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中,“寒”的意思是( )
A.姓
B.穷困
C.寺名
D.冷(跟“暑”相对)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决定与讨论,这项决议成立了。
B.王老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C.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大量的废纸。
D.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3、下列不属于《西游记》的故事是( )
A.大战红孩儿
B.三打祝家庄
C.三借芭蕉扇
D.真假美猴王
4、辨词填空。
顾惜 爱惜
(1)我们要自己的学习用品,从小养成勤俭的美德。
(2)王老师经常带病给我们上课,从来不自己的身体。
涌现 呈现 出现
(3)国庆节的夜晚,举国上下,到处都出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
(4)自从开展“争做当代活雷锋”活动以来,校园内好人好事不断。
居然 果然 突然
(5)商人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6)原本还是晴空万里,就下起了一阵大雨。
(7)老爷爷已经白发苍苍了,能爬了天都峰。
欣赏 观赏 赞赏
(8)秋天,老师带我们去菊花。
(9)我课余时间常常在家古典。
(10)同学们对助人为乐的品格十分。
5、古诗文阅读。
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古诗。“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描绘了诗人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喜极而泣的画面;“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表明士兵们身经百战,不畏艰险及其不打败敌人誓不返乡的决心;“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儿童模仿大人劳作的情景;“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描绘了李白站在江边送别好友久久不肯离去的情景;“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通过形象的比喻,寄托了孩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6、先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国( )民安 ②民不( )生 ③饮水思( )
④举世( )名 ⑤安( )乐业 ⑥负荆请( )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______的太平盛世,人们______,但我们不能忘记战争带来的______,我们要______,牢记先辈们的努力付出。
7、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
(2)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_,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4)青箬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8、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买(________)还珠 卧(________)尝胆
惊(________)失措 (________)然大波
9、阅读。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信服——(________) 强壮——(_______) 平顺——(_______)
【2】读短文、完成填空。
文章写了在初春“我们”一家在田野散步,在散步中发生了分歧:_______________;后来决定走小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中的“两全”具体指_____。分成两路,两全其美,各得其所,“我”却“终不愿意”,那是因为_____。
【4】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文章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_____)
①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②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的朴素而真挚的爱。
③表现了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风气。
10、材料一: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武松______和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松______的特点。
【2】短文写“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一掀、______。
【3】武松是怎样应对“大虫”进攻的?他为什么这样应对?
____________
【4】作者重点描述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表现老虎凶猛残暴,非常难打。
11、课内阅读。
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 居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_______,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_______,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_______。
【1】用“__”把文段中括号内恰当的词画出来。
【2】文段中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
A. 特定称谓 B. 引用文句 C. 特殊意义
【3】把下面的三个句子还原到文中A、B、C三处,只填序号。
⑴、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⑵、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⑶、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4】迎客松和送客松的枝干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送客松这黄山三大奇松,期中写的最详细的是________。
【6】黄山奇松的代表是什么呢?
________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玩耍的大人
①过完年,终于把父母接到家里来住一段时间。这些年来他们都生活在农村老家,对城市生活非常陌生。
②母亲严重晕车,拒绝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而父亲又腿脚不便走不了远路,导致我无法同时带他们出去游玩。父亲想多看看外面,我便坐出租车带他去老城区逛,看到地铁站,我心想不如让他体验一下。坐电梯、买票、安检、刷卡、进站、上车……在如同迷宫一般的地下空间转悠,对父亲来说,如同进入了令人头晕目眩的游乐场。
③母亲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怕她无聊,我便提议去超市转转。超市里满目货品,流光溢彩;购物的人群,喧闹无比。对母亲来说,这一切都是崭新的。她挽着我的手,一会儿对着一整排洗面奶问:“这些是洗脸的?”一会儿又看到各式各样的蒸锅:“这个炖鱼不错哟!这个炖藕蛮好!”一会儿摸摸羽绒被:“比我们家的棉被轻薄很多!不知道盖着暖不暖和……”渐渐地,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幸福。
④周末,窗外阳光和煦,我心想不如趁着天气好坐地铁去玩。好说歹说,母亲终于坐上了地铁,也露出了父亲第一次坐地铁时的表情:“哎哟!开得这么快,我怎么站得稳?嚏!司机人呢?”父亲一副见过世面的淡定表情:“你啊,什么都不晓得哦!司机在前头噻!”从地铁口出来,上电梯了,他们俩紧紧地挽在一起,我说:“别担心,很安全。”父亲说:“我不怕。”母亲说:“你不怕,抓我抓得这么紧做什么?”
