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阳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正义必能战胜邪恶,善良终会获得幸福。

    B.“曼丁之狮”松迪亚塔的英雄故事在非洲大地上以唱相传。

    C.找书读的时候,不能从一篇文章到整本书,再到同一类书。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织女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

    B.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C.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么学好逻辑学?

    D.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 3、仔细辨析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防讯   不计其数   千真万确   鬼计多端

    B.爱慕   振天动地   美中不足   兵慌马乱

    C.象征   哀鸿遍野   风景明胜   相依为命

    D.忘却   生灵涂炭   路不拾遗   众星拱月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这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都给我们生活的启示,如《落花生》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珍珠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出了父母两种不同的爱,妈妈的爱是________,爸爸的爱是_______;《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让我们看到母爱、父爱的伟大、无私,也让我们懂得了要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从体裁上说是一篇_______文;《山居秋暝》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鸟的天堂》的作者是__________

    3.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

  • 5、我是拼音小能手。

    1.那个小女孩________住我的衣角不停地撒娇。

    2.许多人都很钦________这位爱国少年。

    3.闰土手握钢叉,向一匹________尽力地刺去。

    4.妈妈在一边不停地徘________,好像有什么心事。

  • 6、将诗句或歇后语补充完整。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

    (3)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5)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7)春草明年绿,______________

  • 7、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古代指文告。( )

    (2)指文人。( )

    (3)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 )

    (4)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 8、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______

    2.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的速度都要快。______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______

    4.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赏析苑。

    在大海中永生(片断)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________,________。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________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1在片断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片断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A. 过渡   B. 总结全文   C. 点明文章中心

    3读着邓小平爷爷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同在和一个________告诉我们,邓小平爷爷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商人jiā   jiá)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根据选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活动

    ____

    沿河做生意

    ____

    ____

    ____

    ____

    老人

    ____

    【3】文段选自课文____,作者是____国作家____。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的过程。

  • 11、课外阅读练习。

    小城春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能不忆江南?”望着窗外的淅淅沥沥的春雨,我不禁吟起白居易的《忆江南》。

    常常在阴云的春日里,在你不经意间,小城春雨便会与你没商量地光顾大地,她悄悄地,不声不响的,像怕惊动大地万物似的,正如杜甫《春夜喜雨》诗中描写的“ ”。尽管如此,但最先感知春雨临幸的还是那充满期待的小草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换上鹅黄色的新装;柳条也抽出了嫩黄的苞芽;杏花更是绽开了粉红色的笑脸;碧绿的山竹全都舒展着挺拔的腰身去迎接春的洗礼。不多时,碧水苍苍,青山茫茫,江南小城四周的山山水水,像是青春少女在(piān piān qǐ wǔ),充满活力,充满勃勃的朝气;若是你走在雨雾之中,她会不带一点儿声响,亲吻着你的眼眉,你的面颊,你的嘴唇,让你觉得有点儿痒痒的,会情不自禁地贪婪地吮吸着——甜甜的,让你在这江南的小城春雨中(rú chī rú zuì)!让你忘记惆怅和失落,忘记苦闷和烦恼,忘记不可名状的思乡之愁。漫步在这样的春雨之中,说不准也是心灵上一种解脱的方式。

    这,就是江南小城的春雨——多情温馨的、还夹着春日花草清新气息的、让人难以忘怀的春雨!她来时悄悄的,无声无响地;她去时也是悄悄地,无声无息地。常常会让人在无意中仰头一望,会不禁自问:咦,雨什么时候停了?

    【1】文中两处拼音所对应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句。

    【3】小城春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2自然段不仅描写了春雨,还描写了其他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作者说“漫步在这样的春雨之中,说不准也是心灵上一种解脱的方式”?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将画线部分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少年王冕(节选)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      ,      ;山下      ,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      ,荷叶上水珠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在上文的空白处填空。

    2.“青翠欲滴”的“欲”查    ,音序查字法要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欲”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意思: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选第    种。

    3.王冕看到眼前的美景,想到了古人说的“人在画图中”,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或者诗句?

