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②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
③朱熹在《春日》中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了光景之新、寻芳所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浪淘沙》(其一)中运用想象写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写出下面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____)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__________)
3、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课文《伯牙鼓琴》中,体现伯牙琴艺高超的句子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__”、“善哉乎鼓琴,汤汤乎___”。由于伯牙和钟子期二人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
(2)古诗犹如一幅水墨画:“黑云翻墨未遮山,___”,画中描绘的是急雨之景;古诗犹如一幅山水画:“__,浪淘风簸自天涯”,画中展现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古诗犹如一幅生活场景:“儿童相见不相识,___”,画中表现的是归乡游子的怅然。
(3)爱国之情是涌动在中华儿女血液中最真挚的感情。邓世昌痛击日寇,他“捐躯赴国难,__”的爱国精神令人动容;鲁迅先生呼吁大众“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___”;我们也要记住陆游“位卑__”,为祖国的发展强大贡献力量。
4、我能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1)《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______,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2)在《七律·长征》中,最能体现战士乐观精神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
(3)《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人→______人→跳下悬崖”这样的顺序写的。
(4)“我”的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他为______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5)《书戴嵩画牛》一文中告诉我们做事应该向内行请教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织当问婢”。
(6)《少年闰土》节选自______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
(7)古人以诗词绘景。孟浩然用“野旷天低树,______”来描写日暮所见之景;辛弃疾用“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展现了乡村夏季夜晚的美景;刘禹锡用“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描绘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景象;杜牧用“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赞美春天江南的优美景色。
6、阅读理解
自学古诗《金缕衣》,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
金缕衣①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②少年时。
花开堪③折直须④折,莫待⑤无花空折枝。
注释 ①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②惜取:珍惜着。③堪:可以,能够。④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点。⑤莫待:不要等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是古诗的“炼字”艺术。就如从第一句中的“翻”字,我们可以看到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从第__________句的__________字,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景中寓情,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 别枝/ 惊鹊
B. 七八个/星天外
C. 听取/ 蛙声/ 一片
D. 旧时/ 茅店/ 社林边
【2】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节人》节选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yí(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展,玩得欢,不禁(jīn jìn)jǔ sàng( )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guàn( )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mó mú)一样。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 ”表示。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忘乎所以:__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画“ ”语句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6】读到“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时,你想到了自己或者小伙伴玩得入迷时的情景了吗?想一想,请把这种情景描述出来和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连续性文本阅读.
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
①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一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倒过她。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②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子在外面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自从母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母亲生病后,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路。
③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任他怎样竭尽全力,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
④有一次,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⑤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⑥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去。
⑦他记忆里母亲一向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金黄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不得了。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的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守,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那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
⑧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伟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⑨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的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
【1】关于文中第①段“突如其来的变故”指的是( )
A.母亲从山村搬到城里,很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B.儿子因为是大公司的总裁,无法拨冗时间陪伴母亲。
