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面各句中感叹号表示的感情。
①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________
②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________
③这四条腿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________
2、查字典。
(1)“邀”的读音是 ,共有 画,用部首检字法,先查部首 “_____”再查______(4分)
(2)“幢”的读音是 ,共有 画,第十画是 ,用音序检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3、给形近字组词。
涸________ 泼________ 镶________ 褐________ 弯________
固________ 波________ 嚷 ________ 喝________ 变________
4、根据拼音写汉字,组成词。
hóng ( )毛 ( )伟 ( )涝
chuī ( )具 ( )拂 ( )事员
qiān ( )移 ( )虚 ( )名
5、课文在线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流逝的踪迹,表现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是________回忆母亲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讲了母亲答应了“我”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游玩,可却因为母亲的___________而没有实现,作者用了反衬的写法,把“我”的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但这也正反衬出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7、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
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王昌龄《从军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
8、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________
①我靠在昏暗、潮湿的小矮墙上,我正在思考我的人生——我是一只猪。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
②宿命,宿命。
③我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日复一日……看着同伴们渐渐膘肥的身材,我却始终壮不起来,我有着自己的思想。我不愿臣服于我的宿命,因为我深知,我的自由之日便是我受死之时。
④夜幕降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被屠夫送进了屠宰场。那儿陈列着一行一行的猪头,一列一列的猪肉,我明白,我们身上的猪头、猪肉、猪肠通通不是我们的,除了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⑤夜色朦胧,我站在猪圈门口,挥洒冷汗。同伴一个一个都睡着了,我沐浴着从断崖处吹来的山风,我的灵魂在内心躁动不安。我似乎看见了狼在断崖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摆正了姿态,嗥叫了一声,同伴们瑟瑟发抖,痴迷的眼神望着我,显得很害怕。他们一定以为我患上了猪瘟,或者以为我是一只披着猪皮的狼。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我只是顺从我内心的灵魂罢了。
⑥我决定要逃跑。
⑦“什么?”同伴们瞪着眼晴惊恐地看着我,此刻的我站在猪门口,继续沐浴我的清风。我知道他们不会理解我,就像人们不理解韩寒一样,我和他一样都是叛逆的少年。就像汪国真说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我的内心似乎更坚定了。
⑧明天,明天。
⑨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浓浓的雾气没忘记给大地披上一层灰色的幕。我趁着夜色,拱开了猪圈门,玩命似的往断崖飞奔,迎面来的是凉爽的清风。逃跑时我回头望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她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⑩断崖的清风不像猪圈的,猪圈里的风夹杂着湿气和污臭。我摆正了英姿,不断嗥叫,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
⑪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嘀咕:“你战胜了你自己的宿命,多么值得啊!”
【1】请给这篇短文拟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请简要概括第③④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提到“内心的灵魂”,它在文中主要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猪圈中的母亲用肯定的目光看着“我”离去,她肯定了“我”什么?她自己为什么不跟随我的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有没有像此猪一样的人,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其中,北京市污染尤为严重。而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污染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钟南山院士提醒:雾霾中的颗粒物能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还会诱发肺癌。
【1】面对灰蒙蒙的天,你将如何倡议广大市民低碳环保生活,还地球碧水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
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盲孩子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的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学校,于是他要强地决定自己去。
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路线:“出门向右拐,过马路……”他向右走去,忽然,竹竿触到了墙。路呢?他着急起来。怎么办呢?他听到皮鞋声。“叔叔,盲校怎么走?”求助的口吻。“哎,我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________,盲校怎么走?”盲孩子问,“您知道吗?”“盲校?没听说过。”声音由近而远。
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可是,没有回答。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轻轻地向前移动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你知道盲校吗?”盲孩子兴奋了。没人回答。“你要送我去哪儿?”又是无言。他着急了,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还是没有回答。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竿的另一头被放在地下了。他愣了一下,耳边想起了铃声。啊,到学校了。他正想说声谢谢,细碎的脚步声远去了。
放学了,他的竹竿又被抬起,还是轻轻地,另一头低一些。还是一句也没回答他的问话。就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________;走过春夏,走过________。
有一天,盲孩子突然感到有问题:这个人的脚步声变得沉重,________的另一头也高了许多,牵竿的力量也大了许多。盲孩子急了,大声说:“不,你不是,我要跟他一起去!”
“他不会来了。他到河里去救人……本来,他那么小,应该喊大人……可他……他喊不出声……”传来的是一个低沉的父亲的声音。沉默良久,盲孩子突然失声地痛哭起来。他扔开竹竿,发疯似的跑着,他要去寻找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________,盲校怎么走?
②就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________;走过春夏,走过________。
③有一天,盲孩子突然感到有问题:这个人的脚步声变得沉重,________的另一头也高了许多,牵竿的力量也大了许多。
【2】想一想,下面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①皮鞋声:________________
②高跟鞋声:________________
③细碎的脚步声:________________
④沉重的脚步声: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第四自然段中盲孩子的心理活动,将文段补写完整。
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盲孩子带路的人为什么不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他要去寻找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中的“默默无言”的含义有两层,既说明_________________,又说明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盲孩子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2、课内阅读。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1】在选文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吓了一跳”写出了“我”的意外和困惑,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神秘美丽的表的世界里,会有一个小蝎子。 ( )
(2)我并没有把父亲说的表里面有个小蝎子当真。 ( )
(3)“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这一句与课文第1自然段末句形成呼应。( )
(4)“我”是一个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喜欢不断探索的孩子。( )
【4】“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为什么“我”不说了?( )
A.因为这样的话说了很多遍,让“我”觉得很厌烦。
B.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明白了以前自己的猜测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不再说了。
C.因为父亲和母亲教育了“我”,所以“我”不再说了。
D.因为这件事情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不再说了。
13、阅读。
一只贝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了,便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过来,将它们的软内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们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稀罕”的近义词是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下列选项中( )句讲明了它变得丑陋的原因。
A.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的,它说不出来。
B.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
C.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4】“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只贝用尽了一切办法想挤碎这颗石子,但没有实现。
B.这只贝挤过几次这颗石子,很快放弃了。
C.这只贝根本没有去挤石子,它不敢。
【5】“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做贝的“荣誉”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请简要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
【6】它是一只可怜的贝,因为______________;它又是一只可敬的贝,因为______________。(根据原文内容简要回答)
【7】如果把“这只贝”看作一个人,那么,那颗钻进它壳内的“坚硬的石子”就是________,那颗“大珍珠”就是_________。
【8】有人认为《一只贝》是一篇关于贝的童话,更有人将它看作是一篇人生的寓言。那么,你能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什么人生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是十三只。
④我将她仔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⑦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她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这篇短文可以分为三段,下列划分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结合上下文先理解带点词语意思,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指_______;敌人指_______;执意是_______;精疲力尽是_______。( )
A.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大风雪;坚持自己的做法;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儿气力了。
B.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大风雪;坚持自己的做法;被冻死了。
C.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指雪山;坚持自己的做法;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儿气力了。
【3】这篇短文主要( )
A.赞扬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B.表达“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C.赞扬动物深沉的、伟大的母爱。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9、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读了《我很重要》这篇文章,你一定深有感触,请写出你的真实感受。(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