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织女 紧急 庄稼 穿流不息
B.惩罚 箩框 茅房 愤发图强
C.糟糕 牛朗 议论 精采纷呈
D.智慧 搬家 淹没 狂风怒号
2、下列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不当的一项( )
A.悠然自得:夕阳西下,工作了一天的太阳,带着疲惫的身躯沉沉地从山头坠下去。
B.心旷神怡:秋天的暖阳轻轻地洒满大地,天高了,地阔了,行走在天地之间,心欢快地跳跃着,感觉浑身充满精气神。
C.面面相觑:奶奶说月上有棵桂树,弄得我们一群孩子瞪大眼睛,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D.负荆请罪:特朗普防治新冠肺炎不力,他应该诚心向美国人民道歉,更应该主动请求世卫组织的责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和其他三句的意思不同的是哪一项( )
A.记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感觉。
B.今年暑假到农村去,我听到了很多新鲜事。
C.商店里、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散发着芳香。
D.第一次到深山密林中探险,我感到新鲜有趣又恐慌不安。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牧童生活的自由自在。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聪明和调皮。
(3)《清平乐·村居》的体裁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词中写出了小孩子顽皮、可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阳·童年·骆驼队》是__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的序,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也是这位作者写的。
(5)《祖父的园子》出自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6)《童年的发现》一文,“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__________的规律,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__________的风险。”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戒奢以俭。
(2)___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3)_______________,克俭于家。
(4)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6、辨字组词。
借( ) 操( ) 沏( ) 抚( )
措( ) 躁( ) 砌( ) 拢( )
7、“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拉。②撕,撕破。③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为下面的句子中“扯”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解释。
(1)从此以后,办公室里再没有了扯闲篇的现象,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业务。( )
(2)老人急切地把信扯开,读了起来。( )
(3)老年人扯着年轻人的袖子不放。( )
(4)不要把问题扯远了。(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选自古诗《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枫桥夜泊》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
(4)敏而好学,___________。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类阅读
赵奢乘公执法(节选)
赵奢年轻的时候,曾担任赵国征收田税的小官。官职虽小,可赵奢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畏权势。
一次,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税,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弟弟,位尊一时。管家见赵奢前来收税,态度十分骄横,召来一伙家丁,把赵奢和几个手下人围了起来,不但拒交田税,还无理取闹。
赵奢十分气愤,大声口喊道:“谁敢聚众闹事,拒交田税,我就按国法从事!”管家仗着自己是平原君家的要人,对赵奢的话不以为然,结果赵奢真的依照国家法律,严肃地处理了这件事,杀了平原君家包括管家在内的九个参与闹事的人 。
平原君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很多人都劝赵奢赶快躲一躲,免遭杀身之祸。赵奢一点也不害怕,他说:“我以国家利益为重,依法办事,为什么要逃避?”他主动到平原君家,劝平原君说:“您是赵国的王公贵族,不应该放纵家人违反国家法令。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国家法律,都拒不缴纳田税,国家的力量就会造遭到削弱,国家一削弱,就会遭到别国的侵犯,甚至还会把我们赵国灭掉。到了那一天,您平原君还能保住现在这样的富贵吗?像您这样身处高位的人,如果能带头遵守国家各项法令制度,带头缴纳田税,那么上上下下的事情就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天下人也会心悦诚服地缴租纳税,国家才会强盛起来。国家强盛,这也是您所希望的呀。”
一席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也对赵奢以国家利益为重、案公办事的态度十分赞赏他把赵奢推荐给赵王,统管全国赋税
(选自《史记故事》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秉公执法”的“秉”字意思是_____
①拿着,提着。 ②掌握,主持。 ③姓。
【2】把画线句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赵奢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原君把赵奢推荐给赵王时,可能会怎样说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牛郎织女》选段。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1】牛郎哥嫂的话讲了哪些意思?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标曲线的句子意思,转换成牛郎自己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最后一句话,同文中的成语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4】第4段“走”字反复运用,对刻画牛郎“离开家”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品读。(录排时请去掉文中的注音)
一天,高斯顶着烈日,匆匆往学院赶去。突然,一群人拦住了他的去路。为首的一位对高斯说:“听说你是个天才,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难题,你敢不敢接下来?”说着,他拿出一个玻璃瓶,往街心一放,指着瓶里一枚用一根棉线系住的银币,要高斯把棉线弄断,但绝对不许打开瓶塞。
……
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高斯还是皱着眉,眯着眼,紧盯着那个玻璃瓶,没想出什么办法。这时,街中心围上了很多人,有些也是学院的学生,他们向人们介绍着高斯。大家听说高斯解过上千年没法解的数量难题,都感到十分新奇,想看看这位天才青年如何走出别人给他制造的困境。
太阳光是那么的强,那个玻璃瓶偏偏放在炎炎烈日下。高斯紧张地思考着,他的额头不断沁出汗珠来。一颗晶莹的汗滴跟其他几颗汇成一大滴,沿着高斯高高隆起的额头往下淌,啪嗒一下落在高斯身前的石板路上。
一位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心疼地走近高斯,撑起自己手中的黑色布伞,举到高斯头顶上,安慰他说:“别着急,小伙子,慢慢想,你会想出办法的。”
……
高斯在那个玻璃瓶前蹲了下来。他举起老花镜,让太阳光聚焦在玻璃瓶里的棉线上。不一会儿,大家看到玻璃瓶里突然冒起一缕青烟,接着“叮当”一声响,那枚用棉线系着的银币落到了瓶底。高斯解决了难题。
(1)你认为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呢?并说明理由。
(2)请用波浪线画出高斯断瓶中线的句子,并说一说断瓶中线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除了难题在困扰高斯外,还有其他因素困扰着他,你知道其他因素还有哪些吗?
