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音与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划船(huá) 不可计数(shù) 兴奋(xīng)
B.不禁(jīn) 应接不瑕(yìng) 停泊(bó)
C.抛下(pāo) 颤动(chàn) 树干(gàn)
D.细缝(fèng) 一簇簇(zú) 禁止(jìn)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诲(huì)人不倦(教诲)
B.默而识(shí)之(认识)
C.心到最急(jǐ)(要紧,重要)
3、各就各位,选词填空。(5分)
姿态 姿势 形态
(1) 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打响男子110米栏争夺战,刘翔以“今年最佳”( )起飞。
(2)当夕阳的柔光将远山映照出一个绵延的剪影,耸立是山的( )。
(3) 云主要有三种( ):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
储存 储备
(4) 避免冬季皮肤干燥,夏季做好水分( )。
(5) 日本将调用海上钓鱼浮动设施( )放射性污水。
4、老师组织了“班级成语大会”,我们一起来闯关吧!
(1)第一关:根据俗语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前怕狼后怕虎—(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2)第二关:根据例子特点,写成语。
例:
举世闻名 足智多谋 ______________
臭名远扬 ______________ 得意忘形
(3)第三关:根据语境填成语。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这样的成语来形容战争年代人们凄惨苦难的生活;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这样的成语来形容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_____,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______,按照______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________。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一句是本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巧借______任人踩踏,赞美了家乡人_______的精神,这是人性美的表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如:_____________等。
6、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 。作者用了三个动词“ ”“ ”“ ”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 能力,从而更显出它“ ”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 ”。
7、比一比,再组词。
吩 ____ 悔 ____ 漆 ____ 哀 ____
粉 ____ 诲 ____ 黎 ____ 衰 ____
8、写出反义词。
愚蠢——(_________) 傲慢——(_________) 尊重——(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①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搬回来一棵紫色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儿,问我:“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摇摇头。
②他摸摸脑门,一本正经地说:“我看它与众不同。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呀。”说完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过了一会儿,他拍着小手叫道:“紫罗兰!”那兴奋的劲头就像植物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一样。
③“紫罗兰?”我犯起了疑惑。紫罗兰的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我知道他从小就喜欢植物,光购买的有关植物知识的书籍就不少。阳台上到处都是他种的花花草草。他时常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如果我说这不是紫罗兰,那么……
④小铁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爸,您不信?”我赶紧说:“不是不信,而是它和我以前见过的紫罗兰不大一样。”“我认为紫罗兰有很多品种,没准儿这就是其中一种。”看到他眼中的坚持,我装作妥协的样子说:“就叫它紫罗兰吧!”
⑤紫罗兰成了小铁的新伙伴。在他的想象中,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他特意查了《少年自然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会开紫色、紫红色或血青色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看他那专心的样子,我真为他高兴。看来,当初没有轻易否定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⑥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他每天早晨起床,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儿开花的意思。我故意对小铁说:“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他立刻反驳我:“为什么?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可它一点儿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您别着急呀,我再研究研究,它肯定能开花!”小小年纪能这样执着,我欣慰极了。
⑦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但我想,迟早有一天,小铁会知道这株植物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开花。不过此时,已经有一朵更美的花开在他的心里了。
【1】短文第2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短文第6段画线的句子描写了小铁的语言,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说明了小铁语言幽默 B.写出了小铁信心十足
C.表达了小铁的快乐心情 D.说明了小铁是个慢性子
【3】从短文第3-6段中摘录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高兴→(___________)
【4】想想这篇短文叙述事情的顺序,然后填空。
搬回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小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者对文中的爸爸有两种看法,你赞赏哪一种观点呢?表明观点后,再写出理由。
观点1: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究科学问题。
观点2:尊重孩子,不轻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赞赏: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
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
作者:王亚宏 来源:《意林》
我们在挑西瓜的时候,要么听声辨音,要么给西瓜相面,要么干脆就凭运气。可蚊子会选择谁作为大快朵颐的对象呢?科学研究表明,蚊子也有类似的“挑瓜术”,只不过,它们关注的,是人的一些生理指标。蚊子靠什么来选餐?
