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民间故事时,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B.里边的人物不能神化,要符合现实。
C.可以适当地做些动作,增加一些表情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幢(chuànɡ zhuànɡ)房子 压(yā yà)根儿 悻悻(xīn xìnɡ)离去
山坳(yòu ào) 鼓槌(zhuī chuí) 操纵(cónɡ zònɡ)风筝
3、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4分)
(1)只要我们有横心,坚持不解,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
(2)故乡的人们朴实善良,临里之间过着守忘相助的日子。( )
4、写出画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_____
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_____
3.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放在一个舒适的巢里。_____
4.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____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1)炙热( )的太阳烤着大地。
(2)游人们脸上少有旅途的疲惫( ),更多的是惊喜。
(3)石头上刻着几个遒劲( )的大字。
(4)海洋向人类奉献( )着食物和珍贵的宝藏。‘
(5)崎岖( )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6)我爱它们平易简朴( )的本色。
6、积累运用。
1.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格言: 。
2.仿写句子: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句贴心的安慰是一朵花, , 。
3.春天里小草蓬勃生长,你会用唐人的诗句赞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4.请写出一句劝人努力的诗句 , 。
5.试写出一条环境保护的标语: 。
6.写出描写春季和秋季的四字词语各一个:
7.写一句自己的座右铭: 。
8.在食堂里,我认为应该贴这么一句古诗“ , ”来劝同学们珍惜粮食。
7、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字词。
1.战士们日夜守卫着biān jiānɡ(________),fènɡ xiàn(________)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却从不hòu huǐ(________)。
2.yè mù(________)下,草原显得更加kōnɡ kuànɡ(________)。一队骑兵飞奔而来,一时间烟尘滚滚。
8、阅读课外诗词,并回答问题。
寒 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阅读提示: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注释:
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
②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③“日暮”两句:寒食禁火,但朝廷可以特赐近臣蜡烛。“传”,挨家传赐。
请你多读几遍,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第一句“春城”指( )。“飞花”的意思是( )。这句诗点明季节是(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 )中的风光,从( )这个词可以看出来。从一天的时间上看,诗的前两句写的是( ),后两句则是写( )。
9、阅读短文
(材料一) 据统计,2016年8月份,全国消防部门共接报火灾1.42万起,亡90人,伤57人,直接财产损失1.2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亡人上升57.9%,起数、伤人和损失分别下降18.4%、6.6%和37.5%。1至8月份,全国共接报火灾16.61万起,亡933人,伤560人,直接财产损失20.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4.7%、8.8%和17.7%。
(材料二)2018全国火灾原因数据统计
【1】材料一中从2016年1至8月份,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是( )
A.上升57.9%
B.下降19%
C.下降4.7%
D.上升17.7%
【2】从材料二火灾数据统计表看出,主要失火原因是( )
A.用火不慎
B.电气着火
C.正在调查
D.吸烟
【3】为了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请设计一条消防安全宣传语。
______________。
【4】每年全国各地都有火灾发生,火灾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了解到的知识,说说如何预防火灾。(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森林——人类的保健卫士
当你望着那无边无际、郁郁葱葱的森林,心中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为什么人们都喜爱森林呢?如果说啄木鸟是树木的保卫者,青蛙是农作物的卫兵,那么我要说,森林就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当你走进森林,就会感到那里空气清新,它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它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你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会感到城市里的噪音大,森林又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放岀五十公斤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森林里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可见,森林卫士的本领还真大呢。
森林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邀请森林家族的成员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都来植树造林,迎接这人类的保健卫士到我们身边来安家落户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______
(2)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森林里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______
【3】用“____”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本段是从________、____和___三个方面对本段的中心句加以说明的。
【4】第2自然段中,“测算”和“测验”两个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 朦胧——______
仿佛——______ 坚实——______
【2】“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打“×”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_____)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变。(_____)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____)
12、(题文)劳动的开端(节选)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tiāo tiǎo)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
矿上的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找麻烦!”
