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近水知鱼性,________。
(3)________,万物生光辉。
(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5)《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一句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2、查字典填空
(1)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汉字。
浏 狭 茁 磁 惟 揪 矣 妥
(2)“厦、逆、斩、廊”中与其他字结构不同的字是 ,它是 结构,其他的是 结构。
(3“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3、填空。
“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在查音节(_________)。“鼎”字共(_________)画,第六画名称是(_________)。“鼎”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三方并立;③大;④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的解释写在词语后面的括号里。
钟鸣鼎食(______) 鼎鼎大名(_______) 三足鼎立(_______) 鼎盛(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______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____________,同情和关怀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_________之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永远的歌声》表达了________之情;《秋天的怀念》表现了________;《“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父母不同的________中感悟到他们对子女的爱;《花边饺子里的爱》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________之情;《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表达了鲁本对________诚挚的爱。这一个个爱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________的,使人终生难忘;爱是________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
6、快乐阅读。
游子咏(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
(1)临行密密缝________ A.出门 B.可以 C.行动
(2)意恐迟迟归________ A.意思 B.心中 C.心意
(3)报得三春晖________ A.光辉 B.月亮 C.照耀
【3】这首诗把母爱比作__________,把自己比作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之情。
【4】诗中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厚爱。
7、在古诗中遇见梅花别样的美。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 ,
更著风和雨。 。
卜算子·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
【1】将两首同调同题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2】古人自古爱梅花,革命伟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成就了与宋代词人陆游不同的梅花,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
A. 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感情基调在“愁”字上,毛泽东感情基调在“笑”字上。( )
B. 词中的梅花处境不同,一个在意外断桥边,一个在悬崖峭壁之上。( )
C. 词中的梅花的形象不同,一个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一个是凌寒独放,俏丽多姿的形象。( )
D. 作者的词情感基调不同,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
【3】毛泽东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比较两首咏梅的杰作,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诗句,体会美丽的江南春景。
,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由此我们不禁想到了另一首描写江南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
②此诗运用了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
③有人认为把诗句中的“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因为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 )
【4】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前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图说塑料”,读图后完成题目。
【1】仔细阅读,下面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可多选)
A.现代生活塑料无处不在,每年全球塑料袋的消耗数量达到五千亿个。
B.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限塑令”,大大减少了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现在绝大部分塑料制品都不是一次性的,大多是在循环使用。
C.人类垃圾大量流入大海,形成了“海洋垃圾带”,其中一次性塑料占了50%。
D.塑料的生产逐年增加,据统计,21世纪某一年生产的总量超过了20世纪的总和。
【2】图中的文字信息运用的常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梳理图中的信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就“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问题”向沂河小区的居民发出倡议。以小区居委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提出好建议。
______________
10、阅读《追“屁”》。
追“屁”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我认为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就是汽油味,比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气味要美妙得多。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于是跟大人走在马路上,我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去,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
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你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后来我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终于想出办法来。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
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天哪,这难道就是我曾迷恋过的汽油味儿!等我趴在地上缓过一口气来时,只见好几个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好像在看一个逗人发乐的小丑。原来,猛烈喷出的油气把我的脸熏得一片乌黑,我的模样狼狈而又滑稽……
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并且逐渐懂得,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以后,便会变得荒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选自赵丽宏《追“屁”》)
【1】文中让“我”感到妙不可言的是( )
A.闻汽车排出的废气
B.闻花露水气味
C.追赶汽车
D.闻摩托车
【2】为了让自己闻汽油味闻得过瘾,“我”想出的办法是( )
A.在马路上用鼻子使劲吸
B.凑近摩托车排气管闻
C.追赶汽车放出来的尾气
D.和哥哥在弄堂口等着
【3】“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感受到汽油味的难闻
B.汽油味让自己很难受
C.自己模样狼狈又滑稽
D.受到父母亲的批评
【4】文中“我”经历的心情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
A.讨厌—喜爱—渴望—期待—痛苦
B.渴望—喜爱—期待—痛苦—讨厌
C.喜爱—渴望—期待—痛苦—讨厌
D.喜爱—渴望—期待—讨厌—痛苦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追‘屁’”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等我趴在地上缓过一口气来时,只见好几个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好像在看一个逗人发乐的小丑”。想象围观的人对“我”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追“屁”这件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大雪天蒸馒头
大雪苍茫地落了下来!
