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周口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古诗词积累。

    诗中赏美景,看雨后西湖: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

    诗中忆往昔,见峥嵘岁月: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中寓哲理,品光景之新: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

    诗中怀故里,叹时光流逝: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 2、读拼音, 写词语。

    1. mǎ tí_____飞扬, 襟飘带舞, 他们像一条cǎi hónɡ _____向我们飞过来。

    2. 漂亮的姑娘们穿着彩色的yī shanɡ_____, wēi xiào _____着在绿色dì tǎn_____似的草原上跳起了舞。

  • 3、按要求填空。(12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2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话选自《         》,是丹麦作家      写的。他被称为“        ”。你还读过这位作家的童话作品有:                 。文中第一个幸福是 指:   ;  第二个幸福是指: 。 (3.5分)

    (3)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分)

    (4)啊!好一座   !果然   !那    ,那 ,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2分)

    5)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爱国诗,有于右任老先生写的 , 诗中写了诗人的嘱咐是 ;还学习了   朝龚自珍写的 ,诗句 写出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2.5

     

  • 4、例: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

    国庆期间,城市各大景点到处都是游人。野生动物园里____,珠江岸边________,胜利路上________

  • 5、妙言佳句坊。(读贝多芬的名言)

    (1)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1792年手记)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下列词语。

    山郭:_______________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不少于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 8、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

    红土高原一枝梅(摘选)

    作者:杨云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

    ①到民族中学工作,张桂梅要面对的大多数是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们来自大山,家庭贫困,存在文化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好等共性。张桂梅首先采取两条措施:一是整顿学生的生活、学习秩序,二是激励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都有了很大进步。

    ②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的衣服脏脏的,总是坐着发呆,学习成绩也不好,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少女的活泼与快乐。张桂梅与她促膝谈心。最后,小姑娘终于流着泪对她倾诉:“爸爸生病死了,妈妈一个人供我们兄弟姐妹生活,真不知今后怎么办!”张桂梅鼓励她要战胜困难,并翻箱倒柜找出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书费。小姑娘最后感动地说:“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③2003年,张桂梅还送走过一个特殊的班。这个班数学科曾经频繁更换教师,班风较差,有的学生转走了,有的学生回家不读书了,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教师们,都对这个班没有信心。临近中考时,学校安排张桂梅接这个班的语文和政治课,并担任班主任。张桂梅走上讲台时,孩子们欢呼了起来。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张桂梅知道,学生们对她充满了信心。

    ④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但玩游戏机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还是想跑出去玩。张桂梅就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行李搬进了,男孩子的宿舍,和32个男孩子住在了一起。

    ⑤早上6点,她叫孩子们起床做早操;晚上,她检查女生宿舍后又来到男生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查点人数,清点够了才躺下。这时,她就和男孩子们用轻松的语气聊聊白天的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说声:“睡觉!”一段时间下来,男孩子们说,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个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

    ⑥可是,只有张桂梅自己才知道,住在男生宿舍里的那几个月是怎样熬过来的。那个季节每天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一到下午,张桂梅就不敢喝水,怕自己晚上起夜时有学生溜出去泡网吧。男孩们粗重的新声、梦话声和脚臭味常常使她睡不好觉。但第二天,她依然比学生起得早,和学生一起跑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她的辛劳没有白费,中考时,22名学生考到500分以上,这么好的成绩没有人敢想象。

    ⑦因为营养跟不上,山里的孩子经常生病。张桂梅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改善生活。她告诉学生:“你们这个时候正在长身体,想吃什么就告诉我。”每次学生们都吃得很开心,直到有一天,学生们吃完饭,张桂梅去付账,有学生发现,张老师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他们知道;张老师每顿饭仅舍得吃一份小菜。

    ⑧一名女生考上了高中,但想到自己一贫如洗的家,就没有了继续上学的勇气,一年后辍学打工。张桂梅知道后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最终找到她。看着张桂梅瘦弱无力的样子,这名女生抱着她哭了。张桂梅让她回校复读,此时离中考仅有3个月时间,重拾丢弃两年多的课本,女孩心里没有一点底。张桂梅让她住在自己的宿舍里,安心学习。

    ⑨在张桂梅的鼓励、帮助下,这名女生最终考取了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华坪县偏远的通达乡中学任教。她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就是因为张桂梅。她要做一名像张桂梅一样的教师。

    ⑩“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没有任何其他条件。”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补偿。在她看来,她得到的比世上任何人都多。有一天,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上课,发现教室讲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同学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许多教过的学生也来祝贺的生日,并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

    张桂梅的心醉了。这是一份爱的回报!

