是月为你传递着一份深深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每一个团圆的中秋之夜,是月为你送上一缕衷心的祝愿,希望你们可以早日团圆。月亮就像守护我们的天使,无论是你高兴的时候,或是忧伤的时候,它总会在你身边默默地陪伴着,听你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夜渐渐地深了,我又一次抬头遥望天空中的你,你时而遮上害羞的容颜,给人一种朦胧之感,时而爬出高高的树梢,站在天空俯身凝望,有时你还会头戴一顶黄晕的小帽,眯着眼睛笑得那样灿烂,用白玉般的笑脸来迎接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夜空因皎月而明亮,世界因明月而温暖,在这繁星点点的夜空里,我希望月亮可以明亮如初,希望她洁净永恒。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苍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芸芸众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引用的有关月亮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出一句关于月亮的诗句。
【3】“柔和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像一曲悦耳的琴声轻轻拂过心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仿照这个句子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同样是伸出手指头,描写却有区别:严监生先是“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再后来“___________”。
【2】选文中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能不能加上对严监生的语言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动作、神态的细微变化展现了严监生的心理变化。在严监生点头之前,他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试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22、甜甜想要写一首有关童年的诗歌放在校报的特刊栏目中,请你仿照格式帮她续写。
童年
童年, 是一首动听的歌, 我用细嫩的小手, 将一个个音符串联成一首歌;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作文。(30分)
题目: 我们这个班
要求:(1)从“哇”“啊”“嘿”“唉”这四个叹词中任选一个填入题目横线处,作为你的作文题目。
(2)要有明确的中心,内容具体,语言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