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鞍山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阅读《童年》,回答下列问题。

    (1)《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___,用第____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__________家中的生活历程。

    (2)《童年》中外祖父第一次打阿廖沙是因为______

    A.关于顶针的事情 B.没有理由 C.不学习 D.关于布料的事情

  • 2、课文一共出现了三次“多好啊”,读一读上下文,分别找出这三个“多好啊”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为(_____)有 (_____)(_____)奔月(_____)海一(_____ 

    玲(_____)奇(_____)(_____)模(_____)大 _____)(_____)东西

    色(_____)鲜(_____)(_____)钟击(_____)(_____)雾(_____)绕

  • 4、精彩再现。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著名人物,其中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最敬佩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家乡孩子的信》是________(人名)写的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要让生命——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

    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工程师。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困难很多。一是人为的困难:________。二是环境的困难:________。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________,________,他采用了________;而八达岭隧道因为________,所以他采用了________;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________线路。

    (4)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总统,靠的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林肯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有一个________的参议员站起来________他。但在听了林肯真诚幽

    默的讲话后,所有的嘲笑声________……参议员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因为他再三强调:“________”,“________”。 林肯所说的房子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反对国家分裂就是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开展了“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并填空。

    唐代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_____,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书风道劲。另一幅是_____(填人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的行书巨制,布局结构多变,骨格清秀,点画道美。

    (2)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_____

    (3)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25字以内)

    2019年12月13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活动活奖名单。漯河市成绩喜人,选送的小学毛笔书法作品中有7件获得一等奖,占全省该类书法一等奖获奖总数的16%。本次活动,极大调动了全市师生研习书法的热情。

    _____

    (4)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王明:“马上就期终考试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李华:_____

    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群文检测。读下面的三首古诗,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渔歌子 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 西塞山前白鹭飞。 千山鸟飞绝,

    侧坐莓苔草映身。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万径人踪灭。

    路人借问遥招手, 青箬笠,绿蓑衣, 孤舟蓑笠翁,

    怕得鱼惊不应人。 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钓寒江雪 。

    【1】选择,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 )

    A.李白——张志和——柳宗元

    B.柳宗元——张志和——杜甫

    C.胡令能——张志和——柳宗元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三首都是词,“小儿垂钓”“江雪”和 “渔歌子”都是词牌名。 ________

    ②《渔歌子》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以及渔翁悠然自得的垂钓生活。 ________

    ③《江雪》中的“千山” 和“万径”指的是有千座山、万条路。 _______

    ④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初学钓鱼的可爱的小孩形象。________

    【3】写出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某人

    (印度)泰戈尔

    你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和《有的人》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精神。

    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_____________;夕阳鲜红,艳若_________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_________、绿草如_________等。

    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喜悦 B.壮烈 C.悲凉 D.哀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每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阳光下,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能听清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祥子。这样的特殊孩子最致命的是——成绩一向糟糕,他也不例外。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觉得他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如羞涩而又默默盛开的牛耳朵草,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知道我什么事都会做好的。”我轻轻叹口气,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⑦学期末,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里的手工竞赛,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交上来的作品普遍令人失望,可还是爆出了冷门——有个孩子交了一组手工泥娃娃,10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调皮或专注,或嬉笑或严肃,让人一见顿生爱意。作品报到省里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竞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上台,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验,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⑨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看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在阳光下,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结合文章内容,对主人公及其作品做简要介绍。

    主人公的情况

    他的肤色:_________

    他的生理缺陷:______________

    主人公作品的情况

    他的手工作品:___________

    他所获得的奖项: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努力倾听”时,有着怎样的动作和神情?(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初,“我”觉得这个孩子“很不出众”;表彰会后,“我”会觉得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4“周”有如下三种解释,“众所周知”的“周”应理解为(  )

    A.圈子,环绕。 B.普遍、全面。 C.一个星期。

    5结合文中划线句子想象孩子当时的心理,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老师讲得真好,我得好好听讲! B.爸爸对我真好,我得好好听讲!

    C.我要继续努力,不让爸爸失望! D.我的泥娃娃获奖了,我真骄傲!

    6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判断他们说法的正误。

    ①“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这是学校对孩子的鼓励。____

    ②“我再不敢看轻他们中的任何-个”是因为孩子们都很羞涩。____

    ③文章第⑧段写表彰会的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____

    ④开头结尾都写了牛耳朵草,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个孩子。____

  • 10、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庙煮来供佛的——— 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 1930 1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 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 ,我们几乎连个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19761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

    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97923日凌晨

    1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的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横线

    2这篇文章共涉及 ____ 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我们几乎连个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请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并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

     

    (2)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 1976 1 8 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

     

    4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 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   (      )

    A. 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 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5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                             三件事串连在一起

  • 11、阅读理解

    苏州园林(节选)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室、自出心载,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合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岭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量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类伤类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类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的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选文第①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 其中又以__________为主。

    2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败笔是指__________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意思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课外现代文,完成练习。

    超级英雄之手

    ①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的梦想。小时候,我们吵着要奥特曼的面具、超人的披风,幻想上刀山、打怪兽、维护世界和平。要是能拥有一条黑武士、钢铁侠的手臂……光想想,血就发热。