我一赌气挑上就走。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二里就渐渐落(luò là)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1】(小题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____”标出。
【2】(小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万丈深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题3)根据要求在选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 表现“担子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现“小路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题4)从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题5)结合自己的劳动经历谈谈对“劳动”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基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等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文件的保存等,纸质文件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由于电脑以及手机输入法的方便性,在远程沟通交流方面,键盘打字也在慢慢取代手写汉字。虽然时代与科技的进步给现代人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汉字文化危机也因此而形成。
【1】由材料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如何应对汉字文化危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不会写的字,立即查询,加强记忆。
B.多看书,多动手写字,多记笔记,多写日记。
C.电脑打字,熟练使用“拼音输入法”。
D.平时阅读文字材料时多注意字形,有意识地强化对字的正确写法的记忆。
【4】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倡议设立“汉字写日”,你赞同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外出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她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书生梁山伯,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就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伤心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时,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一见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
义结金兰: 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两个句子。
【3】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________之称。
【4】从本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祝英台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神圣的跪拜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
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济(______) 善良(______) 清楚(_____) 圣洁(____)
【2】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 )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A. 猎杀、忐忑、掩埋 B. 解剖、猎杀、掩埋 C. 猎杀、开宰、掩埋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因为老人以前经常猎杀和捕获动物,但他却用捕获猎物卖来的钱,救济朝圣者。
B. 这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两个对立面,老人也不例外。
C. 老人有时会杀生,显得很惨忍,但有时他又是很慈善的。
【4】“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呢?( ) (多选)
A. 老人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B. 他明白了羚羊母亲的跪拜,老人的心灵被震撼了。
C. 老人明白了藏羚羊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才给他下跪的。
【5】给下列语句选择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______)
(2)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_______)
(3)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_________)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神态和动作描写
16、(二)仇仁
张力是一个很孝顺父母的人。有一天,张力的父亲在街上无故被人杀害,张力悲痛万分,并决心要亲手杀掉仇人,替父报仇。
一天,张力的朋友仇仁来看他。张力的仆人拿着仇仁的名片,向张力报告:“主人,仇(“仇”读chóu)人来了。”
张力一听,立即就激动起来,操刀就冲了出来,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到门口,定睛一看,除了自己的好朋友仇仁,并没有看见其他陌生人。原来来访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仇仁,举起的刀才没有砍下来。
这个误会,是因为仆人不知道“仇”作为姓氏时念“qiú”而引起的。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的读音容易弄错?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姓氏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单(dān shàn ) 区( qū ōu ) 华( huà huá)
宁(nìnɡ nínɡ ) 解(jié xiè ) 任(rén rèn)
17、阅读理解
祖国( )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 ),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祖国(______)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________的特点。
【3】“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 )”是告诉我们要________。
【4】这几句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次。这样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绿色的课本”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希望我们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妈妈的银行存款
ㅤㅤ①每星期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儿钱。钱分成好几摞。“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堆。
ㅤㅤ②“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银币。“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孩子中有人提出。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1角银币放在一边。
ㅤㅤ③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
ㅤㅤ④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
ㅤㅤ⑤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
ㅤㅤ⑥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我们一致同意。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儿。”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儿之后,说道:“我戒烟。”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又写下了一个数字。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当我看到几个小妹妹眼睛里的神情时,又加了一句:“昆斯廷、戴格玛和凯瑞恩帮我一起看。”“好。”妈妈说。
ㅤㅤ⑦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ㅤㅤ⑧即使在爸爸停工期间,妈妈也不多让我们操心。大家一起出力干活儿,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ㅤㅤ⑨把沙发搬进厨房我们都没有意见,因为这样才可以把前面一间房子租出去。
ㅤㅤ⑩在那段时间,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发酸的牛奶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牛奶做成奶酪。最后,爸爸又去复工了。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儿。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ㅤㅤ⑪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了家。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社接受了。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那儿,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
ㅤㅤ⑫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儿,说:“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ㅤㅤ⑬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ㅤㅤ⑭“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
ㅤㅤ⑮“我用不着去,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账上了。”
ㅤㅤ⑯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有改动)
【1】梳理文中各个场景中的关键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 事件 | 结果 | 感受 |
每星期六晚上 | 妈妈归置爸爸的工资 | 不用上银行取钱 | 暖乎乎、安全 |
____ | ____ | ___ | 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文中的“小银行”指_______;“大银行”指 _______。
②你认为“我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请分条把理由说清楚。(至少三处)
我的观点是 _______
理由一:_______
理由二:_______
理由三:_______
【3】品味细节,回答问题。
文中画横线部分三次提到妈妈的笑容,分别是因为什么呢?由此你有什么体会呢?
第一次笑是因为_______;第二次笑是因为 _______;第三次笑是因为 _______。由此体会到 _______。
【4】你认同文中的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
_______
【5】文章为什么以“妈妈的银行存款”为题?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
19、课外阅读。
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 )着,贪婪地( )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地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作者:王清哲,选文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绚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汉字,使画“ ”句子最生动形象的是( )
A.叫 吮
B.闹 采
C.闹 吮
【3】读第2自然段,我们]能够感受到庭院______的特点。
【4】作者回忆了自己儿时的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语言生动有趣,请你用“﹏﹏﹏”画出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做批注。
【6】作者通过对______的回忆与如今庭院风景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20、母亲大声说:“我挺喜欢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进行句段练习。
(1)仿照例句,结合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的内心体验写下来。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_______________
(2)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能把意思写清楚、写具体。请你用上这样的表达方法写一写“爸爸最勇敢”。
在我们家,爸爸是最勇敢的。 _______________
(3)想象例句描写的情景,再仿照例句写一写“热闹的广场”。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_______________
(4)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请你用上这样的方法接着写一写,将“我”当时的内心表现出来。
演讲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马上轮到我上台演讲了。
_______________
(5)请仿照例句通过前后事物的对比,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感情。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_______________
(6)体会例句在表达上的特点,再用这种方法写一写“小溪哗哗地流淌”。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
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成的笼子里。(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吊兰长得很茂盛。(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写作园
在你平时的游历中,一定有过令你难忘的景点或活动,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
要求:1.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2.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