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是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家乔普·范·龙发现,蚊子会根据二氧化碳的“痕迹”寻找“美食”。当人们呼气时,从肺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类似面包屑那样的团块状气流。蚊子跟踪的正是这种气流。通过特殊习性和感觉器官,蚊子跟踪人体留下的细微化学痕迹寻找叮咬对象。蚊子能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痕迹辨别方向,为了更好地感知到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它们会花更大的力气逆风飞行。
蚊子猎食的时候会用上所有的感官,但“嗅觉”更重要,研究发现,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汗水更多的人更可能被蚊子叮咬。
我们身体产生的乳酸、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吸引蚊子。乔普·范·龙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痕迹,蚊子会锁定距离50米以内的“目标”。当蚊子靠近(距离小于一米)一群潜在的“受害者”时,它们的感觉器官开始读取各种参数,例如皮肤的温度,上面是否有蒸汽和微生物等。总体来说,色香味俱全的人会成为蚊子优先选择的进食目标。
蚊子选择这个人而非另一个人作为叮咬对象,其依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皮肤上微生物菌落产生的化学成分。皮肤上的微生物会产生一种由300多种不同成分组成的“化学花束”。科学家指出,它的成分取决于环境和人的遗传结构。此前有研究显示,和其他男性相比,皮肤细菌成分更多样的男性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更低。
【1】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的主要依据是哪一项?( )
A.年龄
B.皮肤厚度
C.衣服的颜色
D.人身上的化学信息
【2】下面的人最不容易被蚊子叮咬的是哪一项?( )
A.汗水更多的人
B.皮肤细菌成分更多样的男性
C.色香味俱全的人
D.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的人
【3】下面快速阅读本文的方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 )
A.王琳琳在阅读时遇到“大快朵颐”“团块状气流”等不理解的词语时,没有停下来,没有回读。
B.短文中有不少有趣的词语,如“挑瓜术”“长腿自助餐”“化学花束”等,李秀非常喜欢,于是来回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生动的表达。
C.周楚带着“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这个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D.张萌萌在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这段话要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了。
【4】文中画线句中括号里的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试着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每次踢完球后都是满身大汗,他有一个困扰——招蚊子。读了本文后,请你帮助明明解决一下他的困扰吧。(提示:说明原因并给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我来到大明湖公园,一进东门,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矗立在眼前。啊,这就是汇波楼!
楼面侧上方中央横挂一块巨匾,“汇波楼”三个大字闪闪发光。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更加壮观。屋檐四角上各有龙、狮、鱼、犬等动物的形象,姿态优美,栩栩如生。“汇波楼”大匾两侧,雕刻着冉冉升起的红日,旁边有一对翩翩起舞的仙鹤,仿佛要把这楼阁带入仙境。
登上汇波楼向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湖面漾起粼粼波纹,浮光跃金。各种游船,犹如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
最壮观的是百米喷泉。103个喷头从不同的角度将水喷向天空,好像在湖上盛开着一朵美丽而奇特的“水晶花”。这朵“花”方圆百米,“花瓣”簇拥着“花蕊”,像是一串串珍珠挂在空中。一阵风吹来,“水晶花”随风飘动,在阳光的照耀下,这“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无比。
湖岸边,小岛上,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1】写出登上汇波楼后的观察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态( )美
( )( )如生
( )( )起舞
( )丽( )比
【3】你怎样理解“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来赞美大明湖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百宝箱。
金蝉脱壳(片段)
刚出壳(ké qiào)的蝉儿除了背(bēi bèi)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色的光环。
【1】用“√”标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用“ ”画出文中比喻句,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
