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隔 间断 相间 离间
B.划归 计划 划分 划桨
C.避难 患难 为难 难题
D.将来 将オ 少将 将近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家祭 拘束 深渊 B. 纵然 毁灭 景观
C. 仿照 建筑 慢游 D. 精华 任意 奉命
3、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不动声色)
B.形容香气浓郁,传得很远,很香。(香飘十里)
C.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态。(神气十足)
D.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埋伏)
4、我的字写得最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shí jiàn jiǎo jié bǔ rǔ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tāi shēng fáng dào mín z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5、名言警句是智慧的结晶。当同学不珍惜时间时,你可以提醒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______”;当你遇到难题时,要像《论语》中说的那样:“敏而好学,______”;当看到有人浪费粮食,你可以用下面选项中______和______这两句来劝说他。(后两空填选项)
A.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C.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规范书写词语。
cài qí yǐ kào
(_____) (_____)
bēn fù xiá xiǎng
(_____) (_____)
zhǎ yǎn líng chén
(_____) (_____)
7、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无一处而不学。
3.学则智,________。
4.________,天才在于积累。
5.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
6.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
(2)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五种典型的字体依次是______、_____、小篆、隶书、_______。
(3)家国情怀,且古不变。古有王昌龄的“_____,_______”;陆游的“______,____”;今有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写下的“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
(4)母亲的深怒我们无以为报,在孟郊的______中“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种感情。
9、课内阅读。
从天气预报说起
讲话是很有讲究的,它除了表达意义外,还要追求语言的色彩、形象、感情,让它又动听,又有味道,还有格调品位。 就拿天气来说吧,人们见了面,往往寒暄几句,太平常了。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将个人情感融入天气的倾向,或“大风起兮云飞扬”,或“寒风萧萧兮易水”,很自然,天气对人产生了感染力,语言也总是带情感的。
由此,我们想到天天都听的天气预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语言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播讲逐渐走向人性化、艺术化之路。紧凑之中有松驰,平淡之中见突兀,那些“老生常谈”变得生动诙谐,使人听天气预报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
让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天气预报“闲话”一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预报结果,但愿能吸到您所期望的空气。” “现在我们拥有可爱的天气,愿您珍视它。”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渗透着人的情感,折射出一种关爱的光泽,使人一听就被吸引住了。 “从今天起将进入北风刺骨的寒冷天气,作为预报人员,真该说声‘对不起’。” 素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著称的日本气象预报员也能以如此亲切的表达方式,道出预报人员对寒来暑往的责任感,短短一句话,就将他和观众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盼了很久,它终于要来了,带着人们的欣喜来了,它就是雨……爱玩耍的孩子们又可以到雨中踩水花了。” 这位塞内加尔预报员的话,与 朱自清先生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呼之欲出地表现了人们在久旱之后,看到甘霖忽然从天而降的喜悦心情。这个节目曾获得第二届世界气象电视节大奖。
“11月是阴沉昏暗的代名词,它紧随着夏季的最后一丝炎热而来,又在冬日的严寒 之前离去。”这位比利时播讲人是主持了30多年气象节目的老者。这种有如格言般的漫谈,使观众好像在阅读内涵丰富的书籍,同时也吻合他的身份。
“明天,雨带将离我们而去,接着我们见到的将是寒流的面孔。” 英国预报员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活灵活现地使观众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节奏。这比“明天雨带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另外有一股冷空气,其前锋已经移到……”一类平铺直叙的话,要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周末天气的格局将是:晴朗而寒冷。风很冷,就像是从冬天拷贝来的一样。” 读来如简洁的“一句话新闻”,又像报刊的通栏标题,醒目而不失准确,对风的描述,更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您不要担心,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密切注视东南部的暴风雨。” 美国预报员这句亲切的话语,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又细致的服务态度。也许,这些有色彩、有温度的语言,已超越了天气变化的本身,它的感染力也大大超越了那些枯燥的套话术语。
可见,语言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精当的一串语言。平日,只要我们多留心、多学习、多积累、多练习,就会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起来。
