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A.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B.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C.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D.小珍珠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煤碳 应接不暇

    B.妨碍 胁调有序

    C.爱幕 负荆请罪

    D.漫游 失魂落魄

  • 3、《爱的教育》中,费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重父母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给多音字组词。

    系xì______________

    扎zhá____________ zhā_______

    挣zhèng_______ zhēng_____

    数shǔ ______ shù _______

    背bēi_______ bèi_______

    塞sāi_____________ sài_______

    结jiē_______ jié ______

    载zài_______ zăi_______

  • 5、读拼音,写字词。

    mà zha     dù jì     duàn liàn     hóu lóng     jié duàn

    ( )       ( )     ( )     ( )   ( )

    lǒng zhào     líng dāng     fù yōng     tè shū     zòng héng

    ( )     ( )   ( )   ( )   ( )

  • 6、读拼音,把词组补充完整。

    cháo shī________的空气 hóng wěi________的建筑   xiāo huǐ________罪证

    cǎi pái________节目 mí huò_________敌人

  • 7、补充词语。

    学而不____ ____)(____有味 一知半____  ____)(____如生

    _______)(____)(____吞枣  自________)(____)(____实感

  • 8、细读课文,我有发现。

    (1)“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这句话是用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

    (2)“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这句话中,“深深大地”是指____________;“第一朵紫荆”是指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4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实验小学五年级同学将搜集到的数据制成了统计表。

    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人均阅读量对比:

    阅读内容及阅读量

    2013

    2014

    纸质图书阅读量()

    4.77

    4.56

    报纸阅读量()

    70.85

    65.03

    期刊阅读量()

    5.51

    6.07

    电子书阅读量()

    2.48

    3.22

     

     

     

    (1)2013年、2014年的期刊阅读量分别是_____)(_____

    (2)对照两年的数据仔细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类文阅读。

    庄严的军礼(节选)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脚步十分沉重。看见爸爸的身影,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张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身上沸腾了,他强忍着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敬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1)文中的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陈司令员年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体态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他们站得更近,身体靠得更拢。

    老少两代军人相互理解,心心相印。

    (4)哨兵的泪花是(  )

    惭愧的泪。 后悔的泪。

    激动的泪。   害怕的泪。

     

  • 11、阅读平台。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現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作者把“读万卷书”说成是“唯一的消遣”表明了(    

    A.作者喜欢读书。

    B.作者的业余爱好很少。

    C.作者生活单调枯燥。

    【2】在读书的过程中,作者学会了挑选、比较,通过比较,作者会读一些________________的书籍。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相辅相成的,都会有所收获。(_______

    (2)《封神榜》《荡寇志》这两本书没有一点可取的价值,因此没有可读性。(_______

    (3)读了选文,我知道蕴含着真情实感的文章更能打动人,因此我们在习作时,要写身边的真实事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_______

  • 12、阅读《四季之美》(节选),完成练习。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 (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 (旷 矿)神 (怡 移)。

    【1】选择( )里的字,依次填在文中“ ”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3】把画“ ”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

    【4】《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按照( )来描述四季景物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生发展顺序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给“着实”换个词语,意思基本不变,应该是______

    (2)“这情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A.明亮的月夜。 B.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C.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3)根据第(2)小题的选择,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这情景着实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芳草地。

    微塑料

    2016年,日本九州大学与东京海洋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极海域漂浮着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微塑料”。这被认为是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该调查于当年1月至2月,在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间的五个地点实施。经换算,每平方千米有14万至29万个,与北半球海洋平均数量不相上下

    研究者表示,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3亿吨,约有10%的塑料会进入海洋。在风、阳光和水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极小的碎屑。这些塑料难以降解,会在海里存在数百年。另外,我们使用的带有磨砂颗粒的牙膏、洗面奶、洗衣粉,这些颗粒的体积小,漂浮在水面上,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办法处理它们,于是它们不能被分解,最终都有可能进入大海。据估计,现在的海洋中已有数十亿个塑料微粒在海水中沉浮,海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塑料汤”。除了海鲜类正在遭受塑料的污染,海盐等海产品也正在受到微塑料的影响。据马来西亚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全球各地采取的几十个海盐样本中,不合塑料微粒的仅有个例。它们会登上人类的餐桌,进入人体。

    2018年1月10日,正在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的尺寸还没有共识,但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1画“___”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并说明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与短文表述不一致的是( )。

    A.在人迹罕至的南极都有微塑料的存在,说明微塑料的影响非常广远

    B.微塑料已经通过海产品,对人类产生影响

    C.牙膏、洗面奶、洗衣粉中的磨砂颗粒一定会进入大海

    D.治理塑料制品对海洋的污染迫在眉睫

    3阅读短文,找出微塑料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事情的发展顺序 B.按不同方面 C.逻辑顺序 D.时间顺序

  •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级及人数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从不使用

    一、二年级(100人)

    10人

    25人

    65人

    三、四年级(100人)

    65人

    19人

    16人

    五、六年级(100人)

    89人

    11人

    0人

    调查年级及人数经常使用偶尔使用从不使用一、二年级(100人)10人25人65人三、四年级(100人)65人19人16人五、六年级(100人)89人11人0人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在校园中“炸”开了。像“锦鲤”“官宣”“逆袭”等网络新词,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作文里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