     

    4.小积累。

      王冕是    朝人,我们曾经读过他的诗《    》。本文改编自长篇章回小说《            》,作者是    代小说家    

  • 14、阅读理解。

    金星人的挫折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下面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哇!”金星上著名的名泉发射中心一片欢腾——金星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向地球发射了一颗卫星!眼下,这颗卫星停留在美国纽约市上空,正向自己的星球发回照片。

    由于地球上空天气晴朗,金星的科学家们可从卫星发回的照片中获得不少珍贵资料。他们正在讨论载人飞船登上地球能否实现,目前这个重大问题已经有了新的进展。于是,科学家们在金星科技大学召开记者招待会,接受记者的采访。

    “我们已经能得出这个结论,”绍格教授说,“地球上是没有生命存在的。”

    “何以见得?”《金星晚报》的记者彬彬有礼地发问。

    “首先,从拍摄回来的照片中看,地球表面都由一种坚硬无比的混凝土覆盖着——这就是说,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第二,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一氧化碳和其他种种有害气体——如果说有人能在地球上呼吸、生存,那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教授,您说的这些和我们金星人的载人飞船登上地球的计划是否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我们的飞船还得自带氧气,这样,就会大大增加飞船的重量。”

    “那儿还有什么危险因素吗?”记者问道。

    “请看这张照片,您所看到的线条是地球上的河流。可是经研究,那河水根本不能饮用。因此,连喝的水我们都得自己带上!”

    “请问,照片上的这些黑色微粒又是什么呢?”记者指着照片再次发问。

    ________但是,这些黑色微粒沿着固定轨迹移动并能喷出气体、发出噪音,还会互相碰撞,它们的数量大得惊人。毫无疑问,我们的飞船会被它们撞得稀巴烂的!”教授担忧地说。

    “如果您说的都没错,看来,我们准备多年的载人飞船登上地球的计划,将不得不推迟实现了。”

    “您说对了。不过,只要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我们还是能很快实现载人飞船登上地球的计划的。”

    “教授先生,请问,为什么我们金星人要耗费大量资金向地球发射载人飞船呢?”

    “您要知道,当我们学会呼吸地球上的空气时,我们去宇宙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平安无事了!”(有改动)

    1第三自然段中的“这个重大问题”指的是(  )

    A.金星人能否向地球发射卫星。

    B.卫星能否传回更多珍贵资料。

    C.载人飞船登上地球能否实现。

    D.地球是不是适合人生存。

    2下列哪个句子填入文章的横线上最恰当?(  )

    A.难道我们敢肯定吗? B.对此我们还不能肯定。

    C.这个我们可以肯定。 D.对此我们已得出结论。

    3第二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

    A.总结上文。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延长。 D.话题的转换。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

    A.告诉人类宇宙中确实存在着外星人。

    B.提醒人类金星人将会对地球产生威胁。

    C.警醒人类使用混凝土会导致植物无法生长。

    D.告诫人类地球的生态环境已十分恶劣。

    5绍格教授认为金星载人飞船登上地球有哪些危险因素?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针对文中所揭示的问题,就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学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

    1.网络用得不当有哪些危害?试分条叙述。

    2.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3.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启发?你怎样劝解沉迷于游戏中的同学?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昼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也终于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这样很好。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我说是。我回答的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竟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呦……父亲把眼一瞪:“好你个老李头。要你瞎咕哝个啥!”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让我为您擦一次背……“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1结合全文,分析“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的主要原因是( )

    A.父亲生病了

    B.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C.父亲晚上去做擦澡工,劳累并且睡眠不足。

    2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也终于什么也没说。”抓住父亲的表情描写,写出了对于儿子的误解内心深受伤害,他又不想让儿子知道实情。

    B.“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抓住父亲的表情和语言描写,写出父亲一心为儿子着想的那份深深的父爱。

