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沧州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请你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

    ( )( )               ( )( )               ( )( )

    ( )( )               ( )( )               ( )( )

  • 2、请按照课文内容,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改也。

    仿照填入的句子,试着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读句子,用“宣”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不重复)

    1.老师__________今天的考试取消,全班同学都乐开了花。

    2.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3.这庄严的__________,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 4、根据要求填空。

    它是一个四字成语,出自《资治通鉴》。意为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借以形容力量强盛,

    声势浩大。这个成语是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

  • 5、触摸自然

    “稻花香里说丰年 ,________。”是月夜的恬静自然与优美如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是黄河的九曲姿态与磅礴气势。(《浪淘沙(其一)》)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 7、课内阅读。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谗言:毁谤的话。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漉:水慢慢地渗下。

    1诗中阐述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的诗句是(  )

    A.莫言迁客似沙沉 B.千淘万漉虽辛苦

    C.莫道谗言如浪深 D.吹尽狂沙始到金

    2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浪淘沙》对诗人思想感情赏析正确的是(  )

    A.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仙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B.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

    C.表达了诗人不衰的斗志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整本书阅读。

    这时候,从远远的大路上,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这人的脸,被太阳晒成酱红色。眉棱、颧骨、下巴,整个脸的轮廓分明,而且显得坚毅。他的两眼黑得发亮,锋利的目光,仿佛要把什么刺穿似的,眺望着旷野和面前的芦花村。半旧的蘑菇式圆顶草帽,压着他粗硬的头发。免得风把帽子吹掉,帽带系在他长了黑胡子楂儿的下巴上。他的青布夹袄大敞着怀,露出腰间鲜红的牛皮子弹袋。右边插着一把长苗三眼金鸡盒子枪。左边挎着一个枪牌橹子,两个甜瓜形手榴弹。迎面的晨风,把他两边的衣襟吹到后面,像鸟儿张起的翅膀。这正是游击队长  

      在大路上紧蹬着车子。见芦花村头上,有挑水的,有牵着牲口往河边走的,有下地干活的。他向下地的人打听,说村里没事儿,就放心地过了还乡河上的桥。穿过一片矮树棵子,绕过池塘,眼前就是打谷场了。

      看见从后门口走出一个拿木杈的男子。他一边蹬着车子,一边眯缝起眼睛,仔细地辨认这个人,心里说:“这是谁?怎么不认识?”等他看出这不是个庄稼人的时候,已经晚了,来不及了。特务丢下木杈,掏出手枪,向前迈了一步,挡住车子,叫声:“别动!”

    两手扶着车把手,眼看手枪在腰里不能拿,干着急。

    这时候从院里跑出四五个特务,搜查 的全身,幸亏所有的文件都在政委手里。 眼看着满蓝的三眼金鸡,满蓝的马牌撸子,装得满满的牛皮子弹袋,都被特务拿去了。

    1这个片段节选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空白处人物是(  )

    A.通讯员魏屯星 B.武装班长申俊福 C.游击队长杜绍英

    3这个片段中的故事情节写的是____________

    4文中被捕的人物是怎么脱险的(  )

    A.李四喜偷偷把他放走了。

    B.在政委和通讯员的帮助下,利用岔道,成功脱险。

    C.雨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把他救出来的。

  • 10、阅读下面文章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决心不再想狼和狐狸的事。真是怪,他越是决心不想狼和狐狸的模样,越是清清楚楚地在他脑子里显现出来。而且不知什么缘故,总觉着有一只狼,在屁股后面跟着他,拖着长长的大扫帚尾巴,瞪着两只红红的小眼晴,伸着鼻子,闻他的屁股。他不时地转动着脑袋,左右回头往后看,可是什么也没有。真是俗话说的,越胆小就越害怕。

    他走着走着,脑子里又出现了狐狸的身影。他忽然觉得在屁股后跟着他的不是狼,而是一只狐貍了。他似乎感觉到,狐狸毛茸茸的嘴巴已经触到他的脸了。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不由地用手摸摸脸。

    1选段作者是__________。选段描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

    2关于文中主人公的故事还有很多,下列故事和他无关的是(  )

    A.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B.在还乡河里游泳被妈妈打

    C.撒尿浇灭了导火索 D.被敌人抓住,咬了警备队长一口

  • 11、阅读《微塑料》,完成习题。

    ①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工业需要,直接生产出微小尺寸的塑料颗粒,如具有磨砂功能的化妆品、牙膏;二是塑料垃圾经历风吹雨打和化学、生物的降解,使尺寸较大的塑料碎裂成尺寸较小的碎屑。

