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怒江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句话中“纵横”的意思是( )

    A.放肆;无所顾忌。

    B.奔放自如。

    C.奔驰无阻。

    D.竖和横;横一条竖一条的。

  • 2、小城呼兰河的晚霞很好看,当地的人称这是(    

    A.火烧云

    B.绚丽云

    C.彩云

    D.金子云

  • 3、给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聪惠。(   )

    A.超过 B. C.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2儿应声答日:“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A.将来 B.没有 C.生肖属羊

    3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

    A.度过,消磨 B.应付,回复 C.派遣

    4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

    A.志向,长进 B.收益 C.呼出的气息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xiàng jiāo_____  fǎng fú_____    méng lóng_____

    qī rǔ_____  qīng xiè_____    láo sāo_____

  • 5、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jiàn____  ____ ____wéi ____杆  ________

      放____  ____ ____miáo____ ____  ____

  •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滋润——( )  浑浊——( ) 茂密——( ) 寂寞——( )

    热烈——( )  接受——( ) 熟悉——( ) 长久——( )

  • 7、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从军行》是唐代诗人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诗人通过对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的描写,表达了戍边战士__________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_____”字为眼,表现了诗人由希望到失望而始终不绝望的_____的心情。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处处洋溢着“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的心情,被称为诗人“生平第一快诗”。

  •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我爱鄱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鄱阳湖就是镶在金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让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几百米水面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叫人赞美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鄱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流连忘返:________

    惊心动魄:________

    2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仔细读一读,再填空。

    把万里长江比作_____。把鄱阳湖比喻为____。用____来比喻风平浪静时的鄱阳湖。

    3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鄱阳湖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虚实”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内心的___________。画线句子②主要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曹操________的特点。

    【3】了解人物的思维,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你思考诸葛亮一系列行动的动机: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______;“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由此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

    【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发——   规矩——

    (2)《晏子使楚》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意概括成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   ”的句子是楚王嘲笑晏子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晏子反击楚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晏子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学类作品《祖母的葵花》,完成小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②是祖母种的。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遙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裏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⑧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⑨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型,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妤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到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就是一朵花的魂啊。

    ⑩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去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选自《知识文库》,有删改)

    【1】本文的写作线索是( )

    A.丝瓜花

    B.黄瓜花

    C.乌子花

    D.葵花

    【2】第②自然段中的“侍弄”在文中的意思最可能是( )

    A.经营,照管

    B.摆弄,修理

    C.喂养,照顾

    D.服侍,逗弄

    【3】第③自然段“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埋下伏笔

    C.承上启下

    D.总结上文

    【4】“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这个句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小黄花的( )

    A.感情含蓄

    B.美丽可爱

    C.乐观向上

    D.生机勃勃

    【5】凡高认为怒放的葵花是“爱的最强光”,原因是( )

    A.葵花的色彩很强烈,像燃烧的火焰

    B.葵花的味道香香的,能结出瓜子

    C.葵花总迎着太阳转,永远乐观积极

    D.葵花温暖的色彩,能抚慰幽郁的心灵

    【6】“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话题转换

    B.语音延长

    C.解释说明

    D.意思跳跃

    【7】“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这句话表达的情感是( )

    A.“我”对瓜子的喜爱之情

    B.“我”对童年的幸福感受

    C.“我”对祖母的感激之情

    D.“我”对童年的深情怀念

    【8】联系上下文,你认为祖母喜欢种葵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题目是“祖母的葵花”,但作者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丝瓜”“黄瓜”“乌子”开花的情形,有人认为这部分内容与题目无关,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和杨开慧是1920年在北京结婚的。

    自结婚以来,毛泽东和杨开慧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其间也有过短时的分离,但很快又聚到一起。但这次却不同了,毛泽东深知兵凶战危的道理,再说依目前的敌我力量对比看,以后的斗争必然是异常曲折、复杂、激烈。此一走,还能否和杨开慧再见上面,实在是一件很难预料的事。毛泽东一想至此,心里非常难过,只有强忍悲痛安慰杨开慧:“霞,你肩上的担子也很重,要保重身体。”

    二人面临生离死别,有说不尽的情话。眼看鸡叫三遍了,毛泽东拿起雨伞说:“霞,我得走了。”杨开慧开门先看看外面,见无异常动静,才招呼毛泽东出了屋。杨开慧把毛泽东送到杨家下屋的后山,毛泽东止住她:“霞,你回去吧。”杨开慧止住步,眼看着毛泽东进了松林,看不见了,オ回到屋里来。二人万没想到,此一别却成永诀。

