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___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___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___下自唐___宋___元___明___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___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2、指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选择正确的序号
【1】弟弟是个聪明的孩子。( )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2】李明总爱耍小聪明。( )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3】小鬼,你可真机灵。 ( )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4】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5】爷爷还是习惯用算盘算账。( )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6】他的小算盘打得很精。( )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3、祖母用针戳我的手,是因为我 。
A. 玩葡蔓藤的手镯 B. 翻出一个红玻璃球 C. 捅窗户纸
4、补充诗句。
(1)_____________,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2)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宋人有闵___________而揠之者,___________,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___________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揠苗助长》)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难以(______)信 怒发冲(____) 不(____)其数
同心(____)(____) 无(____)之(____) (____)所(____)然
无 (____)无(____) (____)(____)不提 负(____)请(____)
1.形容十分愤怒的词语是_______,我还能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情境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得奖以后,觉得和以前的(____)朋友变得疏远了。
2.奶奶的银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又(____)了许多。
3.平时(___)的教室变得冷清了。
4.从小失去母亲的我对母亲的样子已经记不(____)了,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7、看拼音,写字词。
九寨沟被yù wéi(______)“童话世界”,那里有dǒu qiào(______)的雪峰,有令人táo zuì(______)的“五彩池”,有蔚为壮观的瀑布,gé(______)着好远,游人也能听到瀑布的巨大声响,如雷声hōng míng(______)。在原始森林里,阳光透过树的fèng xì(______)洒落下来,光影迷离,别有一番趣味。九寨沟这个“人间仙境”正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四方来bīn(______)。
8、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心情舒畅,精神愉快。(_________________)
(2)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____如海宁安澜园____苏州的狮子林____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____如蓬莱瑶台____武陵春色____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
【3】这段文字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分别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_____)、(_____)。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
【5】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扎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 散)、足够(结实 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2】本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
【3】选段中有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
【4】松鼠的窝是什么样子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
【5】作者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对松鼠的_______之情。
1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自 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吟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忆读书》选段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三】
某市小学生课外阅读喜好调查表
类别 | 文史类 | 科技、科幻画类 | 漫画类 | 卡通画类 | 学术知识类 |
比例 | 27.9% | 52.4% | 45.8% | 32.3% | 5.4% |
【1】【材料一】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三则材料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阅读【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的统计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材料三】调查表中的现象,有以下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个?请简要谈谈。
A.重“读图”轻“读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
B.重“读图”轻“读文”对青少年的危害较大。
我赞同______(选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读书日快要到了,我校拟开展读书宣传活动,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慈母情深》片段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⑦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⑧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⑨“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⑩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⑪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碌——( ) 羞愧——( )
【2】你如何理解②③两段的人物对话?
______
【3】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______
【4】⑤⑥两段是“我”灵魂深处震撼之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那么,你从中能读出“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
【5】“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
13、阅读理解。
《白娘子》节选
许仙一听是卖金凤冠的,便三脚两步奔了出去,找到货郎。见珠宝串成的金凤冠,金光闪亮的,许仙越看越中意,便把它买下来,拿进房里,对白娘子说:“娘子,我给你买来一顶金凤冠,你戴上去试试,看看合适不合适。”
白娘子看看那金光闪亮的金凤冠,心里很欢喜,就让许仙把它戴到自己刚梳好的头上去。不料这金凤冠一戴到头上,就脱不下来了。它越箍越紧,越箍越紧……白娘子一时只觉得头重脑疼,眼前金星乱冒,便一头倒在地上昏过去了。
这飞来大祸,许仙哪里防得到啊!他急得双脚乱跳,慌忙奔出门去,要找货郎算帐。许仙奔到门口,货郎不在了,只见法海和尚横着青龙禅杖,挡在门外。原来那卖金凤冠的货郎就是法海和尚变的。自从许仙逃出了金山寺,法海和尚便满世界地寻找他,今天打听到他给儿子办满月酒,就用金钵变顶金凤冠,自己化成货郎,上门来叫卖。这时,法海和尚见许仙气急败坏地奔出来,面色都变青了,料想已经上了圈套,就冲着他嘿嘿一阵冷笑:“施主,好言好语你不听,今天我到你家里收妖来了!”