    【1】短文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用“ ”画出关键句。”

    【2】为了表达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三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_个事例是具体写。

    【3】讲张老师2003年的故事。

    我关注短文第______自然段,用______的方法,借助事件图讲故事:(走上讲台,孩子们欢呼____________

    【4】联系上文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材料一】阅读点亮一座城市。北京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北京离不开阅读。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的《2018—2019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中显示:

    ——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73%

    ——北京市纸质阅读率为8102%

    ——北京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1097

    【材料二】北京市居民首选的三个阅读目的

                                            

    丰富知识                           满足兴趣和爱好                           工作或学习需要

    【材料三】北京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6509分钟,高于全国平均值462分钟。纸质阅读日均时长为2107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为4402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约是纸质阅读日均时长的2倍。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日均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反映了“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数字阅读日均时长较多,反映了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阅读内容,通过手机端的便捷快速传播。

    【1】北京市居民首选的阅读目的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

    【2】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全国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是46.2分钟。( )

    ②报告指出北京市居民平均阅读20本以上纸质书籍。( )

    ③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北京市居民选择阅读纸质书籍。( )

    ④很多年以来,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都是92.73%。( )

    【3】【材料三】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北京阅读季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阅读吗?介绍两种你认为有效的阅读方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拓展运用

    有人送我一枝草

    三毛

    1971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不知是到美国后的第几天了,我去找工作回来,慢慢地往住的地方走。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钱,留下来是个大问题,又找不着事情做,心里很茫然。穿过学校时,我低着头,走得很慢很慢。

    远远的草地上,那里半躺着一个陌生的青年,好像十分注意地看着我。我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但是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又蹲下去从草地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然后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走得很大,轻轻地吹着口哨,看起来很愉快的样子。

    由于不认识他,我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是一枝碧绿的青草,他正向着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样珍宝一样递给我。

    我接住那枝小草,惊讶地望着,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说完拍拍我的脸,摸摸我的头发,送过来一丝温柔的微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潇洒地走了。

    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虽然连它的名字都不知道;那位青年的脸在记忆中虽然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却没有办法让我忘记。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青年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乐观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轻的赞美,一个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那些似曾相识的人,那些在生活中擦肩而过的人。

    【1】请为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āo zháo   zhe zhuó

    着落 (   )  躺着(   )  着凉(   )  着装(   )

    【2】第(2)段中从”_______的步态、_________的形态、_________的心态三个方面,把一个旅居海外的学子因生活无着落而情绪低落的情况表现得极为细腻.

    【3】第(12)段写道: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这个礼物________,

    使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4)段中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联系下文回答这句话的含义.

     

  • 12、我会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你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出卖罢了。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谁)

    2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字词。  

    素:__________________ 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主要抓住了人物的   描写,从少年闰土向讲述 的事,说明他是一个 农村少年

    4中有两处运用了破折号,它的作用是(   )。

    A. 意思转折   B. 补充说明   C. 意思递进

    5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这许多新鲜事在课文中具体指闰土向讲述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三只兔子不可追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附近。我们姐弟三人,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我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我们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我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火化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在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对父亲的乖张行为,我们大惑不解。 

    后来,父亲给我们讲了一个楚王打猎的故事。在狩猎的现场,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于是他把箭头对准了山羊。正在此时,右边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重新掉转箭头对准 了梅花鹿。忽然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楚王最终选择了苍鹰,待要瞄准时,苍鹰已迅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远遁而去。待到楚王回头来找其他的猎物时,前面的目标早已无迹可寻。楚王拿着箭比画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 

    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自此姐弟三人心无旁骛,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儿时代,教室之外嬉戏玩耍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废的一生;青年时代,校园之外名利富贵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荣的一生;中年时代,社会上灯红酒绿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堕落的一生。

    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从而偏离了前进的方向,记着自己是赶路,唯一要干的是:看脚下,看前方。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和念头。_______

    (2)什么都没得到。_______ 

    (3)事物太多或太复杂,眼睛看不过来了。_______

    2题目中三只兔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为什么会有掀翻鱼虾盆和烧柴火的行为?(  

    A. 父亲脾气不好。

    B. 父亲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不要贪图玩乐。

    C. 父亲不想让我们与其他山村的孩子们玩。

    4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一句中父亲前面说的话是指哪句话?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5将军路上不追兔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扬州个园

    ①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②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③“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④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循廊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⑤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第③段中“春”“夏”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强调 D.表示否定

    2第一段中写到的“东坡”是指宋代诗人_____(人名),请再写出一句他的诗句_____

    3第二段“即个园春景”中的“此”具体指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介绍个园时,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语,可见作者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

    5个园中的“冬山”具体是什么作者没有直接点出,请问它是指什么景物?(请摘引原文中的语句帮助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此文,你觉得扬州的个园之所以取名为“个园”的缘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练习。

    1.大家都被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2.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教室里一片欢腾。(改为比喻句)

    3.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执著地研究着。   (改为夸张句)

    4.杨利伟自豪地说:“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改为转述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爸爸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回家吃饭了,你妈妈做饭,你来帮忙。”放学后,我应该这么跟妈妈说:_________

  • 19、王老师说:“明天早上八点半请准时到科技馆门口,我会在那儿等你们。”(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那里常有被工人遗弃的装钉子的麻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尽量吧 店主微笑着说 保留一段时间——估计没问题 (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他虔诚地把两枚硬币放在里面。(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本对工人说: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参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