【1】用“精”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语言是一门艺术。( )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 )的一串语言。
(2)王师傅( )雕琢艺术,他花费了毕生的( )研究制作的大型雕塑。
【2】作者列举了哪些国家的天气预报语言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群文阅读,完成练习。
材料一: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对于杂交水稻的探秘,袁隆平总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为了培育高产水稻,他守在田里,几乎不分昼夜。终日忍受太阳暴晒,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不曾躲避,时常戴着一顶斗笠,留在田里,死盯死守。他也很较真,再高的田埂、再陡的斜坡,都要爬一爬,把试验田看个仔细。①每次来到田间,他都要掰开禾苗细心查看,细数谷粒个数。他还时常一边抚摸稻穗,一边和它对话甚至在劳作之余还为稻谷拉小提琴。他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就这样,袁隆平用他的科学实践,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材料二:披肝沥胆,医者仁心
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在他看来,外科医生的手是刀的支点,刀又是手的延伸。他这双不寻常的手,因常年握止血钳,早已发生变形。这双“执着”的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就不曾放下手术刀。这双“真诚”的手,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总是会先搓热捂暖。这双“凌厉”的手,也会在学生犯错时,狠狠叩击桌面。这双手,在患者心里象征着生命的希望。②当医院因他的身体状况,给他减少手术时,他的眉毛就会拧在一起,垂着眼睛,耷拉着脸,一脸不高兴。吴孟超曾说过:“医药有时会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材料三:巨人离世,举国哀悼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吴孟超院士相继离开人世。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人们纷纷为这两位科学巨人的离世而哀悼。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只怀天下人。伟人虽逝,功绩不朽!
【1】结合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吴孟超院士都为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B.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总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C.吴孟超认为只有不竭的爱才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D.因常年握止血钳,吴孟超的手早已发生变形,所以他不愿再做手术。
【2】结合材料一和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归纳他们为国家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任选一处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写下他当时的想法。
我选择______(填序号)。他想:__________________
【4】革命道路是革命先辈的指引,“医食无忧”是两位院士的初心。他们都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不朽的印记。谁能成为你心中的时代印记呢?请结合他(她)的事迹,写一写理由。
我推荐: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监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男子1000米女子 800米 | ↓ |
【1】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有什么建议?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结论:______
建议:______
【2】你为该市教育局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______
12、阅读理解。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ōng kòng)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ǒng zhòng),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hái huán)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惜——( ) 开辟——( )
居然——( ) 吩咐——( )
【2】从“居然”的意思是什么?你从这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让孩子们开荒地种花生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3、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填空。
(1)画“﹏﹏﹏”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看出是一位_____、______的母亲。
(2)作者写工友,其目的是将母亲的行为与工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
【3】选择,填序号:关于短文中母亲与同事的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支持“我”买书读书,哪怕花费的是她艰难挣来的钱!这是多么深的母爱。
B.母亲挣钱艰难,却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书,即使同事劝阻她,她仍然慷慨地让“我”买书。由此可见她是多么通情达理。
C.母亲的那位同事自己不爱看书,因此不让母亲给“我”钱买书。
【4】从第四自然段四个的“立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蚂蚁也有闲逛时
陈钰鹏
侧重蚂蚁研究的生物学家估计,世界上的蚂蚁种类繁多,共有15000种。自古以来,蚂蚁一直被看成是勤劳的动物,比如《伊索寓言》中一则《蚂蚁和蚱蜢》讲到:夏天,蚂蚁也在不辞辛劳地忙碌着,到了酷冷的冬天,就不至于挨饿;而盲目乐观的蚱蜢以为天天都是春天,只知道逍遥快活,什么准备工作也不做……