说着,便大踏步闯进房里来,许仙要拦也拦不住。法海朝白娘子头上吹口气,金凤冠就变成金钵。金钵射出万道金光,把白娘子团团罩住。
(《快乐读书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中意:_________________
气急败坏: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①《_________》《白娘子》《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②这个民间故事写了五件和白娘子有关的事情,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过端午——__________——__________——金凤冠——雷锋塔倒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娘子被抓走的这一天是哪一天?许仙为什么要给白娘子买金凤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法海和尚是真心要帮许仙吗?有什么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娘子》的结尾写道:“湖底朝了天,法海东躲西藏,找不着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一丝缝隙,便一头钻了进去。螃蟹把肚脐一缩,法海就关在里面了。”据说至今人们还能在螃蟹壳里看到缩成一团的老法海哩。你认为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人们要编出这样的故事结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
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神圣法则。
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奥妙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草本植物在风力和果实重力的作用下,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杆子和空心圆截面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显然,植物长成空心杆有利于将攫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葡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这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例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就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到的微妙作用。众所周知,水是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比热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又比如,蜻蜓的翅膀长只有5厘米,面积4.6平方厘米,重量仅0.005克,然而,它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每秒钟能扑动20至40次,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这种翅膀的构造真可谓是节约的典型了。
自然界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节约法则,极大地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例如,人们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是按照螺旋状排列的,夹角是137°30’,这样的叶序排列使植物的采光面最大。于是,建筑设计师就借鉴这个采光原理,设计建造了一座13层高、按螺旋状排列的大楼,结果表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人们还从下雨的时候雨滴成为前圆后尖的形状得到了启发,设计制造了阻力很小的雨滴状小汽车,空气从车前轻拂而过,在车后也不会形成空气漩涡,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
【1】围绕“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这句话,课文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植物如此,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这句话应放在第____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____自然段之间。
【3】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①空心杆子的草本植物在风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__________
②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__________
③将汽车设计为雨滴型,这样需要的材料最少而空间最大。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实心圆截面杆子和空心圆截面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__________
【5】画“ ”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
15、阅读
演出时间 | 2021年4月23日19:30 |
入场时间 | 演出前半小时 |
演出场馆 | 上海大剧院 |
限购票数 | 手机选座购买每单限购6张,普通购买每单限购20张 |
儿童购票 | 儿童一律凭票入场 |
付款时效 | 下单成功后要在15分钟内完成支付,超时仍未支付成功的订单将自动取消 |
禁止携带 | 食物、相机、打火机、充电宝等 |
请阅读购票须知,再完成练习。
【1】这场演出在________举行,壮壮和父母一起去看演出,最早能在__________(时间)人场。
【2】依据材料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壮壮的父母买了两张票,壮壮未成年,可以免票随同他们观看演出。( )
(2)观看演出那天,壮壮带上了相机,准备拍下一些精彩的场面。( )
16、 (一)一束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五年级,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鸡冠花……她特别偏爱的,
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 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
“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 ”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
那一 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大学毕业后,她参加了一家著名企业的招聘,有幸进到最后的面试。面试时,主考官突然问道:“作为翻译,仪表是十分重要的,请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残疾?”
