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缩句正确的是( )
A.妈妈流下了泪水。
B.妈妈激动。
2、我能选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绿林好汉(lǜ lù) 《水浒传》(chuán zhuàn) 倒下(dǎo dào)
盛白面(chéng shàng) 散文集(sǎn sàn) 宝藏(cáng zàng)
3、“曌”是唐代女皇武则天为自己的名选用的新造字,拆解后的部件包括“日、月、空”。尝试推想其字义并作出猜测它最可能与现代汉语中的哪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 )
A.盟 B.萌 C.照 D.暴
4、看拼音,写词语
sǔn shī | qí qū | tiào wànɡ | shī qínɡ huà yì |
___ | ___ | ___ | ____ |
háo mài | línɡ lónɡ | kòu tóu | tínɡ tái lóu ɡé |
___ | ___ | ____ | ____ |
5、1.那_____的长喙,那_____的脚,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____之一忽则嫌_____,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
2.《桂花雨》通过写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默写《示儿》《枫桥夜泊》。
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 _____qǐ dí______ 心kuàng______神yí______
8、根据加点部分的意思写四字词语。
(1)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
(2)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全世界都知道。( )
(3)我们小区里才修建了一座非常小巧、精致的亭子,每到傍晚,好多人到那里下棋聊天。( )
(4)李叔叔把新房子装修得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像皇宫一样!(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落霞
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___________,“海”指的是___________。
【2】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们送的是( )。
A.太阳
B.庐山
C.游客
D.作者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_______,雍容,肃静,这属于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_______,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4】画“ ”句子中的省略号标示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有的说,像__________________。
【5】画“____”的句子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负荆请罪: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来看,廉颇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 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
【3】将相能够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单选)
A.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B.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只好向他低头请罪。
C.蔺相如和廉颇都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
【4】读完选文,你想对廉颇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那扫大街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纹丝不动地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满是积雪。
我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1】用“____”画出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眼泪为什么流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为什么又一次把掌声送给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选文的作者是( )
A.冰心
B.郭沫若
C.琦君
【2】选文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 所以 ……
B.虽然……但是……
C.不是……而是……
【3】“我”回忆的读书经历有:(1)七岁时,由一知半解到越看越明白,越来越爱读《_______》。
(2)爱读《_______》并将其与《荡寇志》进行比较。(3)十二三岁时看《_______》与中年时再看此书有了不同的感受。
【4】从读书中“我”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侯,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在选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些写了鸟的_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写了鸟的___________。又写了一只画眉鸟,这里采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双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美文阅读。
停顿10秒
一位技艺高超的走钢丝的演员给观众带来一场没有保险带保护的表演,而且钢丝的高度提高到十六米。海报贴出后,立即引来了大批观众。他们都想知道这位演员如何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从容自若地在细细的钢丝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这样的表演,他早就胸有成竹,有十二分的把握走好演出。
那天,观众黑压压地坐满了整个表演现场。他一出场,就引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他慢慢爬上了云梯,助手在钢丝尽头的吊篮中把平衡木交给他。他站在十六米的高空中,微笑着对观众挥挥手,观众再次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开始走向钢丝,钢丝微微抖着,但他的身体像磁石一样粘在钢丝上,一米、二米……抬脚、转身、倒走……一切动作都行云流水。助手站在钢丝的一端充满信心地看着他,暗暗为他加油。
突然,他停止了所有的动作。刚才还兴奋的观众马上被他的动作吸引住了,认为他有更为惊险的动作,整个表演场地马上安静下来。但是,助手马上意识到他可能遇上了麻烦。他背向助手,助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到钢丝越来越陡,他在竭力平衡自己的身体。经验丰富的助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知道此刻不能向他问话,否则会让他分心,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突然他开始向钢丝一头走了一步,然后动作又恢复了正常。助手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很快表演完了,从云梯上回到地面,人们发现他的眼睛血红,好像还有泪痕。演员们全都围了过来。
他到处找他的助手,见助手从人群外跑来,他一把抱住了助手说:“兄弟,谢谢你。”助手说:“天哪,我不知道你在空中发生了什么?”他说:“亲爱的兄弟,这是魔鬼的恶作剧,一阵微风吹下了层顶的灰尘,掉入了我的眼睛,我在16米高空中一下子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命该如此,但我心又不甘,我对自己说,应该坚持。我在心中一秒一秒地数着,就在刹那间,我感到泪水来了,这是我救命的圣水,它很快把灰尘冲了出来。但是,如果你那时唤我一声,我肯定会分心或者依赖你的救助,但这样做会有致命的危险。”
他刚说完,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
【1】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表现走钢丝演员技艺高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们发现他的眼睛血红,好像还有泪痕”相照应的句子是( )
A.他一出场,就引来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B.突然,他停止了表演,停止了所有动作。
C.他刚说完,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
D.就在刹那间,我感觉到泪水来了,这是救命的圣水。
【3】短文第8自然段中“魔鬼的恶作剧”指的是( )
A.整个表演场安静了下来。
B.屋顶的灰尘掉入杂技演员的眼睛里。
C.钢丝越来越抖,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
D.助手全身微微抖着,紧张地看着空中的他。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一切动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倒走等。
【5】杂技演员表演的前后,助手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充满信心)——( )——( )——十分高兴
【6】文章结尾写道“所有人都为他和他的助手鼓起掌来”,观众们赞扬他们什么?
赞扬演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扬助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布鞋
历彦林
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七八岁的男孩子夏天还羞怯怯地光着屁股,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就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
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就平整结实,自然就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
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那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的梦乡。
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娘有一手好针线活儿,她做的鞋不但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2】短文以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的往事的深情回忆,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
【3】“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母亲的“期待”指的是________,“贴”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_________。
【4】短文第1自然段运用( )的手法,突出了布鞋留给“我”的美好记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5】“我”为什么对母亲做的布鞋难以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母亲于夜深人静时在灯下缝补的情景,让你产生了哪些诗情画意的联想?写一写你想到的某首诗或是某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拓展阅读。
麻 雀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摔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用恰当的词语替换标下划线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①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______)
②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麻雀幼小的句子。
【3】读短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再填空。
①这里把老麻雀比作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说明了老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望地尖叫”是因为老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种力量指的是________。
【5】本文中的老麻雀和课文中的麻雀妈妈为什么都如此勇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拓展阅读。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在荆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璞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跛着一条腿,再一次入宫去献玉。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继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璞玉,坐在山脚下哭泣,连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过。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过,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作石头,一片忠心却成了罪名。”
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仔细打磨,果然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 ) 贡献—( )
【2】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
C.主要说明卞和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
18、阅读短文《不容忽视的光污染》,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其实,很多动物也同样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yǔn)命。
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令人非常不适。
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短文已经用“‖”划分为两个部分,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光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光污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着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光污染的危害的?结合这个例子想想用这种说明方法介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还用了其他什么说明方法介绍光污染的危害的?请你在短文中用波浪线分别画出两种方法的句子,并写出分别是哪种方法。
第1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解释对应的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2)意见不一致。( )
(3)形容水的明净。(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母亲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项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题目:不一样的我
你曾从哪一件事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又给了自己什么样的新评价?请你以“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下你的故事感受或想法。
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真实情感;(2)重点突出,条理清楚;(3)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字数在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