    1931年春,毛泽东在指挥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后,立即采取对策,领导红军跳出外线,开始了打破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的战斗。当部队行进到闽西的一个小镇时,毛泽东从一张小报上看到了一则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共党匪首毛泽东之妻杨开慧昨日在长沙被处决”。

    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一直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但是,当时正处在第二次反“围剿”的关健时刻,作为一个历史巨人,他暂时把自己心中的痛苦搁在一边,全身心投到指挥第二次反“围剿”的斗争中。

    不久,第二次反“围剿”取得伟大胜利,红军也回到驻地休整。只有到这时,毛泽东才再次想起了自己的爱妻。他要警卫员找来笔墨,给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信,对杨开慧的死表示无限的怀念和追思,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在一张纸上为杨开慧写了碑文:“毛母杨开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1】为什么毛泽东把自己心中的痛苦搁到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是从何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碑文结尾,这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由画“  ”的句子你能想到下面哪个成语?(  )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3选文围绕“___________”一句来进行叙述,采用了___ 的结构方式。

    4选文不是从下面哪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很多。

    5选文侧重的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 15、课外阅读

    枣核(节选)

    ——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同窗 托幅 贵重 揣起 B.用途 尚若 枫叶 解释

    C.掀启 痴情 缩影 挑选 D.慰藉 张弛 凉亭 依恋

    2文中划线句子“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根据上下文,你认为作者缺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一说文中这个句子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能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本梳理。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 )。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田忌输了,但他( ),-点儿都不着急。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场,赢了齐威王。

    1填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不动声色的含义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①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可以概括成两个成语: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在文中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共写了三次笑,这“笑”里分别藏着什么?

    (1)楚王“冷笑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故意笑了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尴尬的笑,装作听不懂晏子的话,用笑来掩饰自己。

    3晏子与楚王的这一次智斗,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

    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

    ①0.618,一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律”。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0.618与军事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且常常与战争不期而遇。

    ②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横扫股亚大陆。研究发现,蒙古骑兵的战队形与西方传统的方阵不太一样。在他的五排制阵形中,人盔马甲的重骑兵为二,快捷灵活的轻骑兵为三,两者在配置上恰巧符合“黄全分割律”。

    ③欧洲人有意识地把“黄金分割律”运用在军事上,是从黑火药时期开始的那时,滑膛枪兵、长矛兵的荷兰将军摩利士没有突破传统的羁绊。当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对那种正面强、侧翼弱的阵形进行调整后,瑞典军队才变成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的做法是,在摩利士将军原来的216名长矛兵与198名滑膛枪兵混合编组的基础上,再增加96名滑膛枪兵。这一改变,顺应了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进步对战术发展的影响规律,突出了火器在战斗中的作用,使之跨越冷兵器时代的分水岭。198+96名滑膛枪兵与216名长矛兵之比,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黄金分割律”的神奇作用。

    ④1812年9月,拿破仑在博罗金诺战役后进入莫斯科。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同时到来。一个月后,法军便在大雪纷飞中撒离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成功,然后盛极而衰,从时间轴线上看,拿破仑的脚正好“踩”在黄金分割线上。

    ⑤130年后,纳粹德国启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军一直保持着进攻的势头,直到1943年8月“城堡”行动结束,德军从此转攻为守,再也没能对苏军发起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被所有战争史学家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而衰的26个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

    ⑥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一再延长空袭时间,持续38天,直到摧毁伊拉克战区内坦克中的38%、装甲车中的32%,火炮中的47%,也就是将伊拉克军事力量削弱到黄金分割点上。

    【1】写出第①自然段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1)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______

    (2)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__

    (3)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______

    (4)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______

    【2】“左右”的意思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支配;操纵;④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⑤反正。

    文章题目中“左右”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题目明了地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和打比方

    B.打比方和列数字

    C.列数字和举例子

    D.举例子和作比较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0.618,这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______

    (2)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水平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______

    (3)摩利士将军调整瑞典军队,使滑膛枪兵与长矛兵之比,接近“黄金分割律”。______

    (4)作者具体列举了古今中外五个事例来说明“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的观点。______

  • 19、课内阅读我最棒。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   )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 ,而且( ) ,还能作急(zhuǎn zhuàn) 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dǎo dào) 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按原文填空。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本片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 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很久十余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的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英雄,一个古往今来令多少人追求一生的字眼!不同的时期,人们对英雄有不同的理解。战争时期,舍弃生命、保家卫国是英雄;和平年代,牺牲个人利益,为他人谋幸福是英雄;立足工作岗位,默默奉献服务社会也是英雄……人人爱戴英雄,人人敬仰英雄。生活中,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呢?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向我们介绍一下他(她)吧!

    要求: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