她坦然一笑,从容谈起为教师浇花的经历,最后,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得老师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而我自己想说的是,决定一个人的,是她的心,而不是她的相貌。”话音刚落,掌声便响了起来……
【1】下面对“坦然一笑”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开双手,向他人打招呼。
B.内心平静,没有顾虑地灿烂微笑
C.无奈地,无所谓地笑一笑
D.说出知道的一切,很平静地微笑。
【2】“她激动得脸都红了”原因是( )
A.她爱花。
B.她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关注。
C.老师表扬了她。
D.老师要送给她一盆花。
【3】老师叫小樱子浇花,原因是( )
A.让她的腿得到更多的锻炼。
B.老师太忙了
C.启发和引导她走出自卑的阴影。
D.老师种的花太多了,一个人浇不完
【4】“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她为什么不偏爱山茶、丁香等美丽的花朵,却偏爱这株不知道会不会开花的不认识的植物?( )
A.因为她没有见过这种植物,感觉新奇。
B.因为这株植物长着清秀挺拔的枝干,狭长的叶子,惹人喜爱。
C.因为这株植物不起眼,就如残疾而平凡的她,她渴望这株植物能开出美丽的花,这也是她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渴望。
D.因为这株植物还没有开花,她不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她很期待。
【5】老师问“它的花盆好看吗?”目的是为了( )
A.说明花盆的造型很奇特,让小樱子欣赏欣赏。
B.说明花盆摆放的位置不太好,想让小樱子给花盆换一个新的位置。
C.说明花盆不美,但是盆里的百合非常美丽,映衬出花盆也一样美丽。
D.引起小樱子对花盆的注意,引导小樱子认识到花开的好坏,与花盆无关。
【6】语段中划线的“一束强烈的阳光”是指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谈谈对画“﹏﹏”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此次活动,不能见到几米本人。
B.读者可以在签售会现场听到几米的创作分享
C.读者购买几米的新书方可参加签售会。
D.这则信息发布的时间为书展当天。
【2】判断打“√”“×”。
A.小鑫参加完读者见面会后,可以在原处等待随后的签售会。( )
B.读者见面会是在12:00-13:00的时间段。( )
C.几米是个坚持创作20年的绘本作家。( )
18、课外阅读。
秘密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小学里念书,念的是抗日课本。有一年,敌人常常窜到我们村子里来,学校里不能上课。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先教我们几个组长,我们再去教大家。
我们小组里有四个人,有时在柴草棚里学习,有时在庄稼地里学习。学习完了,我们就把课本藏起来。
一天下午,我们小组正在我家柴草棚里学习,忽然听到外边有奔跑的脚步声,还有人喊:“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大家赶紧把课本交给我。我马上跑到屋后,在一棵大树下,( )开枯叶,( )去浮土,( )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 )好的小坑里,然后( )上砖,( )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好像没有动过一样。我跑回院子,他们三个人正在玩抓石子,我就跟他们一块儿玩。不一会儿,敌人踢开门,闯进院子,四处乱翻,没发现什么,就走了。等敌人走远了,我们又拿出课本,继续学习。
那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秘密学习的。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掀 扒 盖 挖 铺 拨
【2】下列对“敌人常常窜到我们村子里来”中的“窜”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窜”字要以删去,删去后这句话比较通顺,而且不影响表达效果。
B.“窜”字不能删去,因为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日本侵略者到处乱跑、横冲直撞,扰乱老百姓生活的恶行。
【3】“我们”秘密学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习的地点是________和______;学习完了,“我们”就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这些孩子是一群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莲叶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忽然让我生出了许多感动,我的眼前渐渐地浮出祖母的脸,淡淡地笑着,把我的心照亮。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一年一年地种着一缸荷花。祖母特别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忽一日,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老太太请她进来坐坐,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话来。老太太这才注意到那孩子生了一头的疮。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儿开的药里,要用到新鲜的荷叶。
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不过,小孩儿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了。
家里的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老太太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
【1】在“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中“田田”指的是__________。在读到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一句描写江南荷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祖母对荷叶下的功夫让人吃惊”?画上“ ”。
【3】第三自然段中,孩子们的_______与祖母的________形成了对比,体现了___________。
【4】文中“派上了大用场”指的是__________。
【5】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看到这些荷叶,肯定会很高兴。
B.在“我”心中,荷叶所代表的是祖母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20、句子加工厂。
(1)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枝绿的可爱。(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一个刮着风又纷纷扬扬下着大雪的日子里,已经显得苍老的父亲睡觉的时候,在自己的被窝里发现了热水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伴着父子走过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放错了热水壶。
①“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修改句子。
1.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真令人敬佩。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台湾“光复”了,我们不可能不讲国语。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很强烈的民族精神,很浓厚的爱国情意。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往广场的路不只有一条!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从以下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
(1)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物、一本书、一处景……明媚了我们的生活,装点了我们的世界,成为了我们的最爱。请以《我最喜爱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习作中不能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需要保密的信息。
(2)选择一种你最了解的数码产品(手机、电视、电脑、平板、冰箱、电饭煲……)向读者作个介绍,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选择它的外型(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等作全面介绍,重点写写你最喜欢它的某一方面的功能和操作方法。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习作中不能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需要保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