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锻炼 树梢 暇想 铃铛
B.困窘 大姆指 附庸 渺小
C.家禽 泛滥 姿态 耀耀发光
D.螺丝 海鸥 纽扣 祸患
2、颜真卿的代表作是( )
A.《颜勤礼碑》
B.《兰亭集序》
C.《玄秘塔碑》
3、下列句子对应的描写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动作描写)
B.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语言描写)
C.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神态描写)
D.沃克医生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外貌描写)
4、比一比,再组词
争____ 板____ 姿____ 弹____ 暑____
峥____ 版____ 瓷____ 掸____ 署____
5、按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2)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身上衣。
(5)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的___________生活,
《祖父的园子》表达的是___________之情,《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之情。阅读这样的课文,我们要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6、查字典。
“牧”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再查______,在字典中:
1.放养牲口: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
2.治:牧民(治理人民)。
3.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牧场”是(______)
7、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见惯 饱经________ 微不________
卓有________ ________置信 一诺________
流光________ 一如________ 绵长________
8、我会选词填空。(3分)
发觉 发明 发现
(1)曹小三把师傅的全身都搜索遍了,却连一个粉点也没( )。
(2)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 )之一。
(3)歹徒被俘后,他才( )自己受伤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②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
【2】“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句中“头”上的引号作用是_______。
【3】阅读片段,联系全文,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 )的园子 ( )的我 ( )的祖父 ( )的童年
【4】用“______”划出可以概括段落②主要内容的句子。
10、快乐阅读。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间,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我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躺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出门为我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光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样。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_______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_____。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中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学识不足,经历太少……
A.由于
B.虽然
C.尽管
【2】联系上下文,从括号中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我生活在书的王国,______
A.信心倍增
B.其乐无穷C.苦海无边 D.荣辱皆忘。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4】第三自然段中“清洁溜溜”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句是比喻句,把______比做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来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11、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只把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接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カ,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歌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按顺序写出武松和老虎搏斗的过程___________。(填序号)
A.虎扑 B.虎扒泥 C.虎搭 D.虎挣扎 E.虎无力
F.武松退 G.武松揪 H.武松踢 I.武松按坑里 J.武松打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3】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_____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的性格。
12、课外阅读。(20分)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yìn)就是一位节俭的典范。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赵匡胤却与许多皇帝不同,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和要求子女生活上也要讲究俭朴。
又一次,宋太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装饰的华丽短袄去拜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再也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
女儿很不理解,撅着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上一点点。这有什么要紧的?”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样华贵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这样一来,要用多少珍贵的翠羽?全国要浪费多少钱啊!”他接着又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够优越的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公主没办法,只好脱去那件华美的翠羽短袄,但心中还有些想不通。有一次,她试探地问父亲:“父皇,你做皇帝的时间也不短了,何不把进进出出做的那顶轿子用黄金装饰呢?”
宋太祖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 我是一国之主 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经济 要把整个皇宫都装饰起来也办得到 何况是一顶轿子呢 国人说过 让一人治理天下 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倘若我皇上带头奢侈 必有很多功臣学我的样子 到那时 天下的百姓就会怨恨我 反对我 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4分)
①典范:
③效仿:
③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④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3)在短文中缺标点的方框里加上标点。(6分)
(4)从文中找出两个反问句,写在下面,并改成陈述句写下来。(3分)
反问句:
改写:
(5)简要概括短文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哪两件事。(3分)
(6)这篇短文对我的启发是。(3分)
13、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晨风吹来,格外清爽。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色的时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盛装的大地:火红的高粱,金色的谷子,绿油油的大豆,白花花的棉田……拼成了一块五彩缤纷的地毯,望着眼前的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晨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珍珠,一颗、两颗、三颗……啊!像月光下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露珠。
(1)短文的第二段,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短文写得最形象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形象的?