    ②6岁的马克桑斯也有一个拯救世界的梦想,可惜,这个法国伊泽尔省小男孩天生没有右手。想当超级英雄,这可是个不小的障碍。

    ③今年夏天,马克桑斯的梦变成炫酷的现实。他收到一只3D打印的右手,闪烁着橙色、黄色和蓝色的金属漆光泽。模仿超人胸口鲜红的“S”,马克桑斯把自己名字的首字母“M”印在手背上。图案与配色都是小男孩自己设计的,他还将这位好哥们儿命名为“超级马克斯”。“超级马克斯”的原材料非常简单,包括塑料、海绵、松紧带、螺丝钉和尼龙搭扣,却被3D打印技术化简单为神奇。

    ④它没有马达、电池和传感器,只是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通过马克桑斯上下弯曲手臂控制“手指”的屈伸。

    ⑤眼下它还无法完成精细的动作,但马克桑斯只要像戴手套一样,用尼龙搭扣把假手固定在手臂上,就可以用它抛网球、骑单车、荡秋千。他还可以一手抓点心一手端牛奶在屋里乱窜,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熊孩子。

    ⑥小男孩原本有遗憾、有缺失的童年就这样完整起来。当小朋友看到他变形金刚一般的“超级英雄之手”时,羡慕极了。

    ⑦为马克桑斯制造“神器”的“超级英雄联盟”名叫E-Nable,是一个专门为失去手指或手臂的孩子免费提供3D打印服务的全球性非营利机构。

    ⑧E-Nable原是“谷歌+”上一个在线社区,成员散落世界各地,有电脑工程师、机械专家、艺术家,也有许多的普通人。他们根据孩子的情况和需求用电脑建立模型,生成3D打印的设计“图纸”,通过覆盖全球的慈善网络,让拥有3D打印设备的志愿者与失去手指或手臂的孩子建立联系,免费提供打印服务。

    ⑨自其2013年成立至今,已为2000多个孩子定制了“超级英雄之手”。

    ⑩在孤独的超级英雄身后,从来不缺少热心群众。许多人和机构都行动起来,包括为马克桑斯打造完整童年和实现英雄梦想的E-Nable

    在这颗从不缺少奇迹的星球上,还有许多人正在开放源代码的基础上,致力于3D打印假肢的设计、研究和修改。同城志愿者则为孩子提供免费打印服务。

    或许,超级英雄的意义从来都不是长生不死、飞天地,只不过是在他人将要失去希望的时候,搭把手。

    【1】(1)“遁”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两个意思:①逃走②隐藏,消失。“飞天遁地”中“遁”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并标出“遁”的注音____________

    (2)“散”是多音字,文中出现“散落”一词,其中“散”的读音是____________。“散”字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____

    【2】“超级马克斯”弥补了马克桑斯的童年缺憾,让他的童年变得完整起来。从此,他可以完成哪些原来无法做到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3】E-Nable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为2000多个孩子定制了“超级英雄之手”,为其打造完整童年和实现英雄梦想。结合文章分析E-Nable的成员和志愿者是一些具有哪些品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篇说“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的梦想”。从文章结尾来看,如何理解“超级英雄”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礼物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儿,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儿,以贴补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又是(温馨 温暖)的。

    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面。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a神情有些黯然。“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硬币,“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感动:“谢谢您了。”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着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面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新年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báo bó)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āi ái)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新年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填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新年的第一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的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卖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新年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菜篮子。

    “珍妮,”b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新年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放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新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老人略带(羞涩 羞愧)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还有,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有删改)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全文围绕礼物这一中心来写,“礼物”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两处,a处是______描写,写老人的神情有些“黯然”,这是因为__________b处是________描写,老人很“兴奋”,这是因为________

    5对文中最后一自然段画“ ”句子的理解,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是(   )

    A.这句话表现了玫瑰的美丽和勃勃的生机。

    B.娇艳的玫瑰、晶莹的水滴象征了花店老板与珍妮之间的情谊。

    C.娇艳的玫瑰、晶莹的水滴象征了珍妮一家与老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谊。

    6请针对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自信是金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了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并给予赞美和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评的第三组有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在原地踏步。

     另一位心理学家为了让他的学生重视他人,信任他人,经常要求学生们站起来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某一个同学。这种练习(   )使全班同学感到愉快,(   )使他们在人格上健康成长,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拥有了自信。

     生活中也常常这样。有时一个人的自信往往是通过别人或是一些小小的表扬得来的,最亲爱的人的一声赞美,立即会令你信心百倍,而一句轻蔑的嘲讽,足以叫人信心全无,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寻找和重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  轻蔑——(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批评——(   )  嘲讽——(   )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填一填。

    试验表明:        进步最快,          在原地踏步。 

    (5).哪种练习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信?什么会使你信心百倍?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爸爸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回家吃饭了,你妈妈做饭,你来帮忙。”放学后,我应该这么跟妈妈说:_________

  • 18、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在哪儿安家

    提示:××可以填上鱼儿或鸟儿……由于水的污染、森林的消失,它们无家可归……请你展开想象,用童话反映出鱼儿或鸟儿渴望碧水,渴望绿树,呼吁人们积极投身环保,爱护共同的家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