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积累填空填空。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身碎骨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食》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春开的长安城无限美好的景象。
(5)《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婉表达了游子思亲之情。
(6)《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 的代表作品。小说按照鲁滨逊历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述,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情, 表现了他自信、善良、乐观、坚韧不拔的特点。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1)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人们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没有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它们( )能再生,不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更不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4) 人们( )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少用或者不用化学品,( )能使它们再生,不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不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诗中有“春天”的美景:
同样是写春天景色,韩愈这样说: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写: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4、给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1)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我依然对那件事懊悔不已。( )
(2)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东风打胜仗。( )
(3)大家一发怔,那牲口就跑远了。( )
5、看拼音写词语
bēi mǐn áo xiánɡ bá shè jùn ɡōnɡ
( ) ( ) ( ) ( )
shuǎ lài ɡuǎnɡ mào wú yín diān bǒ
( ) ( ) ( )
6、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
【2】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7、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给下列诗句用/画出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体裁)诗,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8、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话巧妙运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
D.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描写乡村夏夜风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9、课文传真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 、 、与海鸥
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 ;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前 、 、 、 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10、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xīng xìng)奋。
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zǎi zài)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给选文加上题目,并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联系上下文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广袤无垠:_____________
魂牵梦绕: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破折号的作用有很多:以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B.表示话题的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话语的中断。
【4】用横线画出选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仔细揣摩,从这些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不是写钱学森的事情的句段,放在文中多余,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时间顺序,第1自然段应放在最后,可是作者却把它放在了开头。这是一种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爱牵牛花
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她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装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密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编织花篮,又似巧姑娘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牵牛花探出头,竟爬上了树干,一直爬到树梢,然后又围着树冠缠绕。慢慢地,她竟盘踞了整株柏树。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儿也不游离。她缠住葵花杆儿时, 随着葵花的生长,竟把葵花杆勒下一道道深沟。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呀!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给人留下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黑如乌金,白似碎玉——这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
牵牛花是平凡的。她奋斗一生,把花朵和果实留给人类。不屈不挠的牵牛花,多像一位不畏艰险、攀登不止的勇士呀 ! 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别墅 (shù yě) 不屈不挠 (ráo náo)
【2】填空。
攀登的“攀”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 再查_____画。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缀满——_______________ 盘踞 ——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千方百计:______________
(2)不屈不挠:______________
【5】仔细读短文,从文中找出三个写牵牛花“攀登”特点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赞美了牵牛花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①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1】概括以上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以上两个自然段写出了穷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个自然段的描写中能让你感受到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读了这读了这段话,我不由得想起课文《草原》中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
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读到此处,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群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时而 ,时而 ,时而 ,是多么 !
【1】阅读短文,补全思维导图。
【2】阅读时要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阅读短文,完成对话框里的批注。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___他现在在哪儿___上帝啊___保佑他___救救他___开开恩吧___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横线上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在沉思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________的人。
15、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16、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这句话改写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缩句)
2. 平生还走过这么野的路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0、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当中,一定会有一些令人感动的事件或场景。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抓住令人感动的事件或场景,详细描写当时的情况,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
2.内容具体,语言通顺,详略得当。
3.书写规范,整洁。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