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福州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A.夜(zhòu)       子(zhì)

    B.桃(yīn)       (é)

    C.蚱(mà)        (zhuì)

    D.寇(wō)       恋(juàn)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jūn)  (tuí) 衣(dōu)

    B. (quán) 蚕(jiǎn) (jǐnɡ)

    C. (zhàn)  (bì)  (jiān)

    D. (tiǎn)  (téng)  (qǐ)

  • 3、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构成生动的比喻。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照样子,写句子

    例:月亮挂在天空。

    (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深蓝的)天空。

    ( )秋天(   )来到( )校园。

    例:我颤抖着双手,捧起布袋里的酸枣,仿佛看见那一双满是血痕的双手,那划破的衣服,那委屈的小脸……

     

     

    (2)沙滩上有贝壳。(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的括号里可以填的关联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 )坚持锻炼,( )会增强体质。

    (4)橡树浓密的树荫挡住了它周围所有树木的阳光。(缩句)

     

     

  • 5、日积月累。

    1.盛年不再来,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

    2.岳飞说: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不要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3.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

    4.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阴迫。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____

  • 6、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尊(____)优  ____)惊(____)战    胸有(____)竹   

    ____)平(____)静  ____)谋(____)策    ____)致勃勃  

    神(____)(___)算      一针(____)(____

  • 7、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的诗句是:“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

    (2)这段时间,我们积累了不少诗句:有听闻官军收复失地的欣喜若狂,如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有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也有富有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如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

  •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电报   一(  )之缘   一(  )大字

    一(  )枕巾   一(  )图画   一(  )战争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滴水穿石的启示(节选)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服务员等。但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shù  sh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jiāo  jiào)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_________   后退_________

    3挥毫作画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坚持不懈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

    4将划线部分的句子换成说法,是意思不变。

    _________

    5这句话中的顽石指的是_________

    6滴穿这个词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举例说明古今中外靠滴水穿石精神成就事业的人,至少两个。

    _________

  • 10、空城计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带领15万大军向西城这个地方来了。

    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怎么抵抗的事,忽然探子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15人马朝西城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5000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司马懿的兵一到都吓得胆战心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下命令叫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20个老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不许乱动。

    诸葛亮吩咐完了,自己把讲究的鹤毛大衣一披,带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工夫不大,司马懿的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脸笑容,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向后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作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打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   )进去,( )中了他的计,快快后退40里!

    司马懿的兵后退了。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撤退了,拍手大笑起来。左右的官员都很惊奇,就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如今带了15万大军攻打过来,见了丞相为什么退得这样快?

    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的,绝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他很快就撤退了。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有这个办法的。

    部下听了都很敬佩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办法来。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胆战心惊(   敬佩( 吩咐(   惊奇(

    (3)诸葛亮听说司马懿来进攻,做了哪些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

     

     

    (4)司马懿为什么后退?说明司马懿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请你用一句话夸一夸诸葛亮。

     

     

  • 11、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关于班级同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班内同学近视的情况,查找近视的原因,更好地进行预防,我对班内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观察、询问和计算,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人数和比例。

    2.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用眼习惯。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视的原因,统计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四(1)班学生近视情况。

    2.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率比较。

     

    小学生近视率

    中学生近视率

    高中生近视率

    大学生近视率

    中国

    26.96%

    54.43%

    72.8%

    77.95%

    德国

    25.7%

    49%

    63.8%

    高于63.8%

    日本

    8.8%

    15.6%

    20.4%

    (四)结论

    1.一些同学没有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年级升高、学习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呈递减趋势。

    2.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对眼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同学们却没有引起重视。有些同学近视但未治疗和佩戴眼镜,说明对近视问题不够重视。

