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写合适内容。(12分)
女主角以 的步子走出场,观众像 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 。演唱时,歌词像 似的从她的 中,从她的 中,从她的 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 , ,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观众像 一样,整个剧场忽然变得 。
2、请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古时候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等。
(2)现在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3)现当代信息技术传播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
3、听写。(4%)
好客 乐趣 渲染 哗笑
纵横 羞涩 簇拥 荡漾
4、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回乡偶书》中,_______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流露出诗人离家之久,重回故乡的淡淡伤感;诗中表现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回答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阅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桥》一文中,“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运用______描写营造出危急的形势,衬托出老汉__________的形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______感受人物形象。
5、“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还知道蕴含这个道理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本词上片写了山村的__________(时间),我们听到了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下片我们看到星星、__________、茅店、__________等景物,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的情感。
4.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 , ”极为相似。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词中哪两句描写了六盘山秋天的自然景象?用“ ”画出。
【2】本词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点”指六盘山的天、山,“面”指________。
【3】展开合理想象,把下列词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
【4】本词和《七律・长征》都写到了山,但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写法上,《七律・长征》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为代表,写的是群山的形象;《清平乐・六盘山》写的是__________这一座山,这是长征途中的一个界碑。情感上,《清平乐・六盘山》表现的是一种__________的感情;《七律・长征》表现的是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______。
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有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
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做了趣味排行。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居“最舍得给妈花钱”省份前三。
材料四: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对父母说什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皮鞋匠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是__________,想象到的事物是___________。
【4】选文中,第②③句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5】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此包装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找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远远超过商品自身重量。
材料二:
据快递业“十三五”发展指标,2020年我国的快递量将达到700亿件,人均快件从2000年的0.01件增长到2020年的约50件。随着快递件数迅猛增长,也产生了大量的快递包装废弃物。我国各地快递包装存在过度包装、成本偏高、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材料消耗量从2000年的2.06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941.23万吨。若不实施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依照当前快递的发展趋势,2025年我国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将达到4127.05万吨,带来巨大的资源负担和环境压力。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快递包装在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年底,电子运单普及率达80%,全年节约传统纸质快递运单210亿张;通过推广可循环编织袋,节约中转编织袋4亿个。某物流在减少包装耗材使用方面,推出了更窄的“瘦身胶带”,大大减少了胶带的使用量。除了耗材减量,构建回收体系,也是推进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该物流陆续在北上广杭等十几个城市投入可循环使用20次以上的“青流箱”,单次使用成本相比普通纸箱可节省30%以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包装”。
【1】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的________说明方法讲述了快递包装面临的问题,其中“不敢怠慢”的原因是________;
材料二主要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意识到________。
【2】面对网购,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________; “忧”的是________。针对包装存在的“过度包装、成本偏高、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近年中国快递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小华想给上海的表弟快递一些图书,他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要求快递公司只提供电子运单,不要纸质运单。
B.建议快递公司使用“青流箱”包装图书。
C.以防万一,小华要求快递公司使用宽大的专用包装带进行包装。
D.小华打电话给表弟,希望他收到图书后将包装箱送到回收处。.
【4】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并实现循环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两条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清新——( ) 晴朗——( )
【2】文段主要描写了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3】请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一个写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抒情的句子,并写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13、阅读大舞台。
还地球一片绿色
打开电视机你或许会看到这样一则广告:“爷爷,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生存的地球。”“地球怎么是绿的?”“是呀,不过那已经是以前的地球了。我们现在的地球已经变了……”
看了这样一则广告,你又会想到些什么?你可曾记得1998年的那次特大洪灾?多少人因此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当暴风骤雨过后,我们就不能思索一下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吗?虽说是天灾,但造成天灾的却是人类。由于人们大量砍伐树木,河边的树木被砍掉以后,树根扒不住泥土,经过雨水的冲刷,泥土便一点一点沉到水底,越淤越高,于是水位上涨,日积月累,便暴发了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居民小区,花坛内“爱护绿色,人人有责”的护绿牌比比皆是。但是花坛中的树木却像一群“残兵败将”,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耷拉着脑袋”,有的“满身花纹”……人为的破坏,使我们的地球变了,变“灰”了,变“老”了……
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为了保护我们这个共有的家,我提议:“人人动手,参与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绿色!
1.造成那次特大洪灾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一段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①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根据课文,将上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边读句子边体会乐曲旋律的变化,按照旋律的变化顺序填一填。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悠扬舒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与选文中皮鞋匠“看到”的景象最吻合的一项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唯见江心秋月白
15、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21、快乐习作。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动物或是自然现象,然后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