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连用两个“只听见”更能突出全场的____________,表现了人们对国旗的尊重与____________之情。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连用两个“是那么”,更能抒发作者对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2.尝试练一练,试着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括号内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
爸爸是个___________(有学问)的人。他___________(读书特别多),读起来常常___________(读书速度特别快),还经常___________(忘记了吃饭睡觉)。
3、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ɡ dǒu qiào shēn qū yùn hán
( ) ( ) ( ) ( )
ao mì xiá kè jìng mì jùn qiào
( ) ( ) ( ) ( )
hōng kǎo qín miǎn páng bó qīn qī
( ) ( ) ( ) ( )
4、写出近、反义词。
①近义词。
情愿——________ 永远——________ 记住——________
伟大——________ 抬举——________ 静谧——________
②反义词。
死——________ 俯——________ 伟大——________
节省——________ 柔软——________ 慌张——________
5、1.每当听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我就会想起毛泽东的诗句: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既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又预示了丰收的年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赞扬了湖阴先生勤劳、爱洁净的诗句: 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
的意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磨: 尔:
意思:
2.你从“咬定”“破岩中”体会到了
什么?
3.“ ,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绝不动摇的品格。
4.这是一首 诗,全诗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___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_________
【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第三句的“__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5】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望大陆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故乡;
( )不可见兮,永不( )。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大陆;
( )不可见兮,只有( )。
( ),( );
山之上,国有殇!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望大陆》的作者是()
A.于右任 B.杜甫
3.本文以( )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充满着浓郁( )、期盼回归的眼睛。
4.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第一、二两小节写到要“望我大陆”“望我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1】节选的第2自然段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用“____”画出来。
【2】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围绕中心句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
例子:你在棚架上看瓜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__________________
【4】请围绕“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心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
10、延伸阅读
杨柳与水莲(节选)
“你不曾看见夜的美吗?”
“我含泪的眼和悲哀的心,一届黄昏,就深藏到绿叶的沉梦里。”
“夜的幕上有繁星织就了的花园,园中有月神在徘徊着,有牛童织女在恋爱着,有夜莺啼着,有花香绕着,你何不从那绿叶的帘里,来到碧夜的幕中!”
【1】这是(______)和(______)的对话。
【2】第三自然段中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现了(_____________)。
【3】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请你来告诉水莲夜晚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 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biàn pián)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 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fú fó)面前许下心愿,用圈(juàn quān) 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biàn pián) 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3、“ ”说明闰土经常劳动、身体健康,“ ”说明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 ”写出了少年闰土的可爱。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
4、用“ ”画出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5、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6、读了这段文字,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四、八年级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调查。
年级 | 学习情况 | 身体健康 | 人身安全 | 道德品质 | 行为习惯 | 兴趣特长 | 心里状况 |
四年级 | 79.8% | 66.6% | 62.2% | 25.3% | 15.2% | 10.8% | 6.5% |
八年级 | 79.9% | 66.5% | 52.2% | 30.7% | 18.7% | 7.1% | 11.1% |
【材料二】部分家庭的亲子沟通存在不足,如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自己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如15.4%的四年级学生和9.9%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认真听自己把话说完”,19%的四年级学生和18.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要求自己做某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耐心说明理由”。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亲子沟通、教育方式上有待改进。_____
(2)家长对孩子学习、健康的关注远高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状况。_____
(3)八年级家长对子女道德品质和兴趣特长的关注度高于四年级家长。_____
(4)要全面提升我国的家庭教育质量,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_____
【2】商茹的父母平时只关心她的成绩,很少与她进行其他方面的沟通。请你用“一来……二来……三来……”的句式劝告商茹的父母多跟女儿沟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水资源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亿立方千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
水储量大约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相比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四分之一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斗争。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阅读第①段,说出“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的原因。(请从文中选出两个要点回答。)
要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中的哪两个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我国政府已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可以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可以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短文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设计一条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
14、腊八粥
①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③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庙煮来供佛的——— 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④ 我的母亲是 1930 年 1月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 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 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⑤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⑥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
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⑦ 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979年2月3日凌晨
【1】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的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横线
【2】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 ____ 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请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并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
(2)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 1976 年 1 月 8 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
【4】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 ⑤ 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 ( )
A. 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 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5】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 、 和 三件事串连在一起
15、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要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筑青藏铁路困难很多。我国成功修筑了青藏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圆月。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希奇的事,让我羡慕。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
_____
(3)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伤写一个感叹句)
_____
(4)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安全和事故就有了保障。(修改病句)
_____
(5)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熙样子,写句子)
春雨中的竹笋,昨天 _____,今天 _____,明天 _____。
21、
写作。
题目:以母爱为主题
从我们呱呱坠地,母亲就开始了为我们的生活操劳。在生活、学习上,母亲都给与我们无尽的关怀与照顾。请以母爱为主题,写一篇关于你与母亲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