    3.除遗传因素之外,姿势不正确、用眼习惯不良以及营养和睡眠不足都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1】这份报告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次调查中,作者还了解了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有人说,这与所在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关系不大。你认为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给四(1)班的同学提出用眼的建议。(至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则富有情趣、能打动人的保护眼睛的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用四个字概括这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中“要”的读音是___________。“要”的意思有:①求,提出具体事项,希望实现;②将要;③应该,必须;④古同“邀”,在画“ ”的句子中“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令”的意思有:①使得;②上级指示下级,命令;③古代官名;④美好,在句子“秦王令赵主鼓瑟”中“令”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秦王要赵王鼓瑟,是想___________;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对秦王是_________(四字词语),他之所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是为了___________

    【4】判断正误,在正确说法后面括号里画“√”。

    ①蔺相如的语言句句掷地有声,透出令人生畏的巨大威力,也表现出他面对强秦不畏生死的勇气。( )

    ②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神态,丰满了人物形象。( )

    【5】从这两个自然段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3、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老爷爷 我最近学了一首叫《画眉鸟》的古诗 念给您听听 好吗 说着,少年就大声朗读起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老人一听,怔住了,旁边的人也没做声。只有那笼中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

    1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

    2说说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一听,为什么怔住了?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实用类文本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起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或),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 之一 。在新石器时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窑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本文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B. 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 说明黄河流域广大 D. 说明黄河气势雄伟

    2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A. 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 B. 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C. 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 D. 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

    3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 B. 因为黄帝后裔自称(或

    C. 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D. 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

    4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1句中的之一是否省略?为什么?请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课文片段。

    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做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节约( )       精巧( )

    【2】这几段话描写了两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能从文中读出“父慈子孝”,“子孝”体现在____________

    【4】从画横线的句子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以____________为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__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2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读的书中,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读书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多选)

    A. 读到了很多中外文艺作品。

    B. 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C. 明白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说“狗”

    狗的反应十分敏捷。当看到有老鼠、虫蚁出现时,狗便展示出它自身的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的“手掌心”。

    狗的食量不大,却很挑剔。狗一天的食量大约是人类食量的三分之一,只吃鱼、肉或是其它的骨头,蔬菜、水果大多数都不喜欢吃……

    狗的智力在低等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人类智力的四分之一。通过人工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在低空中极其准确地接住从较高空中掉下来的细微物品;单脚踮地,双手握住人类的手,像和人打交道般……

    没有哪一种动物像狗一样在以这么多的方式为我们服务:狗尽职尽责地为我们放牧;拉着我们穿越地球上最寒冷最偏僻的角落。凭着比我们灵敏1000倍的嗅觉,狗能在雪崩后把埋在雪堆下的人搜寻出来,能在房屋倒塌后把困在瓦砾中的人抢救出来,能在森林的深处把迷路的人引领出来。

    1“猎物”、“手掌心”等词语加引号的作用是(  

    A.特定的称谓 B.特殊的含义 C.表示强调指出

    2这篇小短文介绍了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多种方式为人类服务等内容,说明了_____

    3画曲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除短文介绍狗为人类服务的方式之外,你还知道狗能做那结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读文中画“﹏﹏﹏”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用“静”这个词语,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 ”的子,回答问题。

    (1)大树和土墙真绘发出声响回应“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排比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5】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我”会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オ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从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要,吃东西。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血下面找榛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敏——( )   轻巧——( )

    【3】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这是一篇 _________ 文。

    【4】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 )

    (2)松鼠冬天在雪下面找榛子,不需要把雪扒开。( )

    【6】选文中哪一句话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国女排精神,就是通过世界体育大舞台,具体而形象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②这种精神激动着更多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书写美好的未来。

    句①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仿照句子的表达特点,写一写“云朵在天空飘荡”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你有什么心爱的事物?运用句中的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  

    (2)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改成反问句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成陈述句  

     

  • 22、按要求变换句子。

    (1)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  (改成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刚刚从土里长出来。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按要求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日子里,一个人、一件小事、一篇文章、一次活动、一个场景……可能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以“难忘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