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过瘾(guò yǐng) 拟定(nǐn dìng)
B. 为难(wéi nán) 贪婪(tān lán)
C. 旗杆(qí gān) 错杂(cùo zá)
D. 踌躇(chóu chú) 扎根(zā gēn)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妹妹两岁了,会说简单的话,可是还不会数数,真是不可胜数。
B.在期末考试中,她因考了班级第一名而喜不自胜。
C.看他那抓耳挠腮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又遇到难题了。
D.大家七手八脚,一会儿就把桌椅搬进了教室。
3、读下面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A.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没有实际用途。
B.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果实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性格的确可贵。
4、用下面的字组词,看你最多能组几个
醉________
爽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召_______ 抄_______ 御_______ 圈_______
招_______ 秒_______ 卸_______ 倦_______
冠_______ 箭_______ 拒_______ 鞋_______
寇_______ 煎_______ 距_______ 靶_______
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词。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继《枫桥夜泊》
4.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风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7、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积累填空。
1.有些人干这件事,其实是有另外的目的。我们常用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种人。
2.学完本册书,我们知道了不少人物,有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________________,有“心正笔正”的唐代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有历时二十七年编写药书的________________,有打虎英雄________________,有被称为“圣人”的古代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有宁可被火烧死也要严守纪律的战斗英雄________________,有抗日小英雄________________,还有独闯匪窝、智斗匪首座山雕的侦查员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做题。
(1)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信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唐代著名诗人写的三首诗,请你任选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手指(节选)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阅读选文,说说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画“ ”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对五根手指有爱和不爱之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广州白云山
人们常用“白云珠水”来美誉广州,“白云”指的是白云山,“珠水”指的是珠江。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素享广州“市肺”的美誉。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相当于澳门特区的总面积,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共有植物1038种,据统计,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是广州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白云山气势磅礴,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上道路四通八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白云山很早就闻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了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尽沧桑,频遭破坏,满目疮痍,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建国以后,经过历届广州市政府的建设和多年的苦心经营,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成为广大游人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区内有四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观光索道——白云索道;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公园——雕塑公园。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B.白云山历史悠久,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宋朝便以胜地著称。
C.鸣春谷是全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天然式鸟笼。
D.白云山以“云山叠翠”之名,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写了白云山的地理位置、山体面积和绿化植被等情况。
B.文章写最高峰摩星岭,说明摩星岭山势高峻挺拔,令人生畏。
C.文章将白云山面积和澳门特区的总面积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澳门特区的面积小。
D.文章写羊城人们在九九重阳,以登白云山为乐事,说明了羊城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我对_____________感到惊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 ”上。
【5】深层探究:
(1)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平台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画“ ”的句子属于_____描写,体现了海力布__________
的品质。
【2】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镇定”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一说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乡亲们逃离洪水灾难后,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 塌)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gòng gōng)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sāi sè)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 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给文段选择恰当的动词或读音,打“√”。
(踏 塌)缝纫机供(gòng gōng)塞(sāi sè) (伏 俯)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母亲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与她挣钱的艰辛形成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我鼻子一酸”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词语。
【2】选文分别是从(____)和(____)来介绍圆明园的。
【3】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非连续性文本,答题。
【材料一】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第一,减少占地。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第二,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等含有金属汞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第三,变废为宝。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吃废纸,可避免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因此,垃圾回收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材料二】
【1】我们教室场地有限,你会从上面4个垃圾桶中,选择哪两个垃圾桶摆放在我们教室,为什么?
_______
【2】判断下列行为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一家人去乡村旅游,他们将矿泉水瓶扔在田间。( )
(2)过期的药品可以放入可回收垃圾桶里。( )
(3)我们用的一次性纸巾可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
(4)农村住的爷爷把家里的所有垃圾倒在地里面做肥料。( )
16、阅读课文片段。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xiá( ),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méi( )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楼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本文选自作者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按顺序在横线上填写汉字。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描写了____________这个时间看到的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的情景。
【4】本文动静结合,请摘录一个描写很多种鸟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画méi( )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楼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是对鸟的____________态描写,从它的鸣叫,感受到它的____________。
【6】把成语“应接不xiá( )”的意思用生活中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功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 娇 骄)健,四肢轻快。玲(拢 珑 垅)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选择选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画“√”。
【2】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句,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埋下伏老 C.总起全文
【3】选文从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尾巴五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把松鼠的尾巴比作____________,给人以联想和美感。
【4】“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这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8、课外阅读。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客、文书帛画制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政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莫高窟彩塑的特点是_____、_____。 作者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三类彩塑,详写了_____。
【3】“ ”一词概括了莫高窟壁画的特点,用“﹏﹏﹏”画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赞扬了________。
【6】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_____。潜龙腾渊,_____________________。乳虎啸谷,_____________________。鹰隼试翼,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初胎,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将发硎,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里用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少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少年中国英姿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前景,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于担当。
20、按要求写句子。
(1)照例子仿写句子。
例:天真热,大狗热得伸出了舌头。
菜真辣,弟弟辣得_________
(2)请按要求用“温暖”造句。
(形容气候)_________
(形容人)____________
(3)没有一手绝活儿,刷子李不会如此出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
21、麻雀拍打着翅膀。(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①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缩写句子)
②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23、习作。
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你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写家乡的独特风情,可以是一处景、一种习俗、某种事物……可以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要注意运用静态和动态描写。题目自拟,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