【3】用“ ”画出文中蝉儿变化的句子。这段话主要是从蝉儿的颜色、 、_______等几个方面写蝉儿的变化的。
【4】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来概括蝉儿变化的情景。
13、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给上面的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狼吞虎咽(______) 意味悠长(______)
【3】在文中用“___”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国高铁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突飞猛进,高铁已渐渐成为部分旅客首选的交通工具。那么,高铁为何受到旅客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火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等用品,而且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了。
材料二:
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
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的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2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此次涨价,引发了热议:部分网友认为高铁价格不够亲民,日益增多的高铁逐渐挤占了价格低廉的一般火车,如此发展趋势,不能满足不同经济水平旅客的多元需求。
材料四:
淮安到上海高铁部分车次表
淮安→上海 单程2021-1-30(共6个车次) | ||||
车型:不限 □G/C高铁 □D动车 坐席:不限 □商务座 □一等座 □二等座 | ||||
车次信息 | 出发站/时间 | 运行时长 | 到达站/时间 | 参考价 |
G7794高铁 | 06:32 (始)准安东 | 5小时15分 | 11:47 (过)上海虹桥 | 二等座:¥332.5有票 一等座:¥555.57余7张 商务座:¥1040.5余1张 |
G8273高铁 | 10:53 (过)准安东 | 2小时55分 | 13:48 (终)上海 | 二等座:¥187余0张 一等座:¥298.5余0张 商务座:¥617.5余4张 无座:¥187有票 |
G7583高铁 | 11:57 (过)淮安东 | 2小时40分 | 14:37 (过)上海虹桥 | 二等座:¥187有票 一等座:¥298.5余0张 |
G3751高铁 | 14:05 (过)淮安东 | 3小时33分 | 17:38 (终)上海虹桥 | 二等座:¥182有票 一等座:¥289余12 商务座:¥572余6张 |
G7585高铁 | 14:27 (过)淮安东 | 2小时45分 | 17:12 (过)上海虹桥 | 二等座:¥195余0张 一等座:¥309.5余0张 无座:¥195有票 |
G8271高铁 | 15:59 (过)淮安东 | 3小时8分 | 19:07 (终)上海 | 二等座:¥187有票 一等座:¥298.5余1张 无座:¥347余0张 |
【1】根据材料一,完成选择题,中国高铁受青睐的原因说法有误的一项( )
A.速度提升并且缩短了旅程,比乘坐飞机还要快。
B.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
C.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
D.高铁能满足部分旅客的出行需求。
【2】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高铁已成为所有旅客首选的交通工具。
B.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C.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二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一等座。
D.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3】阅读材料四,再完成选择题:明明的妈妈要从准安东站出发,在2021年1月30日18:00前赶到上海高铁站,最迟可以买哪一个车次的票?( )
A.G7794, 06:32发车。
B.G7583,11:57发车。
C.G7585, 14:27发车。
D.G8271,15:59发车。
【4】如果为中国高铁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你会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有老鼠牌铅笔吗
A.书名及作者
B.出版社
C.书的售价
D.书受人欢迎
E.书中有个男孩名叫夏刚
【2】仔细阅读上文,你猜这个故事会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假里,小林打算读这本书。下面是他的阅读计划,你还有什么建议呢?
①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②完成一份阅读思维导图;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坦率 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少气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4】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填序号)
(1)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2)这篇文章说明( )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7、课外阅读。
剥豆
①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吗?”