    ②微塑料已经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一项研究显示,所调研的农产品如胡萝卜、生菜、苹果和梨等,其中都含有微塑料。莴苣和小麦作物的根部裂缝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后传播到其可食用的部分。这意味着,通过食物链,微塑料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有食物中。

    ③除了食物,饮用水中也含有微塑料。在从五大洲14个国家的159个水龙头里取出的自来水样本中,能在显微镜下发现塑料纤维的占83%。

    ④微塑料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有研究表明,吸入或摄入微塑料可能改变人体肺部和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结构,从而破坏免疫系统,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危害。

    ⑤防治塑料污染,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此外,购买个人护理用品时要注意查看成分表,尽量不选择带塑料磨砂成分的。

    【1】根据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微塑料是指由于工业需要,所生产出的具有磨砂功能且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 )

    (2)通过食物链,微塑料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有食物之中,摄入微塑料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

    【2】如果将下面这段材料补充到文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经过反复过滤的瓶装饮用水中也含有微塑料,只是比自来水中的含量要低。

    A.第①自然段后

    B.第②自然段后

    C.第③自然段后

    D.第④自然段后

    【3】为什么说微塑料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节选)

    黄河上游,植被较好,河水清冽。这段黄河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及至中游,途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变为深黄,黄河因此而得名。黄河在这一段穿越于群山和高原之间,形成许多奇异景观。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飞流直下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从壶口往下65千米是险峻的龙门,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凿,鬼斧神工,令人惊叹。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

    滔滔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进入下游,随着地势变得平坦,流速渐缓。泥沙慢慢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随之加高,致使有些河段成了高于地面的“悬河”。到快入海时,黄河已显得步履沉重,只能缓缓向前。黄河沉积的泥沙,填海造地,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受潮水的顶托,还有一部分泥沙回淤在入海口,形成了坚硬的河岗。为了越过这道屏障,黄河又突然抖起精神,宛如一条蛟龙,腾跃而起,轰鸣着扑向大海。至此,滚滚黄河完成了曲折壮丽的漫长行程。

    奔腾不息的黄河已流淌150万年。远古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被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1】黄河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__________

    【2】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

    【4】文章为了说明问题,采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例如:__________

    【5】新颖点为了使黄河重新变得清澈,不再泛滥成灾,请你根据黄河变黄及成为“悬河”的原因,向环保部门提一些治理黄河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2%

    雨中一幕

    我下了电车,这才发现两点正从天上大滴大滴地砸下来。远处有一个自由市场卖菜的棚子,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

    小小的菜棚子下面已经挤了六七个人,大家眼巴巴地盼着雨能小一点。

    这时,从雨中走来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上身湿透了,一双布鞋上全是泥水,湿头发贴在脸上。

    她伸出一只手,整了整孩子的衣服。这时我才发现,那孩子身上裹着一件大雨衣。雨衣上的水流到了母亲的身上。

    她看了看孩子的干衣服,便舒了一口气,换了换手,抬头看了看下着的大雨。一阵风吹来,年轻的母亲打了一个寒颤,她下意识地抱紧了孩子。这时,她发现孩子的小身子抖了一下,便慌忙把雨衣裹得更紧了。她又望了望外面的大雨,犹豫了一下,便毅然地走入雨中,踏上了泥泞的路……

    那位年轻的母亲的瘦小的身影慢慢地在雨雾中消失了,然而,那身影在我的脑海中却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清晰了。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

    近义词:眼巴巴  ) 清晰(  )

    反义词:犹豫  )   高大(     )

    二、短文写了一件什么?3%

     

     

    三、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

     

     

    四、根据短文的内容,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2%

     

     

  • 14、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A.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B.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

    【2】通过选段A中对桑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

    【3】选段B抓住了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渔夫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4】读选段B中画线的句子,试着写写渔夫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难道这篇课文描绘的不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吗?

     

    (2)这篇课文运用的怎能不是对比的写法呢?

     

     

  • 16、用上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形象。

    八千多个日子转眼就过去了。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 1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有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会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想。下面的词语会让你想到哪些故事呢?请选择一个词语作为中心,将事情写下来。

    快乐   泪水    变化   难忘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条理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不写错别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