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成语,选择恰当的填空。
余音绕( ) 妙笔生( ) 引人入( ) 美不胜( )
雅( )共赏 独( )匠心 巧( )天工 脍( )人口
1.孙小刚酷爱读书,厚积薄发,文章的构思常常是__________,情节一波三折,__________,真可谓是__________呀!
2.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3.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不能重复)。
(1)古诗中有传统佳节的习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中有春天美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宝贵的时间悄悄流逝,会想到《匆匆》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里过去;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里过去”;会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朋友惜时奋进;会用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读书要下功夫。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2.作家宗璞笔下的丁香____________的潇酒,____________的朦胧,还有淡淡的_____甜香。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描写人们谈论丰收年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写雨后西湖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雷打________ ________苦辣 ________凛凛
5、根据平时积累填空。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整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其中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 ________。”两句中包含了长征中的两个典型事例:________、_________。
(2)祖宗________,当以_______,不可以_________。 [宋]李纲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三国]曹植
(4)《春日》中赞美春天色彩缤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②水满溪。童子③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②草满花提:即花草满堤。③童子:儿童。
苏幕遮①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②。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③。
黯乡魂④,追旅思⑤,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②“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③“芳草”二句: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④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⑤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菩萨蛮·大柏地①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②,谁持彩练③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④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⑤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①大柏地:乡名,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②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种颜色。③彩练:彩色绢带,喻彩虹。④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⑤弹洞:枪眼。
【1】《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 )、( )。
【2】《苏幕遮》这首词的开头抓住( )、( )、( )、( )等景物的特点,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3】解释下面的句子。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有很多想象,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从彩虹联想到彩色绸带“当空舞”,从关山联想到雨后斜阳时“阵阵苍”。而他的《七律·长征》诗更是充满绝妙的想象,请写出其中相关的诗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词人把情感心绪、意态与形象融合为一个表象,这便形成了特定的意象。比如“水”意象、“月亮”意象、“芳草”意象等。补充下面的诗句,体会意象的曼妙。
“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真正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想象一下作者描绘的意境,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波浪线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甲:《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乙: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8、读一读,仔细体会“知音”的深意。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记载,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锺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摔掉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在这首短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中最能直接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农民父亲
①记忆中的农民父亲,只出过两次家门。
②第一次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学习很用功,不知不觉中,发现视力在下降,于是就给家里去了一封信,说汇点钱过来,买一副眼镜。一个晴朗的天气,瓦蓝的天空浮着几朵卷云。天空纯净的蓝,卷云白得透洁。同学们在上课,老师认真地讲,同学们认真地听。谁也没想到,一位老汉竟推门进来,愣愣地站在门口,目光不停地在教室里扫来扫去。他衣角卷曲着,手里拎着一个鱼鳞袋,刀刻的皱纹爬满了粗糙的脸,浑身上下散发着乡土的气息,骨子里却透着硬朗和康健。他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农民父亲。
③走出教室,父亲一把把我揽过来,两眼紧盯着我,急切地说:“孩子,快让我看看,眼睛到底咋啦?”我先是一惊,接着“扑哧”笑出声来,一字一句地说:“就是近视眼。你没看见,好多同学都戴着眼镜呢。”父亲得知我眼无大碍,才长(叹 舒)( )了一口气,微笑着拿出一些枣子和柿子给我。我很后悔没有在信里把话说清楚。这事听起来虽有趣,却让我感到了温暖,也更让我纪念和怜惜。
④还有一次,父亲离开家乡,是去年春播的时候。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开了一家羊汤馆。刚开业那会儿,生意很好,后来一落千丈。父亲听说羊汤馆生意不好,忙完农活,就急急赶到城里来。父亲来的第三天,我就去外地出差了。临走对父亲说,要半个月我才能回来,羊汤馆的事你先(照顾 照应)着。
⑤父亲没文化,更不懂经营和管理,可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濒临停业的羊汤馆,硬是让父亲给盘活了,纯收入一天比一天增多。
⑥出差回来后,我惊奇地请教父亲。父亲手一摆,淡淡地说:“小本生意,不要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羊肉汤按成本卖给顾客,一分钱不多收,搭些功夫不算啥,我们只赚酒钱和菜钱。咱对得起顾客,顾客才乐意到咱这里来。”别说,父亲的办法还真灵,现在羊汤馆的生意好起来,四面八方的顾客都喜欢来光顾。这不,我正盘算着扩大规模呢。
⑦其实,我的父亲是农民,没文化,只懂得锄草和种地,哪懂什么经营之道。只是,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别人,父亲心里装的总是慈爱和宽厚!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联系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落千丈:____________________
濒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围绕父亲出家门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通过对父亲________描写、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________的样子,体现了________。
【5】作者说自己的父亲“只懂得锄草和种地,哪懂什么经营之道”,那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懂经营之道吗?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寻找幸运花瓣
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
我怔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放学后,我绕道去街心花园,从丁香树旁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噢,原来是四个花瓣哪!
可是,又一天,你忽然又告诉我: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的丁香。
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着。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最终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然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恶作剧,故意诳我吧?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正围在你身边,你手中举着一朵小小的丁香花。
你还特意举到我跟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诳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放学比较早,我径直奔向我小时侯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那里分布着樱花区、竹林区、梅林区,还有丁香区。
我走进丁香林,那里早已有不少赏花的人。我不是赏花,我是在找花。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有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
我不理会他,只管专心致志地寻找着。
一片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一朵一朵地划过:
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
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个瓣儿丁香。
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忽然,我发现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我回味着这几天为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而乐此不疲的心情,我又回味着由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的惊喜,这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快乐。这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1)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_______
(2)形容兴趣正浓,兴致很高的样子。________
【2】“许多人见我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一句中,“这赏花的姿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径直奔向我小时候常去游玩的那片园林”这句话中“径直”是什么意思?如果把“奔向”改为“走向”可不可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未能找到五瓣丁香,可谓“贪黑起早”,你能在文中找出体会这个词的两句话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后对“幸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幸运就是通过努力把希望变成现实。
B.幸运就是一种快乐的心灵感受。
C.幸运就是找到了五个花瓣的丁香花。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1】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2】语段说明的观点是( )
A.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B.地球慷慨地向人类提供有限的资源。
C.矿产资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
D.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将会枯竭。
【3】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夏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夏”有( )等特点。(多选)
A.夏天的色彩是碧绿的
B.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C.夏天的旋律是轻松的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说说理由。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的舰船。
______________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 )。
A.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C.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D.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4】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
【5】古代的诗人也描写了很多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一首?请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13、课外短文。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1】“舍”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è; 字义有:①舍弃 ②施舍③房屋 ④养家畜的圈 文中的“舍”应取读音( ),应取字义( )。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将信将疑( )肯定( )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地写一件你与父母或其他亲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不超过五十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儿子。
【1】“她”指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丈夫和儿子分别指谁?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老汉和小伙子什么关系?____________
【4】想象写话。
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什么呢?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么哭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海鸟 动物 海鸥 生物
(2) 尽情游赏 慕名而来 怅然而返 恋恋不舍
(3)一道红霞 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16、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把”字的句子和带“被” 字的句子。
例:他打碎了花瓶。
他把花瓶打碎了。花瓶被他打碎了。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人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人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人也懂得了感恩……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个自己?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为题习作。记得先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