蚂蚁于是给人一种“不知疲倦”“不需休息”的印象,其实不是这样的。2015年,生物学家们在人造蚁巢中做了实验,他们给每一只蚂蚁做上记号,用摄像机记录蚂蚁的活跃程度,最后在分析录像资料时发现,有五分之二的蚂蚁在“闲逛着”,无所事事。在一个勤劳的群体中,其他蚂蚁怎么会容忍这种“偷懒”行为呢?于是科学家们将实验延续下去,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实验人员从正在忙碌的蚂蚁中撤走了20%的劳动力,一周之内,他们发现,那些空出的岗位已由那些原来在自由散漫地闲逛的蚂蚁顶替了。科学家们顿时醒悟过来,是他们误解了那些“闲逛蚂蚁”,它们没有在偷懒,也不是没有事做或不愿做事,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替班工蚁”。又有人想了个点子,将这些“替班工蚁”也撤走。于是,空出的岗位再也没有蚂蚁来替补了。
有关上述现象,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做了补充解释:对于蚂蚁王国来讲,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劳动力参加每一次劳务行动,太多的行为反而带来“添堵”风险。通常30%的工蚁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定额”的三分之二。
也许小小蚂蚁的行为和蚂蚁王国的机制尚没有完全被人类认识,非洲有一种个体2厘米长的蚂蚁,人们发现这种蚂蚁喜欢猎食其他等翅目昆虫,由于对方的个头不亚于蚂蚁,且擅长抵抗,所以猎食和反猎食的斗争非常激烈,有时甚至十分残酷。为了对付猎物,往往会有200至600只蚂蚁(由工蚁变形的兵蚁)出动,每次战役总有5%左右的蚂蚁受伤,被对方强有力的颌钳折断腿或被咬伤。尽管如此,仅存4条腿或5条腿的蚂蚁仍能继续战斗,因为蚂蚁群体中存在一支有效的“救护兵”。
战斗结束后,受伤的蚂蚁用气味向救护蚁发出求救信号,救护蚁便会赶来将它们送回蚁巢,并为受伤的同伴舔伤口——一种消毒手段。有时候,救护蚁甚至会利用已死的等翅目昆虫身体上的某些部分为受伤的蚂蚁“施行手术”,手术的成功率颇高。令人惊讶的是,严重受伤的蚂蚁(比如六条腿中已经失去了五条)最后会拒绝接受救护蚁的帮助。当救护蚁去接近它们时,它们会竭尽余力抵制救护,迫使救护蚁将它们放弃。
看来,世上有些物种真的还需要好好研究。
(摘自《意林》2019年第22期)
【1】蚂蚁给人的印象是( )的。
A.勤劳
B.爱偷懒
C.悠闲
D.乐观
【2】受伤的蚂蚁通过( )向救护蚁发求救信号。
A.嘴巴
B.后腿
C.气味
D.触角
【3】对文中“偷懒”一词解释正确的是( )
A.没有事做
B.不愿做事
C.等待替班
D.自由散漫
【4】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和举例子
B.作比较和列数字
C.打比方和列数字
D.举例子和作比较
【5】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总领全文
【6】“每次战役总有5%左右的蚂蚁受伤”,这里的“左右”能否去掉?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说,文章题目叫《蚂蚁也有闲逛时》,可第四、五自然段,却不是写蚂蚁的“闲逛”,离题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那只大虫前爪按在地上,和身望上( ),武松只( );大虫把腰胯( ),武松只( );大虫把虎尾倒竖起来( ),武松却又( )。
【3】选文中画”——”的句子把老虎___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句子中,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4】从武松面对大虫的进攻,只用了一个动作“闪”,可以看出武松的( )(填序号)
A.机警敏捷
B.无所畏惧
C.胆大心细
16、奇迹的名字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guī丽的云儿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xiāo xuē)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刀子滑落在他衣服上。男人跌坐在地上,全身颤抖,嘴唇瞬间乌白。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xì jì)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shuāi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神是那样(伤心 忧伤)。
dǐ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头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 知觉)。唯一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hǎn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做父亲。”
【1】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用“√”选择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3】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guī(________)丽 jù(________)烈 shuāi(________)弱 dǐ(________)达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波涛汹涌(_________) 消失(_______) 常见(_____)精确(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词语。
(1)一字一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瞬间的变化”指__________________ ,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女儿被吓坏了。
【7】找出两处描写父亲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的句子来,用“ ”在文中标出,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5自然段中的“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笑,这笑里包含着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奇迹的名字叫父亲”里包含着怎样的感情?把你的体会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父亲
