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________)
2.心神极为不安。(________)
3.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________)
4.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__)
2、填空。
(1)用数笔画查字法“凸”字应查(____)画。
(2)“恭”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3)“钮”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
3、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星星 一(______)航天员 一(______)白云
一(______)轮船 一(______)岩石 一(______)森林
4、听录音(只读一遍)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__________)
【2】鸵鸟会飞翔。(__________)
【3】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9米远。(__________)
【4】鸵鸟跑得比火车还快。(__________)
5、根据下列要求用“野”字组词。
1.表示郊外,村外:( )
2.表示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相对:( )
3.表示不讲情理,没有礼貌:( )
4.表示巨大而非分的欲望:( )
5.表示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 )
6、课内阅读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
【2】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_______________图。
【3】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江南春 惠崇春江晚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 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1】将文中古诗补充完整,注意书写规范,笔迹工整。
【2】《江南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________。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3】《江南春》的前两句中,诗人抓住莺啼、_______、________、依山傍水的村庄、_______等独具江南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表现出江南春景的____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中,诗人借竹子、________、________鸭子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的特有风光。
【4】下列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南春》后两句写出了江南楼台掩映、春雨迷蒙的特点。
B.《惠崇春江晚景》的后两句,诗人借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以及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了“春”字,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
C.“南朝四百八十寺”和“竹外桃花三两枝”中的数字都是具体真实的,前者突出了寺庙之多,后者突出了桃花之少。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这是他写在____家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和“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______的情趣。
9、课文片段阅读。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蒙古 méng ( )mēng( ) měng( ) 好客hǎo( ) hào( )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亲热——(__________) 大方——(__________)
【3】如果将选文的内容当成一幅画,可以给它拟个名字:____________图。
【4】选文提到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风俗习惯。
【5】场面描写既要有对整体场面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场面的具体描写,即点面结合。请根据你的理解,用“____”画出“点”的描写,用“~~~”画出“面”的描写。(各画一处)
【6】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蒙古族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文天祥》选段,回答问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脍炙(kuàizhì)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那炽(chì)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
通过阅读说说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①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画“横线①”的句子中,“困难”指的是________,“嘲笑”指的是________,“毅然”一词表现出了詹天佑________。
【3】从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用“横线②”画出相关语句。
12、开心阅读园。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枝,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3、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A.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________的作用。“无端”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如果让你来表达这句话,你会这样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产生有毒物质,威胁人民健康。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的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度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材料二:
分类 | 主要垃圾 |
可回收垃圾 | 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 |
厨余垃圾 | 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 |
有害垃圾 | 废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 |
其他垃圾 | 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
材料三:
补充:黄色,代表医疗废物专用垃圾桶,一般只用于医院、卫生站等医疗场所。 |
材料四:
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才能实现。
【1】把多个选项依次填在括号里。
①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是( )。
A.可回收垃圾 B.生活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E.厨余垃圾
②可回收垃圾经过再加工、整理,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再利用,主要包括:( )。
A.电子废弃物类 B.塑料类 C.金属类 D.玻璃类 E.纸类
③为完成上面两题的选项,需要重点阅读的是(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2】填空。
①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 )环节。
②如果你去倒垃圾,会把坏灯管投放进( )色垃圾桶,把装着瓜果皮核和剩菜的袋子投进( )色垃圾桶。
③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的垃圾数量可达( )%以上。而“1顿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最能表明垃圾分类可以( )的优点。
【3】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才能实现。“门前雪”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简洁的语言逐条概括材料的几方面内容,还需要做哪些补充?
①垃圾的危害及垃圾分类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
④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各司其职。
【5】依据你居住小区目前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请向居民们提出一句话的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①地球是无私的,他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女孩被奶奶抱起来,搂在怀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进行扩句。
(1)他托父亲给我鸟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扫出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
4.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会了。(改为反问句)
5.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有这绿树。(加恰当的关联词)
6.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被”字句)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根据例句的提示,补写句子,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例: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此时,路旁的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顽强拼搏,以3:2逆转韩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冠军!_______________
(4)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11分)
(1)①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②这两句子都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请把上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4)用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温和(表示气候):
温和(表示态度):
21、习作芳草地。
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从“贴心”“感激”“欣赏”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
要求:①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