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讯(____) 陪(____) 拖(____) 撒(____)
迅(____) 赔(____) 施(____) 撤(____)
2、按原文填空。
①.其间有 的少年, 银圈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 。这句话选自文章 .作者是 ,他是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
②.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填文中原句)
并写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
3、日积月累。
1.开轩面_________,把酒话______。
2.胜日寻芳________,________一时新。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6.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4、课外阅读拓展。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我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很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桃园结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三国演义》中有“三绝”,“义绝”是_________;“奸绝”是曹操;“智绝”是_________。
5、课文在线
1.《匆匆》的作者是_________,江苏扬州人,_______、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欧游杂记》《你我》等。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课文选取的精彩片段写的是鲁滨逊初到岛上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思考。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的____________的生活;后半部分是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理性思考。
6、阅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表现了自信、自豪。
B.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下面阅读和练习体会写好这篇习作的方法。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愿孤身飞遍天涯海角 我要飞得和天一样高
歌唱或者流泪 告诉顽皮的雨点
为真理也为这片朴实的土地 轻轻地不要打湿树上温暖的巢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愿和云儿流浪 不会在乎自己有多么小
采撷四季的每一片美丽 因为我有自己的骄傲
托付给微风 那就是在我有生的日子里
捎给我曾栖息过的柳枝 每一分每一秒
曾亲吻过的湖面 始终飞翔在天空的怀抱
【1】如果把上面的诗歌改编成一篇文章,文中的“我”变成了小鸟后都做了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和白云去流浪,你会看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鸟,你觉得回到家时爸爸妈妈还认识你吗?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跟爸爸妈妈交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飞得和天一样高,你会是什么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范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给诗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新:(①柳叶格外清新 ②新种的柳树) 故人:(①故乡的人 ②老朋友)
【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____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_,从“______”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B.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C.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D.《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虽带惆怅,却不悲伤。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她的脸看起来仍然年轻而明媚。大煞风景的就是她那个呼哧呼哧的鼻子,鼻孔粗大,鼻尖还是红的……见到她之前,我好像是在黑暗中沉睡,而她一出现,就将我唤醒,引领我到光明之地,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成线,又把线编织成一条彩色的花边。她立刻就成了我一生的朋友,我最亲近的人,最理解、最珍贵的人。
【1】文段选自高尔基的《__________》。
【2】文段中的“她”是阿廖沙的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中,“她”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10、阅读《东施效颦》,回答问题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关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竞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的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1】东施长得丑没有过错,错就错在________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永远的“拔哥”
在广西右江老区,韦拔群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们谈到韦拔群,仍然亲切地称他为“拔哥”,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少年时代起,韦拔群就养成了同情贫苦农民、敢想敢作敢当的品格。
有一次,韦拔群与穷孩子们结伴下河游泳,看到同伴的衣服破烂不堪,他悄悄地先上岸,把其中一个穷伙伴的破衣服穿走,把自己的好衣服留下。
韦拔群家里衣食无忧,但他看到乡亲们穷得常常揭不开锅,心里十分煎熬。有一次,他趁着家里大人外出干活,他把铁钳放到火膛里烧,用烧得通红的铁钳把自家粮仓底板钻透,把家里的许多粮食偷偷送给了乡亲们。
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他于1921年开始组织家乡农民兄弟搞革命,1926年领导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21师师长。
1930年11月,红7军主力奉命北上,离开右江根据地。根据革命的需要,红七军前委决定留下韦拔群继续坚守右江根据地。韦拔群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并主动把自己部队中的精兵强将、优良武器都补充给了北上的主力部队,自己只留下一个番号、一面旗帜,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根据地,发动群众,重新组建部队,在极其艰苦险恶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
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北上后,桂系军阀乘根据地武装力量薄弱之机,纠集了数倍的兵力,先后3次、历时近两年时间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长时间毁灭性围剿,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砍光,井水投毒,扬言“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
1932年8月底至9月下旬,桂系军阀派第七军军长廖磊为总指挥,纠合近1万兵力对根据地进行第三次疯狂“围剿”。在韦拔群的带领下,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拼死抵抗,直至反围剿失败,大部分军民英勇牺牲。10月18日,韦拔群与师政委陈洪涛在西山山洞中研究决定分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当夜因病暂住洞中。19日凌晨,重病昏睡中的韦拔群被叛徒韦昂杀害,时年38岁。
韦拔群在革命处于极其困难的低潮时期,总是坚定地对战友们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韦拔群,这位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开创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绩。对于他,人民共和国一直没有忘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新中国的许多重要领导人都对他念念难忘,予以了深切的怀念和极高的评价。
邓小平是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与韦拔群是亲密战友。1962年,在韦拔群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韦拔群作了205个字的题词。他饱含深情、满怀敬意地高度赞誉:
“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
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
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
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韦拔群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纪念他!”
如今,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韦拔群故居旁,一块墓地里埋葬着韦拔群及其一家十几口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亲人。群众经常自发前来祭奠。
【1】根据以下提示,用“‖”给文章分段,填写留空的段意。
第一段:人们很崇敬韦拔群
第二段:
第三段:韦拔群是农民运动的重要领袖,是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重要领导人。
第四段:
第五段:邓小平等许多重要的国家领导人对韦拔群给予了极高评价。
第六段:
【2】从第6自然段中你看到的韦拔群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邓小平为韦拔群的题词中用上了排比的写法,请你用横线将用了排比的地方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公交站牌,完成题目。
严小辰家住永兴。周日,他和同学们约好7:30出发去百花山,他们希望尽可能多玩一会儿,请你帮她选择最恰当的公交车。
893路 | 广宁→西山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
| 65路 | 金安→百花山 首班车9:00 末班车21:00 |
| 709路 | 永兴→百花山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 |||||||||||||||
①广宁 | ②天城 | ③永兴 | ④吴家店 | ⑤青白口 | ⑥百花山 | ⑦西山 |
| ①金安 | ②小龙门 | ③李家庄 | ④永兴 | ⑤怡园 | ⑥后河 | ⑦百花山 |
| ①永兴 | ②红山口 | ③杨家村 | ④梦泉 | ⑤吴家店 | ⑥青白口 | ⑦百花山 |
(1)严小辰最好选择______路公交车。
(2)选择这路公交车的原因是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小院吟
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二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跟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着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⑥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直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文章表面在写小院,实际是写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村里人为什么这么说?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小院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从不同的方面概括一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的母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母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A(无穷无尽 无边无际)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B(驱赶 追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结合语境,在A、B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2】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题目“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 我替你担心。(扩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的声音最难听。(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感情。(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喜欢这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浪花高。
②风吹倒了小屋。
20、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21、运用从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第2自然段学到的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写抢答的场面。
最紧张的抢答环节开始了。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