爱你的人,总在背后为你做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父亲中年时代身体便很不好,四年前更是摔断了胫股骨,在医院动了手术,换了一个金属的人工关节。此后,他便一直被病痛折磨着,一下子老了许多,再也没有恢复以前那种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他的手上多了一根拐杖,走路比以前慢得多,出门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只要遇到精神好的时候,他还会拄着拐杖来我家转转。
在我的所有读者中,对我的文章和书最在乎的人,是父亲。从很多年前我刚发表作品开始,只要知道哪家报纸杂志刊登有我的文字,他总是不嫌其烦地跑到书店或者邮局里去寻找,这一家店里没有,他再跑下一家,直到买到为止。为做这件事情,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我很惭愧,觉得我的那些文字无论如何不值得父亲去走这么多路。然而再和他说也没用。他总是用欣赏的目光读我的文字,尽管不当我的面称赞,也很少提意见,但从他阅读时的表情,我知道他的意思。对我的成就,他总是比我自己还兴奋。这种兴奋有时我觉得过分
就笑着半开玩笑地对他说
你的儿子很一般
你不要太得意
他也不反驳我,只是开心地一笑,像个顽皮的孩子。
在他晚年体弱时,这种兴奋竟然一如数十年前。前几年,有一次我出版了新书,准备在南京路的新华书店为读者签名。父亲知道了,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去看看,因为这家大书店离我的老家不远。我再三关照他,书店里人多,很挤,千万不要凑这个热闹。
那天早晨,书店里果然人山人海,卖书的柜台几乎被热情的读者挤塌。我欣慰地想,好在父亲没有来,要不,他撑着拐杖在人群中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心无旁骛,很专注地埋头为读者签名。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
唉,父亲,他还是来了,他已经在一边站了很久。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拄着拐杖穿过拥挤的人群上楼来的。见我抬头,他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向我挥了挥手。我心里一热,笔下的字也写错了……
(节选自赵丽宏《挥手》,有删改)
【1】用“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给短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本文描写了哪几个关于父亲的场景或细节?照样子试着归纳概括。
①例:换了金属人工关节的父亲,只要精神好总会拄着拐杖来“我”家转转。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中“我”能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心里一热,笔下的字也写错了……”联系上下文,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慈母情深》节选
①【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②【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读选文,完成练习。
(1)句①是____描写,用“____”画出下文中与其相照应的部分,联系全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2写“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而不是“看见我的母亲弯曲着瘦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部分反复出现的“我的母亲”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主要是因为( ).
A.“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如果再用这钱买别的东西,就不可能再有钱买书了
B.这钱里饱含母亲对“我”的期望和爱,“我”不可以辜负这期望和爱
C.“我”应该听母亲的话,母亲让“我”买书,“我”不敢买别的
D.这钱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我”无权自作主张
19、阅读
老街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清新)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杂乱)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四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相处和睦,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情同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小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安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去开始新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纳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将短文中括号里运用正确的词用“√”画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3】用“——”画出本文中心句。
【4】这篇短文主要什么______。
【5】“我”爱过去的老街,是因为______;
更爱现在的老街是因为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9分)
(1)一本好书好像一把钥匙,可以开启心灵之门。(句子仿写)
一本好书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好书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强不屈的伤病员的脸上渐渐地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溪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原句修改)
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时代。
多读多写是能否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22、我用以前未曾有过的温情和愧疚抚摸着它。(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书面表达
习作展示。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请将你心爱的一件物品介绍给大家。要求:描写它的样子,能让同学们借助这些描写想象出它的外形;交代清楚你喜爱它原因,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