很快,天地同装,鸟雀敛足。
在这样的天气里,早些年,母亲没有事情做,一般会把酵母拿出来,用温水化开,和一个面团,放在陶盆里,然后把陶盆往地锅的温水里一坐,盖上锅盖,到堂屋给我和妹妹做鞋。一双鞋帮子做得差不多,再次回到厨房,掀开锅盖,面已经满满当当地发了一盆。
这时候,母亲把面盆端出来,案板打扫干净,撒上一些面粉在案板上,乡下人称这些撒下来的面粉为“面步”,意思是待会儿面团在案板上和面,似在走路。
和面是个体力活,在乡间干惯了农活的母亲,和面对于她来说,丝毫不在话下。只看一团面在母亲的手掌之间上下左右翻腾,不时撒一些面粉上去,继续盘揉,约摸半小时左右,面就盘好了。
盘好的面或被刀切成枕头状,或团成蒸馍,形状不一,做出来的馒头也不一样。馒头塑型完毕,通常一锅水也烧至沸腾,把箅(bì)子和纱布铺好,馒头一个个码在上面,像一片白色的营阵,盖上锅盖,继续加火。灶釜里吐出来的蒸汽越发变香,如此,蒸上半小时左右,焖上三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掀开锅盖的瞬间,那叫一个喜人。
白胖胖的馒头好不富态,像雍容的唐朝美人,在锅灶上盈盈冒着体香,撩人味蕾。
窗外大雪茫茫,锅灶上馒头雪白,这世界,一片大同气象。
想起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所描摹的句子:“偶食新明府馒头,白细如雪,面有银光,以为是北面之故。龙云不然,面不分南北,只要罗得极细,罗筛至五次,则自然白细,不必北面也。惟做酵最难,请其庖人来教,学之卒不能松散。”
一句“白细如雪,面有银光”,这哪里是在写馒头,分明是在写美人。馒头的美,是名副其实的“秀色可餐”,况且,在大雪天气里,刚出锅的馒头是最好的“暖宝宝”,放在手里,不时地左右手互换,吸溜着热气,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发酵后的成熟面团,在唇齿之间舞得可带劲儿了!
大雪天吃馒头,若是三五岁的孩童,样子有趣,馒头飘香,简直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词语。
(1)天地同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作者介绍母亲蒸馒头,大致经过了哪些步骤?填写在下面。
发面——_____——_____——入锅蒸焖——_____
【3】“白胖胖的馒头好不富态,像雍容的唐朝美人,在锅灶上盈盈冒着体香,撩人味蕾。”这句话从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描写馒头,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心情。
【4】根据本文的内容,判断下面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短文赞颂了母亲的勤劳和灵巧, 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____
(2)短文通过回忆大雪天蒸馒头的往事,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____
(3)在作者眼里,大雪天刚蒸的馒头不仅美、香,而且是最好的“暖宝宝”。____
(4)“这世界,一片大同气象。”说的是大雪和馒头颜色相同。____
【5】《大雪天蒸馒头》这篇短文勾起了你哪些美好的回忆?选取一个画面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来,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1】文章第③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多选)
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 D.打比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蜂鸟飞翔时的振幅是20厘米,速度是50米/秒。
B.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C.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D.神秘的运动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
【3】如果想知道神秘的运动常数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那么应该选择哪几段进行重点阅读?( )
A.第①②段 B.第③④段 C.第⑤段 D.第⑥段
【4】文中所说的“神秘的运动常数”指什么?请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穷人》片断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手苍白僵硬,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胖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寒冷”,请指出这句环境描写能说明什么。
(2)请画出文中对西蒙和两个孩子的肖像描写语句,并指出作者写这两处肖像意在说明什么。
(3)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她的心里也有些矛盾,这矛盾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4)桑娜让西蒙的孩子同她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这说明什么?
(5)桑娜的高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你知道的事件谈一谈,好吗?(80字以内)
1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袁绍叹息着说:“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这里。如果他们中有一人在这里,还会怕什么华雄吗?”袁绍话未说完,只听台下有一人大声说:“我愿前去将华雄的头斩下来,献到帐前。”众人一看,只见这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洪钟,站在帐前。袁绍问:“他是什么人哪?”公孙瓒回答:“他是刘玄德的兄弟关羽。”袁绍又问:“他现在担任什么职位?”公孙瓒说:“他跟随着刘备做马弓手。”一听他只是个小小的马弓手,袁术朝关羽大喝道:“你欺诸侯中没有将才么?一个马弓手,竟敢这样乱讲大话,给我拉出去!”曹操急急地制止袁术,说:“公路不要发怒,这个人既然敢说出大话,必然有勇略。且让他出去试试,如果他杀不了华雄,我们再责罚他也不迟。”袁绍也说:“派一个弓手出战,必会被华雄耻笑。”曹操说:“这个人仪表堂堂,华雄怎么会知道他是个弓手呢?”关公在一旁发怒道:“如果我不能胜了华雄,可以割下我的头!”曹操让人倒杯热酒,给关公喝了上马。关公道:“酒可以暂时搁在这里,我去去就回。”说罢提刀出帐,飞身上马。不一会儿,众诸侯听到关外鼓声大作,呐喊声一片,好像天摧地崩,地震山摇一般。大家都觉得吃惊,正欲打听。只听鸾铃声响处,一匹马直入中军,关公已将华雄的头掷在地上,此时,那杯酒还是温热的。后人有诗称赞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1】这段文字所在的回目是《_________》 ,说的 _____斩____ 的故事
【2】死在“华雄”手下的武将都是______人,写这些人被杀的目的是 ___________。写关羽怎么杀华雄是_____描写,写他人反应是 ____描写,这是 ___ 和___相结合的写法。
【3】关羽要应战华雄大家的看法是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这段话在刻画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关羽战胜而归,故事已可到此为止,又写‘其酒尚温'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例如: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18、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泪水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压在肩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丽莎的脸蛋漂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园地
生活中,学习上,我们总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因而心存感激。每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对你细致入微的关心;感谢老师对你的批评教育;感谢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伸出的友爱之手;感谢邻居对你的悉心照顾;甚至感谢一个陌生人„„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写出来与大家分享,题目自拟。注意: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