(3)作者在写景时,恰当地写了自己的感受,请在写感受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14、仔细阅读下边的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见“咔嚓”一声,鬼子兵应声倒地。鬼子军官 “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 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 “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1.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3.用抓要点的方法归纳这段的主要内容。
15、 病毒的话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样一个不雅的名称。
②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有病的烟叶捣碎,挤了汁液,用没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汁液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第一次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③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得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④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⑤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到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 )不再危害人类,( )改邪归正,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都已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傲“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抗癌作用哩!
⑥事实说明,我们可以为人类服务。当然,现在我们服务得很不够,我们家族有些成员还在危害人类。这是因为人类对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我们相信人类会更深入地探索我们的奥秘,使我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根据上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让烟草得病的微粒叫“病毒”。
B.病毒的构造比细菌简单得多。
C.那些能使细菌死亡的“噬菌体”不是病毒。
D.有些“肠道腐生病毒”是有益的。
【2】文中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正确的选项是( )
A.虽然 但是 B.因为 所以 C.只有 才 D.不仅 还
【3】病毒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上文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橫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那日,朋友生病住院,我买了一束鲜花去探望。病房里,除了朋友外,还有个小女孩正躺在床上默读英语。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小女孩是个初三的学生,中考前夕病倒了,一直躺到现在。但她很坚强,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自学各门功课,每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房,给其他病人端茶送水……多可爱的小姑娘!我突然萌生了也送她一束鲜花的念头。
第二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走进病房时,女孩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我悄悄走近她,把那束鲜花举到她的床前,“来,送你一束花。”“啊!”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但随即紧紧地抱住鲜花,“太美啦!”一个个粉红的、淡黄的生命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嗅着花香,小女孩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表情里充满了谢意。
我正要走出病房时,忽听小女孩喊道:“叔叔,谢谢您!”我心头顿时一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人在我需要关爱、需要鼓励时给我送过鲜花。正是那些代表友爱的鲜花,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想起我曾拥有的那份鲜艳和芬芳,( )会从心底深处泛起一种异样的温暖来。
朋友,请您记住,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无论什么时候!
【1】请为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画横线的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空。(填序号)
(1)文中写花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意在表现:______
A.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 B.小女孩内心的激动。
(2)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
A.朋友也曾送“我”鲜花。 B.朋友的关爱让“我”觉得温暖。
C.花的鲜艳与芬芳令“我”愉悦、满足。
【5】这个小女孩有哪些品质让作者觉得“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人鲜花,手有余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是__________。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4)选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作者运用了____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南沿海高铁明起调价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从4月21日起,东南沿海高铁的车票价格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此次调价只涉及东南沿海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票价。
本次票价调整,对乘客有啥利弊?有媒体以深圳北至潮汕高铁票价变化为例(如下表)指出,以后,同日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时间充裕的旅客,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更低;而对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
“深圳北至潮汕”的列车时刻与价格变化:
媒体报道称,本次调价与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亏损不无关系。亏损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定价偏低,且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如厦门至深圳,公路运行8小时,票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1】本次东南沿海高铁票价是怎样调整的?( )
A. 都涨价 B. 都降价 C. 有涨有降 D. 不涨不降
【2】本次调整,“一等座”票价大多涨幅( )
A. 较高 B. 不高 C. 较低 D. 很低
【3】从深圳北到潮汕,如果时间充裕买哪个车次的二等座最合算?( )
A. D3108 B. D2342 C. D2350 D. D7406
【4】利用文中的信息,谈谈你对本次票价调整的看法。
19、阅读理解。
唯一的听众(节选)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3】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朗润园真是赏月胜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张军坚持锻炼身体。张军长得很结实。(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一群孩子从公园里挤了出来。(改成比喻句)
【3】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改成“把”字句)
【4】黄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改成“被”字句)
【5】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6】老师要求学生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23、习作表达
寒假里,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书看过不少报,有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感想,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文中讲的道理让你深受启发。请选一篇读过的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题目自理,400字左右;②重点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