⑤来到步行街,街头人潮涌动,两边店铺招揽生意的声音此起彼伏。父亲走不了几步,就要坐下休息。我跟母亲去买特产,母亲像一个活泼的小女孩,趴在柜台上,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喜欢得不行。过一会儿又沉迷地看着商店边推磨的假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也太像了!你看看那头发、那牙齿、那推磨的手!”等买好东西回到父亲身边,母亲连说:“你快去看哪!那个人跟真人一模一样!”父亲回道:“你又瞎扯!”母亲急了,不由分说,将父亲搀扶起来。
⑥阳光暖暖的,父母慢慢地往那家店走去,而我;坐在父亲坐过的地方,恍惚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看着孩子们去玩耍的大人。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场景补充完整。
场景一 | “我”带父亲去体验坐地铁。 |
场景二 | _________ |
场景三 | _________ |
场景四 | _________ |
【2】读短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读到“流光溢彩”这个词,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呢?它与母亲的心情和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有什么关系?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坐地铁的感受。想想你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短文的题目《玩耍的大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题目强调在作者眼中的父母很幼稚
B.文章围绕“玩耍的父母”选择场景
C.题目体现出作者对父母的浓浓的爱
D.文章的结尾和题目有相互照应作用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我·狗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
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孩子上学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 孩子 别怕 有妈在 狗不敢来的 我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1】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给文中“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
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例外,真诚最稀缺。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上的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站在座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他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盖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的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的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投宿( ) 处( )境 赚( )取
梦寐( )以求 阴谋(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嫌弃——( ) ( )
清晰——( ) ( )
【3】仔细阅读短文填空。
故事发生的地点:( );
时间:( );
人物:(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4】从文中摘抄出表现服务员热心助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摘抄出表现老夫妇知恩图报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你真诚地帮助别人,别人也会以真诚回报,甚至使你获得成功。
B. 你帮助别人成功,别人也会让你成功。这是一种交换。
C.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来,喊道:“大姐,别给!没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第三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2】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母亲的负担是多么的沉重,请用“ ”在把它画出来。
【3】用“ ”画出文中表现母亲辛劳繁忙的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猜想一下当时我心里会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轻轻掩门一声响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躲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室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合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的瞬间的声音还是非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致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的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是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定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留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若有所失:___________________
暗自揣度: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速读⑤-⑧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_______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遭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员来了。警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被子!送给我?这那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的( )选择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内容看题目“雪”和“炭”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看了这篇短文后,你对毛主席有什么话想说的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越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
18、 牛的母爱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青海省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那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就这三斤水,还得靠驻守在那儿的部队战士从遥远的地方运来。
②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老牛挣脱缰绳,强行闯入了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运水的军车一来,老牛迅速冲上了公路。司机bù zhī suǒ cuò,军车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人和牛就这样僵持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③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老牛那瘦骨嶙峋的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bēi zhuàng。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 )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 )我愿意接受处分(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 )正好三斤( )放在老牛面前( )
④让人惊奇的是,老牛没有喝水,它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cí xiáng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寞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⑤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窘困,想起了我那至今仍然在乡下劳作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根据拼音写词语。
bēi zhuàng(______) bù zhī suǒ cuò(______) cí xiáng(______)
【2】在短文第③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3】“让人惊奇的是,老牛没有喝水,它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请你想象,老牛此时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窘困,想起了我那至今仍然在乡下劳作的母亲。”“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两三句话概括地写一下)
【5】看到老牛拦路索水,牛主人狠狠地鞭打了老牛。你赞同牛主人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练习。
今天,敌人在松花江边对一个只有13岁的小姑娘进行“审讯”。为了扩大影响,日本兵还用皮鞭赶来了村里的许多孩子。
敌人问()你为什么要偷着组织大家学习中文( )
()因为我是中国人()小姑娘回答()
敌人恼怒了()大声吼道( )难道你不知道( )违抗命令就要枪毙吗( )
()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小姑娘大声答道()
敌人没有办法了,换了一幅假惺惺的面孔,对小姑娘说:“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只要你当着大家的面,答应以后不再组织它们学习你们的语文,我们就送你到最好的学校去上学。”
敌人稍停了一下,接着又恶狠狠地说:“如果你执迷不悟,那——眼前的滚滚波涛就是你的坟墓了!”
小姑娘听后,微微一笑,她毫不犹豫地跳向江心……
1.给第2-5小节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执迷不悟:
毫不犹豫:
3.这篇文章赞颂了东北小姑娘的什么精神?
4.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这幸福伊始,是千千万万犹如文中小姑娘这样的爱国者对祖国的热爱,守住了我们的祖国,那么,身在幸福中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写下来。
20、按要求改句子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收获”一词的含义写句子。
(1)取得成熟的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心得、战果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肯定句)
(3)杰奎琳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
(4)晏子身材矮小。晏子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23、百字练笔
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们很有启发。请你也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