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是一位老师,蕴含着哲理。从奔腾不息的泗水中,孔子看出水像真君子一样有德行、有________、有志向和________;从魁北克山谷中的松树身上,旅行者感悟到________;仿照以上句式,写一句你从自然中感悟到的哲理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围绕“______”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心理,展现了一幅淳朴的、温馨的、______的图景。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______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本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______喻人,构思精巧。
3.去的尽管去了,来的______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______。
3、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________的念头。少年讲的故事与“______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
4、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
雄壮的美(______) 鲜艳的美(______) 灿烂的美(______)
清秀的美(______) 异常的美(______) 光彩的美(______)
5、请你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
(____)首阔步 有(____)无力 花团(____)簇
6、课外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 名,词人夜行在 岭的山间小道上。
2.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景物: 、 、 、 。
3.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①孤村不自哀②,尚思为国戍轮台③。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指卧病在床。②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③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戌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④夜阑:夜将尽。 |
【1】诗中“僵”与“卧”描绘出了诗人_________的处境,对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与“不自哀”形成对比,表现了陆游坚定的报国之志
B.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凄凉与不得志
【2】诗的前两句逐层深入,其中“_______”和“_______”两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3】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古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志向,读来悲壮苍凉。(______)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和命运。(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补充诗句。
【2】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9、中国魂
①精卫填海,何等的( );愚公移山,何等的( );后羿射日,何等的( );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 )!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
②一代又一代,有海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 (1) 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胸怀与悲枪,不必喟叹 (2) 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④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平凡,那样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
⑤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1】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选文第①段的括号内。
执着 勇敢 坚毅 睿智
【2】填在第②段(1)和(2)处的人名分别是( )
A.陆游;杜甫 B.苏轼;李白 C.陆游;李白 D.王维;李白
【3】“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请你接着仿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人和爱国名诗?请试着写出来。
(1)爱国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名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最想说些什么?用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来表达你阅读后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生命的化妆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实在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通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有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下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的深刻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选自《林清玄散文》)
【1】化妆师认为拙劣的化妆是( )
A. 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B. 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C.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
D. 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
【2】化妆师眼中 “自然”的化妆不包括( )
A. 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
B. 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
C. 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
D. 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
【3】下列属于化妆师对最好的文章的看法的是( )
A. 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
B. 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
C. 文章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D. 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4】对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个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
A. 表相上的化妆没有什么意义。
B. 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
C. 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是自然。
D. 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5】“生命的化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对化妆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chǔ chù)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méi mò)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颗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cuàn chuàn)出来,还没等你完全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ǖ 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在照境子。
【1】用“√”找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文中写了哪四种珍稀动物?
_________________
【3】给划线字选择恰当的义项。
窥视________①看 ②看待 ③观察,视察
照镜子________①照相,摄影 ②按着,依着 ③对着能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他人的影像。
【4】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________你去九寨沟,________会看到神奇的景观。
12、按照答题模式,回忆双引号的作用完成问题。
鱼游到纸上了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2)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4)“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5)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6)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7)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8)“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9)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10)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1)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12)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句中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认识”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源流记(节选)
[英国]丹尼尔・笛福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1) 。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2) ,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为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为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我吃惊地发现那只大船已经随着涨潮浮起,并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到船上去,把我所能搬运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小山的下面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打上两排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堆上草皮土,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就像是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根据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2)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2】选文的主人公是_____。文章是按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3】选文共讲了哪三件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____________
【4】文中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当时人物的心情。
____________
14、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爱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丈高的 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进修,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进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1)( )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2)( )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3)( )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4)()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相应序号的括号中填上成语。
(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2)没有原因。
(3)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4)不受外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画“——”。
膝盖(qī xī) 枯萎(wěi wǔi)
从从容容(cóng cōng) 汲水(jī jí)
【3】读句子,回答问题。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1)“不确定中生活”指什么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出什么?
15、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①你是最出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我们送你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21、题目:一个令我________人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抓住特点写,用二、三件事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③语句通顺,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