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果树观瀑亭有一副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无须机织绣天成。联中“ ”对“ ”“ ”对“ ”非常工整。让人在赏景之余,还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运用之妙。请结合《黄果树瀑布》说说上联的意思。
2、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一位远征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3)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
(4)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
(5)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 )
4、日积月累:根据提示默写。
1.诗词里的“山”,有时与雨相随,有时与雪相伴。骤雨将至,乌云飘来,苏轼写道: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夏天的夜晚,雨丝飘洒山前,辛弃疾写道:______,______。望着风雪交加的大山,毛泽东“喜”从心生: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与“重阳”相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纲说:“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鲁迅先生则说:“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5、我的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朱 熹)
(3)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杜 牧)
(4)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曹 植)
(5)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苏 轼)
(6)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7)《回乡偶书》中以儿童天真的问询,写出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胜日”的意思是(_____)A.胜利的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
(2)“等闲”的意思是(_____)A.平常、轻易。B.等到闲时。
【3】诗句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我还可以积累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风。②南冠:指囚徒。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
A.边塞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
【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8、课外阅读。
自 嘲
鲁 迅
运交华盖①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②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④,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②泛:漂浮。③中流:河中。④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1】“运交华盖”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表现鲁迅先生革命立场的句子。
【3】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___)
(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的地方。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___)
(3)最后两句诗说明作者出于无奈,只好躲进自家的小楼,不再关心政治。(____)
(4)鲁迅自嘲就是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____)
(5)“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志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形象鲜明。(____)
9、可爱的地球
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电视上看到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合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在工厂浓烟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偶然吹过一阵清风,就会提醒我们,清洁的空气的确可以维持健康。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使我们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一向热烈赞成一天24小时的制度,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的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左右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大体而论,我相信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以后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
【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围绕观点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的: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_ 、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电视上看到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在文中还有一处也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请你把这句话抄下来。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写金星、火星的目的是:_________
【4】地球是如此可爱,作为地球的主人,你能为地球列几条保护措施吗?(最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环保“新兵”——玉米
塑料曾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耗费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它能做瓶子、盒子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英国的一家公司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除此外,“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一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目前,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呢!
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
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1】第1自然段中“杰出”一词加引号,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传统塑料的缺点和“玉米塑料”的优点,填写表格。
传统塑料的缺点 | “玉米塑料”的优点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下列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内容结构上来说,第4自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一条不错的“后路”,这里的“后路”指“玉米手机”为手机报废后如何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C.如果本文先谈“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再介绍“玉米塑料”的由来,这样会更加合理。
D.目前,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可以删除。
【4】短文的第5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介绍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主要表现在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6】“玉米塑料”除了短文中介绍的内容,还会运用在生活中的哪个领域?请你发挥想象,列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次□ 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 □革命烈士之墓□ 的墓前 □我便问老爷爷□ 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 他看了我一眼□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讲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簇,像一片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它摸摸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它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处加上标点符号。
【2】作者由杜鹃花产生了哪些联想?用“横线”画出来。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里用_____来比喻_______。
【4】文中不同的人借杜鹃花寄托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1)八路军伤员把杜鹃花当成__________
(2)老爷爷向革命烈士献上杜鹃花,表达__________
(3)作者喜爱杜鹃花是因为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今年7月上旬开始,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在我国蔓延,中央气象台陆续17天发布了高温预警信息。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从7月10日以来,截至7月29日,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中西部等地35℃以上高温日数已达10~18天。
(材料二)
今年夏天,全球变暖引发的高温天气的国家越来越多,极端的高温天气使世界多个地区受灾严重,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野火以1000年未见的速度燃烧;在美国加州,山火蔓延范围达到800平方千米,许多地区自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英国部分铁轨甚至被热变了形。德国柏林的10号高速公路更是直接热得炸裂,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高温影响还波及到一些水域,有的江河湖海水温比平时高5℃,打破了水生物的自然平衡。如波兰,因为水中有一种有毒的藻类在疯长,很多生物变异,数十个海滩被勒令关闭。就连我国大连也没有躲过“劫难”,海水温度比往年上涨10℃,大量海参直接被热死,整个养殖产业经济损失高达68.9亿元。更让人揪心的是,世界各地已有多人因为高温中暑,甚至失去生命。
最可怕的是湿球温度。在温度和温度组合后的温度——湿球温度。达到35℃的情况下,人类将无法在户外存活超过6个小时。根据建模推测,2070年到2100年,我国华北平原和东部沿海城市,比如上海、杭州、烟台、青岛和日照等地,湿球温度将超过35℃。如果放任全球气候变暖,那时的华北平原,将不再适合人们居住。
研究表明,巨大的碳排放量成为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私生活方面投入很大的力度。作为个人,哪怕是少 ,少 ,少 ,都将会是地球“退烧”的一剂良药。
【1】如(材料一)中的图所示,按高温日数排行榜由高向低,有着“火炉”之称的省会级城市武汉高温日数排名是第(______)。
【2】(材料二)中的第1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列举我国大连海水温度上涨的例子,这样表达是为了突出说明__________
【3】根据两则材料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 (______)
(2)极端的高温天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______)
(3)2018年高温日数量排行名称并列的省会城市是西安和南昌。 (______)
(4)在湿球温度达到35℃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在户外存活超过6个小时。 (_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和你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写写你的做法(至少写一处)。
13、课内阅读
少年闰土(节选)
①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②“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③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④闰土又对我说:
⑤“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⑥“管贼么?”
⑦“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⑧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⑨“他不咬人么?”
⑩“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⑪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⑫“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1】描写闰土的段落是:___________,描写“我”的段落是:___________。(只写段落号)
【2】用小标题分别概括闰土给“我”讲的四件新鲜事: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件事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了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突出了“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玛莎的成长
①小玛莎真想快快长大,不过怎样才能长大呢?她不知道。
②她试过好多办法——脚上穿上妈妈的便鞋啊,身上穿上妈妈宽大的长衣啊,头发梳得跟阿姨一样啊,脖子上套上一串珠子啊,手腕上戴一只表啊……
③一点儿用也没有,人家还是笑她,说她是个小不点儿。
④有一回,小玛莎忽然想扫扫地了。她把地扫得那么干净,妈妈看到很惊喜:“小玛莎,你好像长成大孩子了。”
⑤后来,小玛莎又洗盘子,洗碟子,洗净了还整整齐齐摆到柜子里。这么着,不仅妈妈,连爸爸也惊奇了。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当着大家的面说:“咱们还真没留意,小玛莎长大了,她不仅会扫地,还会洗盘子、洗碟子。”
⑥现在,大家都说小玛莎长大了,她也觉得自己长大了。虽然脚上穿的是自己的鞋子,身上穿的是自己的连衣裙,头发没有梳得像阿姨那样,脖子上没有套珠子,手腕上也没戴表,可她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看来,使玛莎长大的,并不是穿戴,而是她会劳动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__________)便鞋 (__________)头发 (__________)碟子 (__________)手表
【2】“咱们还真没留意”这句话中“留意”的意思是( )
A.留下来
B.留心,注意
C.留念
【3】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
【4】小玛莎真的长大了,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那水晶般的闪耀着欢乐光芒的蓝眼睛多么像清澈的泉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树环抱着村庄。(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写一个“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缩句)
2. 平生还走过这么野的路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1、习作。
六一儿童节演出,开学典礼,运动会……这些活动,你参加过吗?回想一下,以“记一次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清楚过程,注重场面描写,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写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③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