(4)课题中也有一个字给予了高斯很高的评价,是“智”。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替换“智”字,你觉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呢?
12、阅读。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和风送暖,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率先回应着和风暖阳的呼唤,绽放着鹅黄的娇嫩的花朵,一根根柔软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往春天的深处伸展。我被这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记录这早春的美景。
②忽然,一个胖嘟嘟的男孩跑到我面前,指着不远处的一群孩子对我说:“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呢?”看着他脸上花朵一样的笑容和目光中强烈的期待,我立刻点点头,并准备为他们录像。
③就在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走到刚才和我说话的男孩面前耳语了几句。随后,只见那个男孩皱着眉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走到那群孩子面前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就大声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手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把所有的人都录下来,咱们就采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怎么样?”
④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地响应起来:“好哇,这个办法不错,既省时又能把所有人都录上”。说完,那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走到迎春花周围,手牵着手,围着一株迎春花拉成一个圆,微微蹲下身子,并起双脚,整齐又有节奏地跳着跑起来,脸上荡漾着花朵一般的笑容。
⑤我一边给他们录像,一边感到有些纳闷: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对他们说手机里的电不多了啊!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影,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并着双腿跳呢?
⑥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影,并将影像发给他们后,他们热情地向我致谢,而后,转过身一起向公园里走去。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走起路来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的孩子。
⑦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诗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⑧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想起他们如花朵一般灿烂、纯真的笑容,我默默地想:这早春最美的风景难道仅仅是明媚阳光下的那些迎春花吗?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倾泻:________________
荡漾: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具体写出了“我”很__________。
【4】下列对第⑧自然段中“最美的景色”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园里明媚阳光下的那一大片迎春花。
B.“我”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C.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
D.既是公园里明媚阳光下的那一大片迎春花,又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1)男孩让伙伴们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是因为这样录像省时。(______)
(2)“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走到刚才和我说话的男孩面前耳语了几句”,小女孩耳语的主要意思是他们要帮助那个残疾同学,想办法不伤她的自尊心。(______)
【6】如果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好朋友去读,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心愿
雨后,静静的山林里,开了一朵、两朵、三朵……金黄、银白、鲜嫩的蘑菇。远远地一望,像是散落在草丛里银白色的小星星,闪闪烁烁,又好像草根儿撑起的一柄柄小白伞,遮住风风雨雨。
忽然,一顶小草帽一闪,出现了一个娇小、轻盈的身影——是一个小姑娘。她那灵巧的小手轻轻地把一颗颗小银星、一柄柄小白伞放进挎着的小竹篮里。偶尔,还回头望一望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
我猜想:妈妈今晚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给饭桌上添了一道新鲜的山味。
我猜想:同学们明天会羡慕她的,因为她从集市上换回了一个好看的文具盒。
她回头望着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好久,我听见她喃喃自语地说:“老师,您喝了我熬的鲜蘑菇汤,病,一定会好些的。”
啊,我不必再猜度了,我已经觉得一股股暖流淌过心间。
我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也采起一朵又一朵鲜嫩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她的竹篮里。
【1】结合短文填量词。
一( )蘑菇 一( )山味 一( )小伞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
【3】当“我”看到小姑娘采蘑菇时,产生了哪些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姑娘为什么采蘑菇?她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购物卡
下图为一家购物中心的购物卡背面的使用说明,读一读,完成练习
百家福购物中心 使用说明: ○本卡不记名、不挂失、遗漏不补; ○本卡不兑现金、不找零钱; ○本卡盖章有效; ○有效时间:2020年9月30日~10月10日(当天); ○本卡解释权归广场购物中心; ○本卡每天只限使用一次。 |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张购物卡丢失,可以到柜台补办。______
②这张购物卡每天只能用一次。______
③这张购物卡使用期限只有十几天。______
【2】李阿姨拿着这张购物卡于2020年10月20日去此购物中心购物,但在付款时,被收银员拒收。请你结合上面的内容,向李阿姨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
15、材料二
陶渊明授学
陶渊明归隐后过着yí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毕恭毕敬地来向他求教读书学习的妙法。陶渊明听了仰面哈哈大笑:“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但他很快收住笑声,心有歉疚地想:“作为一位前bèi长者,对晚bèi后生应当循循善诱, qǐ能xián弃chǐ笑他们!”于是,他严肃地对少年说:“学习是绝无妙法的,只有笨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
那少年听不明白。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他亲手耕种的稻田旁边,指着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一瞧,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
少年蹲下身子,眼睛眨也不眨地瞧着禾苗,从早上一直盯到了中午,直到盯得眼睛酸痛了,才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是没见长?那么,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
少年摇摇头,回答不出来。陶渊明便耐心qǐ dí:“这禾苗是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啊!只是我们的肉眼察觉不到。读书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连自己也察觉不到。但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已,就会知道得越来越多。‘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陶渊明说完,又指着溪边一块大磨石问道:“你再看看那块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ān)一样的凹(āo)面呢?”