③“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④“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⑤“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⑥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⑦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⑧“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⑨“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⑩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⑪“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⑫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⑬“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⑭“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⑮“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⑯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
【1】按照意思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①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_____)
②内心产生怜惜爱惜的情感。(_____)
【2】文中母亲为什么“想淡化结果”?儿子是如何对待结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美丽的“三潭印月”》节选
这三个石塔造型优美别致,上头尖,中间镂成一个空心的球,像三个宝葫芦。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三个石塔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了。
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每当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如盘,光辉朗照。这时候,人们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烛,再把石塔上的小圆洞蒙上薄纸,他们好像是月亮投在湖面的影子,“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据说,“三潭印月”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众多游人到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1)在选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1分)
(2)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1分)
(3)选择下面引号的作用。(3分)
①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 ( )
②“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 )
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
我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19、阅读。
篮球场上的生命传奇
①在刚刚过去的2018—2019赛季WCBA全明星赛场上,一支由5人组成的特殊球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紫红色的球衣上印着“YESHA”拼音字母,球衣正面用白色线条(渲染 勾勒)出不同的人体器官图案,背部分别印“20”“1”“7”“4”和“27”五个号码。当他们站成一排时,球衣上的数字正好是“2017427”。他们在同女篮队员的公益赛中只进了一个球,拿到了2分,却赢得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②球队为什么用“叶沙”命名?原来在2017年4月27日,一个品学兼优又热爱篮球运动的少年突发脑出血不幸离世,这个少年名叫叶沙。父母悲痛之余,(毅然 欣然)决定将叶沙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病人,这5名队员都是接受叶沙器官的受益者。在中国人体器官管理中心的安排下,他们选择了叶沙生前最喜爱的篮球运动,组成一支“叶沙”篮球队,为的是让16岁的少年叶沙的篮球梦得到延续。
③20号队员——48岁的刘福,20年前被诊断为尘肺,收到病危通知书后,想结束生命。一天,当医生说有供他换用的肺器官时,他和孩子在病房里抱头痛哭。换上叶沙的肺后,呼吸通畅,神清气爽。篮球场上的刘福泪流满面,嘴里念叨着“圆梦了,终于圆梦了!”4号队员——54岁的周斌,是一位优秀的基层干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使肝脏严重损伤。当他移植上叶沙的肝脏获得新生的那一刻,他在病床上向照片里的叶沙和他的父母庄严地敬了个礼。1号队员——50岁的胡伟,两年前得了尿毒症。他每天要吃4次药,每两天做一次长达4小时的血液透析。移植了叶沙的肾后不再做透析了,排尿也正常了,远离了“生不如死”的痛苦。27号队员——22岁的黄山,因长期上夜班,圆锥角膜病变,导致视力急剧恶化,面临失明危险。移植手术后,他重见光明。同样,7号队员——14岁的颜晶,是球队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生。生下来右眼上就有一个白色的肉瘤,视线模糊,还常遭到别人嘲讽。她不敢见人,性格越来越孤僻。眼角膜移植后,颜晶脸上重现了久违的幸福的笑容。因为黄山和颜晶身上都有叶沙的“眼”,所以在篮球场上像亲兄妹一样奔跑跳跃,配合默契,仿佛是活跃的叶沙!
④一个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6岁,在他走后却留下了一支特殊的篮球队。五个人原本不曾相识,却因叶沙从此血脉相连,息息相通。
⑤大爱无疆,风范犹存!其实,叶沙并没有走,生命不因死亡而终结。爱可以让生命延续,让心跳不止,让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得以重生!生命是短暂的爱的美好和生的希望却是可以无限传递的!
(选自央视《面对面》聚焦《“一个人”的篮球队》,有删改)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特殊——______ 反义词:短暂——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息息相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支特殊球队为什么格外引人注目?用直线画出相关语句。
【5】下面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6岁的叶沙去世了,有5个人接受了叶沙的器官移植,重新获得健康,在篮球比赛中进了一个球。
B.接受叶沙器官的受益者组成了一支球队,在篮球场上一边回忆自己的痛苦经历,一边奔跑拼抢,密切配合,实现了叶沙的“篮球梦”。
C.在中国人体器官管理中心的安排下,接受叶沙器官的受益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球队,他们选择了叶沙生前最喜爱的篮球运动,在篮球场上奔跑拼抢,延续着叶沙的“篮球梦”,将爱的美好和生的希望传递。
【6】疑难点读了短文,你怎样理解“篮球场上的生命传奇”这个题目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素养点此次篮球比赛结束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对器官捐赠的讨论。有人说:“叶沙的父母太狠心了,孩子死去连全尸也没有留下。”有人说:“他们太了不起了。捐赠器官挽救了更多的患者,这是最无私的大爱。”你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侦察员老王被敌人抓住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瑞恩说:“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树上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
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傍晚,晚霞染红了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营。
(1)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①阿曼达_ 地说:“爸爸,真的是您吗?”
②“爱,能创造奇迹!”老师________地说。
(2)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缩句)
23、快乐习作。
如果要给一个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哪一位老师呢?要抓住这个人最突出的特点,如外貌、衣着、性格、爱好等,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
要求: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其特点,并表达出你的情感。注意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