C.母亲确诊老年痴呆症,走向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
D.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只认得自己最疼爱的儿子。
【2】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你认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绪比作阳光,思念母亲的思绪肆意地漫散开来。
B.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阳光比作温暖的手,写出母亲的病情已经好转,作者享受其中。
C.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阳光透过玻璃和时间流动的声音对比,写出了时间流逝。
D.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依偎在母亲身旁时的美好。
【3】下列对全文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题为“陪母亲看花开花落”,其实更是母亲陪“他”看花并默默地教“他”理解生命的意义的过程。
B.母亲在逐渐失忆几个月,尽管他想尽一切办法,但她还是连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他的心情是震惊的。
C.母亲培养三个孩子在外面的广阔世界里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这是想告诉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D.文中提到他减少工作上的应酬来陪母亲,虽然能够反映出他的一片孝心,但也能折射出成功后的他对工作已有了一丝懈怠。
【4】“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种花都在展示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
B.花的生命那样丰富、认真、执著,人的生命也应拥有同样的品质。
C.有从容看花的心情,有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在花开花落中,可以听懂岁月深情的叮咛。
D.明白了花的生命周期,懂得了如何照顾花草,用花草点缀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
【5】细读文本,找出文中他情感变化的词语。
无法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走伤感→____________
【6】课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文本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艾米的圣诞礼物
当艾米 哈根多思从教室拐角处一瘸一拐地穿过走廊时,她迎面撞上了一个正从五楼冲下来的高大男孩。
“小心点,小心点!”男孩盯着艾米轻蔑地大叫道。接着,男孩得意地笑着,学着艾米的样子撑住他的右腿一瘸一拐。
艾米厌恶地闭上眼睛。
“甭理他。”她边告诫自己,边朝教室走去。
但直到晚上,那个男孩讥笑的表情仍影响着她的情绪。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艾米读三年级开始,几乎每一天都有人那样取笑她。孩子们笑她讲话结结巴巴,走路一瘸一拐。对此,艾米烦恼极了。有时,( )全班人都在,她( )觉得孤立无援。
那天回到家,艾米坐在饭桌旁一言不发,她妈妈知道学校里肯定又出事了。所以她决定和女儿分享一些有趣的消息。
电台上有个圣诞愿望比赛 她说 ( )写个愿望给圣诞老人 ( )可能得奖 我想此刻坐在饭桌旁的那个金黄色卷发的小女孩也许该试试 艾米笑了 说 这个比赛听起来像是很好玩 该许个什么愿好呢
突然,一个念头浮上脑海,艾米眉开眼笑。拿了铅笔和纸,艾米开始给圣诞老人写信:
_____________ :
我叫艾米,今年九岁。我在学校有个麻烦,你能帮我吗?他们都笑话我走路和说话的样子。我患了脑瘫,我真希望有一天他们不再取笑我,您能实现我的愿望吗?
_______________
12月21日
当艾米的信送到电台时,台长托兵仔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他知道,脑瘫只是全身肌肉部分失控,艾米的同学肯定以为她是残废人。他认为让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个特别的女孩和她不寻常的愿望对他们都有好处,于是托兵先生拨通了当地报纸的电话。
第二,艾米的照片和她给圣诞老人的信被登在《新闻岗哨》报的醒目位置,故事很快传遍了全国,所有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争相报道福特.威利市的这位小姑娘的故事。她只想要一个简单但极不寻常的礼物——没有取笑的一天。
突然间,邮递员频繁光顾艾米的小屋。每天,她和家人都会收到全国各地的从小孩到大人寄来的信,他们带来串串节日的祝福和鼓励的话语。
在那个难以忘怀的圣诞节,几乎有20万人从世界各地为艾米送来友谊和支持。艾米和家人都逐一详阅他们的信件。其中,许多作者也是残疾人;有些人小时候也曾被人取笑过。每个作者都带给艾米特别的信息。从这些陌生人寄来的卡片和信件中,艾米高兴地看到这个世界充满互相关爱的人,从今以后,她不会再孤单。
艾米真的如愿了,那一天,在南威利小学,没有一个人取笑她。
那年,福特威利市市长把12月21日这一天命名为艾米.哈根多思日。市长说艾米的这个愿望给众最深刻的做人道理。
“每个人,”他说,“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我们有责任去实现这个最美丽的愿望……”
(1)给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3)在横线上把信的格式补充完整。 4分
(4)根据短文,完成填空。4分
艾米读书的时候,常受到别人的取笑,她 ___________________ ,当她决定参加圣诞愿望比赛的时候,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她收到来自各地的信件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艾米 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艾米的圣诞愿望是什么?她为什么有这个愿望?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艾米接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信件后为什么那么高兴?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说艾米的这个愿望给人们最深刻的做人道理?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句子,结合课文,完成有关问题。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1】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的精神。
【2】“伟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我掩着面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我”在叹息时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
【2】关于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来去匆匆。
B.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不断变化的时间形象,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仿佛听到了作者心灵的颤动。
C.“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说明作者平时无所事事,生活空虚。
D.作者按时间的顺序,写出了时光易逝。
【3】仿写句子,并完成练习。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让人心生珍惜时间之念。请你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盼《节选》
①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②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选段①是围绕着哪个中心意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
【2】读下面句子,写写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1)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大观
1.凡卡 嘴,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16、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17、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你感受过幸福吗?用你的笔把你感受到的幸福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定要让大家也感受到你的幸福哦。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