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________
②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________
③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________
④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挟(______) 浆(____) 绘(___) 藐(____)
颊(______) 奖(____) 脍(____) 貌(_____)
3、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不小心踩到了悬崖边的积雪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画线的句子着意写了雨中丁香的___________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积累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 )( ) 面目全( ) 一命( )呼
( )不留情 自由自( ) 苟延( )喘
6、阅读。
江南春
[唐]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啼”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这首诗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以某一个________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________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7、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它是一首以_____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的“排闼”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下面对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9、阅读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②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③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中所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不能再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说明方法?(至少说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选文主要观点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很难形成,现在已濒临灭绝
B.地球跟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的资源是很有限的
C.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类资源
D.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请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语,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至少还能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太阳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它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多年前的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多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这400多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轨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这句话主要说明了什么?( )
A.太阳大,地球小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并不远
C.太阳活动剧烈 D.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2】( )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到它的“肚子”里。
A.400亿 B.40亿 C.4000万 D.400万
【3】“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A.作者想知道未来的地球是什么样的面貌。
B.地球可以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
C.地球资源消耗如果不断增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
D.地球资源丰富,可维持4000年。
【4】第四自然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中,“这一过程至少还能持续40亿年”中的“至少”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回答“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①提起“病毒”,就让人非常害怕。因为人如果被病毒感染,身体可能会生病,严重甚至能威胁人的生命。
②和普通病症不同,病毒造成的人类疾病将更加难以治疗,难以治愈,治愈的时间将会比其他病症长很多。就拿感冒来说,人人都会感冒,有时候感冒两三天就好了,但有时候感冒能持续7-15天左右,一般后者都是病毒性感冒,所以人类对于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
③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但人类发现病毒也就100年左右。人类的疾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病毒所引起,比如乙肝、一些癌症等基本难以完全治愈。
④病毒堪称地球上最小的一种生物,它不具备一个完整的细胞,只是由遗传物质和一些蛋白质组成,严格来说简直不像是一种生物。病毒主要存在于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没有细胞病毒就不能存活,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目前全世界共发现了约4000多种病毒。
⑤病毒必须存在于活体细胞中才能算存活,目前人类不能有效杀死任何一种人体细胞内的病毒。不过人类目前研究出了抑制病毒分裂的药物,用这类药物可以减少人体内的病毒数量,同时依靠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其实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杀死病毒,病毒存在于人体的细胞内,免疫系统通过特异识别手段找出存在病毒的细胞,然后分泌信息物质启动该细胞的程序性凋亡,从而降解病毒的遗传物质,这就相当于另类杀死病毒。不过看起来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⑥但是,在与病毒的不懈斗争中,人类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研制并使用疫苗就是抗击病毒的一种好方法。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来袭,新冠疫苗以创纪录的速度研发、试验、紧急使用、获批上市……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后续,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还需持续观察。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疫苗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
【1】仔细阅读②~④自然段,仿照例句,尝试概括病毒的特点:
第②③自然段介绍病毒致病难以治愈且治愈时间长。
第④自然段介绍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词析句。
(1)“比如乙肝、一些癌症等基本难以完全治愈。”从加点字“比如”我知道这句话使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句中“完全”能去掉吗?为什么?______
(2)“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句中,“敌”指______,“自”指______。
【3】阅读第⑤自然段后,你发现人类目前如何与病毒抗争?(条目式列出两点):
________;______。
【4】单项选择。
(1)请为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病的自述》 B.《第一个病毒》 C.《病毒—最小的生物》 D.《病毒知多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难以治疗”和“难以治愈”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B.短文介绍了病毒的特点、分类,以及人类对抗病毒的方式和成果。
C.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问世标志着我们已经完全战胜新冠病毒。
D.人类目前研究出了抑制病毒分的药物,加上依靠人体的免疫系统河以彻底清除病毒。
【5】目前,新冠疫防控势依然严峻请你写一句公益广告用语,为抗击波情尽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决 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抚养 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行 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打“?”。
【2】请用“ ”标出文段的中心句。
【3】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 、 、 、 等几方面的内容。
【4】文段中说“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②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养。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个平台。
【1】将上面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按顺序写序号为: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不当,应把________删掉。
【3】第③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把________放到____________前面。
【4】这段话在第________句里表明了主要观点。
14、阅读短文《家徽》,完成下面小题。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一家就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干活才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的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 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晃晃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而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 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A.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也许能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贼要说什么却没有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在门上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盖房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可能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相同。根据下面的阅读任务,写出应该重点读短文哪部分内容。
任务一:讲一讲“我”家发现贼、放贼的经过。
要重点读短文第_______到_______段。
任务二:了解“我”家的家徽为什么是“一条鱼”。
要重点读短文第_______到_______段。
【3】画横线的句子中,A句表现贼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表现贼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人?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家徽》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什么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型转换
(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19、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实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书写
题目:读《理想的风筝》有感
提示:读了《理想的风筝》,你一定感慨万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