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别写出赞美长江、黄河、泰山的诗句。
(1)长江: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_____________
(3)泰山:_________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3、看拼音写词语。
父亲从chōu ti ( )里取出手枪,走了出去,面对mó guǐ( )似的宪兵和侦探,他保持着那惯有的yán jùn ( )态度,稳如tài shān ( )。在狱中受尽各种酷xíng ( ),最终还是xī( )牲了。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喜出(______)外 心(______)气(______) 五(______)四海 翻(______)倒(______)
不时之(______) 独出(______) 焉知非(______) (______)之众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__________)
(2)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__________)
(3)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一天,我心爱的钢笔不见了,在家里_________地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心里十分着急和郁闷,爸爸安慰我说:“塞翁失马,__________,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听了爸爸的话立刻变得__________。
5、综合学习
(1)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下图为此届冬奥会的会徽,会徽名为”________”。观察可知,冬奥会会徽是以汉字_______为灵感设计。请写出两个成语表达你对冬奥会的热切期盼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因此以二十四节气串起了开幕式的倒计时,每一节气都配合一句经典诗词,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如:“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24节气之_________。除此之外,请你再写一句冬奥会开幕式上出现的诗词及对应的节气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仔细观察右图,谈一谈会徽设计的亮点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中描写了静的景物:明月、_______、_______,也描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衬托出夏夜的安静,表达出词人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波浪线标出一句对偶句。
【4】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表现了恬静的气氛。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8、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解释:章:______________ 零: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大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句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情感。
9、课内阅读。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qì)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资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苦干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1.在文中找出三个“名”的词语,再根据意思选填到相应的括号里。
名声( ) 美好的名声( ) 名气和钱财( )
2.在文中找出最能说明她不重“名”的句子画上“~~~~~~”;不重“利”的句子画“——”。
3.回顾课文内容,根据句意选择加横线的三个词语填在括号里。这是她用全部青春、信念、生命换来的荣誉。
(1)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 )
(2)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 ( )
(3)社会对女性歧视,更加重了她……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
10、说明文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第一自然段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不但……还……
B.……不是……而是……
【2】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本来”的意思是____;“不能再生”的原因是:____。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句话在文段中起____的作用。这一段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4】读画“____”的句子,请你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是一种善良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又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xíng háng)都会有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到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gěi yǔ jǐ yǔ),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结合短文,填在题目横线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 诚信 B. 宽容 C. 欣赏
【3】“邂逅”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偶然遇见 B. 约定 C. 会面
【4】短文通过_____的故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
【5】你怎样看待“欣赏”与“被欣赏”?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日用瓷中,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青花梧桐餐具上有精心描绘的山 水 路 桥 楼台 亭阁 树木 庭院 小鸟和人物等 一应俱全 恰似一幅壮观的山水画 不论是在宴会席上 还是在家庭餐桌上 摆上它就会给饭菜增添色彩 青花玲珑餐具更加惹人喜爱, 它四周是由米粒形状的圆形孔眼构成的 ,它明净剔透,细致精巧,有着明细优雅的艺术特色,呈现出玉一般的质地美。
(1)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先总后分 C、先分后总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在这段话中作者详细的介绍了( )和( )这两种瓷器。
(4)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5)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并仿照这段话的写法,描述一件物品,展示它的特点。
13、课内阅读。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黑魆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这则消息,结合课文《安塞腰鼓》完成练习。
2015年10月27日上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抵达陕西延安.他不仅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情况,还欣赏了安塞腰鼓。
【1】填空。
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眼前的演员们“胳膊、腿、全身,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________,________。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使你惊异于______的躯体,________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照《安塞腰鼓》一文给下面的语句排序。(填序号)
①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②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③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④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安塞腰鼓》中的一句话赞美安塞腰鼓,你最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