    【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全面地总结一下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材料二中网络新词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与勤奋相伴,每个人都能收获生活的锦鲤。

    B.《福建日报》官宣了:“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开幕。”

    C.夺冠呼声最高的足球队果然逆袭成功,获得了冠军。

    D.欢迎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献出一份爱,传递正能量。

    【3】有人说:如果你不说几句网络新词,别人会说你“老土”;如果你老说网络新词,别人会说你“忘本”,丢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一些东西。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看待?请你写写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又见樱花

    在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有很多樱花树,三五一丛或独自一株,没有任何规律地散落在楼下的花坛中。

    午后的阳光是那样的和煦,没有夏日的炎热与冬日的寒意,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温暖。而眼前的樱花,就在这春寒料峭里三五一簇,淡淡地开着,没有浓烈扑鼻的花香,也没有光艳夺目的花色,有的只是如云似锦的花簇,随风轻轻地摇曳,像极了少女们浅浅矜持的微笑。

    最难忘的是乡下我家楼下那一株樱花树。树很老了,但枝繁叶茂,粗壮、高大。儿时的我总爱在阑珊的春日中,待到无数璀璨的星辰挂上天空时,少年不知愁何在的我便会淘气地____上枝干,惬意地半____半靠在树枝上享受着乡村的幽僻。一阵微风____过,雪白的花瓣伴着风、____着舞飞进了我永远的梦里……

    后来,上大学了,大学校园里也有两株樱花树,低矮得让人总是容易忽略。花期时花开得也不多,大抵就是那么几簇,在鲜花似锦的大学校园里的确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每到夜晚,那些开着大团大团花儿的树下总会集聚纳凉的学子,或读书或低声交流。此时的我虽然站在樱花树下,但思绪已不在樱花树下了。

    故乡和母校那些樱花,它们也正开着吗?

    【1】请将下列四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跳  拂  躺  攀

    【2】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文章一共写了三个地方的樱花,其中最难忘的是______,第二段中“眼前的樱花”是指______,尽管______在校园里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A.工作单位楼下的樱花

    B.家乡的樱花

    C.大学校园里的樱花

    【3】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作者的“思绪”在哪儿?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 16、张大力

    ①张大力,原名叫张金壁,津门一员赳(jiǔ)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②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③“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

    ④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   除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⑤(于是   可是),打石锁撂(liào)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无非   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⑥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⑦众人叫好呼好贼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⑧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⑨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⑩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   可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石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选自《俗世奇人》)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用的恰当的词语下面划“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没有人不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 )

    (2)形容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

    【3】照样子仿写句子。

    张大力举着石锁,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刷子李刷着墙壁,眼睛_______,手臂_______,好像_________

    【4】请联系上下文,把石锁下边写的内容填在文中横线上。

    【5】聚合成老板巧妙设计了“举石锁”这一奖赏,既是为了吸引顾客,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对张大力的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

    【6】本文短小精悍,一波三折,张大力举起石锁,不仅没要到钱,最后还哈哈大笑,是因为________。本文第①段中铺垫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我觉得聚合成老板夸人的方法很_______

  •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英雄》经过激烈角逐,“字典姐”陈怡曦不负众望摘得“汉字状元”的桂冠。在观众大呼“节目结束太快还不过瘾”的同时,参加节目的小选手也无不暗下决心,打算明年重返赛场,并呼吁更多的学生朋友加入《汉字英雄》的行列中来。由此可见,《汉字英雄》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收视率上,更体现在观众的口碑与他们对下一季节目的期许上。

    材料二: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地将此现象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如果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

    【1】请用“ ”划出能概括材料一主要内容的句子。

    【2】读材料二,你认为汉字书写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美文欣赏。(15分)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好没有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梨已稳稳当当地握在手里,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拿着梨  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  手里的梨该怎么办呢  吃了  不好意思  扔了它 又舍不得 怎么办?……我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摊是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了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吗?

    爸爸的声音不大,但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回去。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我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所说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补上标点。

    (2)   画出文中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3) 画出与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相照应的句子。

    (4)文中第一个省略号表示   ;第234个省略号表示

    (5)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

     

     

  • 19、阅读检阅台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后半夜才回来。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来,说:“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怕你会摔伤,(  )怕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____) 没有控制,整座城市(  )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 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她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推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大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定。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文中画线部分,前一个“红绿灯”具体指___________,后一个“红绿灯”是指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填人恰当的关联词。

    【3】“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先后列举两个事例说明道理,第一个是__________,第二个是__________,这正反两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串联起来。

    柳公权字写得好。   柳公权做人和他的字一样。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年糕把牙牢牢地钳住,就像是拔掉了似的疼。(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训练

    【1】我的幼稚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写句子)

    【2】大娘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把句子改成被字句)

    【3】看着有趣的漫画,我不约而同地笑了。(修改病句)

    【4】谁愿意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无家可归?(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笔下生花(两题目任选其一)

    1观察秋天里的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要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可以把人们的活动也写进去。写的时候要先想一想表达的顺序,然后具体写下来。可适当展开想象。语句要通顺、连贯。写好后认真修改。

    2认真观察一处景物或一个场面,然后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作文。要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写出事物的特点。作文之前,要先想好表达的内容和顺序,列出提纲;写完之后,要运用修改符号认真修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