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
“那你可曾见过,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吗?”
少年想了一想,说:“不曾见过。”
陶渊明又因势利导:“这是农夫们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镰,磨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磨损的,绝不是一天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讲这磨石,有什么用意呢?陶渊明看出了少年的心思,便接着说:“从这磨石,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因lǎn duò而间断停止,所学的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掉!”
听了这一席话,少年完全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连忙叩首:“多谢老先生教huì,我再不敢妄想什么学习妙法了。”
——节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田螺姑娘》,有改动
【1】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án弃 前bèi
yí
然 qǐ dí
chǐ笑 教huì
qǐ
能 lǎn duò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对向他求教的少年循循善诱,没有丝毫不耐心。
B.阿凡提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任何问题都难不倒他。
C.我们做事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必然会一事无成。
D.只有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3】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聚精会神
少年便蹲下身子,眼睛眨也不眨地瞧着禾苗,从早上一直盯到了中午,直到盯得眼睛酸痛了……
望眼欲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少年学到的读书学习的妙法是什么?请在下面总结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古人谈读书》中也讲到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方法。请写出其中两个。(默写课文中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选一本你读过的好书,就像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一样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
书名:《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短文。
阳光下的守望
邱萍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 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 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A.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 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 亲挪到树荫下,B.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 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C.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 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D.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__________
炙热: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字母)
外貌描写:( ) 语言描写:( )
动作描写: ( )神态描写:( )
【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 ”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 3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唯一的听众(节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文中照应题目的句子是哪句?用“_____”画出。
【2】从“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这样的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回答时用上“要想……就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想象一下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壮士的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说明了石头砸下_______。这两个句子充分表达了壮士对敌人的_____及_____的决心,表现了五壮士的崇高品质。
【2】请给这段文字拟个小标题:_______。在写作顺序上,这段文字先写五壮士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_______,再写子弹打完后,五壮士_______。
19、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过去,人们常说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
气象学家指出:距地面约22~27千米的臭氧层, 由于人类近百年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整个高空大气层巨变,南北两极的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正常情况下,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和大气层时,波长短的宇宙射线、X射线和部分紫外线就被臭氧层一一吸收掉,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和水汽吸收和反射掉,到达地表的就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射线。正因为如此,臭氧层才被世界天文科学家誉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而今太阳辐射却直接穿过电离层和地球磁层,长驱直入,射向地表,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威胁。“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最低,所以冬天的太阳易诱发肿瘤(liú)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因此,人们要一改过去喜欢无节制晒冬阳的传统习惯。
(1)本文最恰当的标题是( )。
A.臭氧空洞危害大 B.臭氧减少令人忧
C.冬阳如今可致病 D.冬阳如今猛于虎
(2)短文中说,臭氧层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度的紫外线侵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海力布忽然听见天空中喊救命的声音。
21、照样子,用上动态或静态的描写方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仿写:松山湖畔,游人如织。
__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我背你走!”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他背我走。
(1) 小胡子走到海娃面前,说:“我最喜欢小孩,你不要害怕。”
(2)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3、习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风景,值得你去驻足欣赏,请根据自己的观察,按一定顺序,写一处让你印象深刻的风景。要求:(1)写出景物的变化。(2)字数400字左右。(3)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