    C.“父亲把眼一瞪:“好你个老李头,要你瞎咕哝个啥!”抓住父亲的表情描写,写出了父亲埋怨老李头的心理。

    3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父亲去做擦澡工,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请认真揣摩,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处“我”显然答非所问,联系下文用30字左右说说“我”当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巨变

    几年没回老家了。去年暑假,妈妈提议:“咱们回趟老家吧!”我本想在暑假里和小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这下又完了。老家是山区,什么也没有,吃不上好东西不算,连《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看不上了,我很不高兴。可是不能违背妈妈的意愿,只好跟着爸爸、妈妈坐上了火车。

    快下车了,我心里不免嘀咕起来:唉,又该爬山了,老家离县城还有几十里路,走到老家也该累死了!可没想到,这次舅舅是开着汽车来接我们的。上车后,我问舅舅:“这汽车是大队的吧?”“不,是咱家的。”舅舅一边开车一边对我说。“真的?咱家能买得起吗?”“怎么买不起?有了党的好政策,你姥姥这几年光养猪的收入就有几千元,加上你舅妈养的那些鸡呀、兔呀,再加上农业收入,这几年每年的总收入上万元哩!”“啊!姥姥家是万元户啦!”我心里高兴极了,农村人家现在有这么多收入,比我们城市可强多啦!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村边。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站在村头一望,真是万家灯火。我不禁问舅舅:“现在咱们村家家都用上了电灯了吗?”“嗯,村里建了小水电站,不仅点上了电灯,连碾米磨面都电气化了。”这可真是没想到的事。上次来,家家点的煤油灯,屋里暗得什么也看不清,进门不小心,我还摔了一跤呢!

    进了村,舅舅领着我们朝姥姥家走去。走到门口,我借着灯光一看,记忆中的那两间小草屋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排整齐的大瓦房。舅舅看我脸上惊讶的神色,就说:“去年咱家盖了这十间大瓦房。小辉,你看这房子好不好?”“好,好,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挤着睡在一起了!”我拍着手高兴地说。

    走进屋子里,我一下子惊呆了。屋子里摆着崭新的家俱,正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台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旁边还摆着一架双喇叭的收录机。我跑进左面的卧室一看,一台“航空牌”洗衣机正隆隆作响。“哎呀,真好!我家还没有洗衣机呢,这里却已经用上了!”我羡慕地赞叹着。

    过了一会儿,姥姥和舅妈摆上了丰盛的饭菜,“呀,真香啊!”我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瘦肉。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只能吃稀饭窝窝头。那时,我还小,不懂事,顺手把窝窝头扔了,姥姥很伤心,当时就哭了。为这,妈妈还打了我一顿呢!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真不敢相信,可这一切又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开饭了( )全家围坐在一起( )爸爸端起酒杯说( )家乡有了这样大的变化( )可是件大喜事( )来为了全家的幸福( )日子一年比一年更好( )我们干了这杯酒吧( )我听了( )赶忙举起我面前那个盛满了桔子水的酒杯( )说( )我也干一杯( )

    晚上,睡在床上,我高兴地搂着妈妈说:“妈妈,明年我们还回老家,行吗?”“行啊!”妈妈瞧着我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1】给本文第八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全文按照“路上——村边——大门口——进屋——吃饭——睡觉”这一思路,用“‖”把全文分成6段。

    【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__分段的。

    【4】本文通过作者一次回山区老家的经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____________

    【5】本文在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对比,__________对比的手法,把______________词语渗透在各段之中,使文章的条理______主题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②“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实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垄,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垄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垄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选自琦君散文集《桂花雨》)

    1试联系全文语境,说说第⑥自然段中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的含义以及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本文中读到的母亲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形象,试简要概括并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品读下列语句,说说加下划线字词蕴藏着怎样的情感? 

    A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全年,整个村庄,都沉在桂花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欣赏

    人的潜力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③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__________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__________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④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⑤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⑥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系,形成了500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⑦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⑧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  )

    A. 智能   B.   C.   D.

    2短文第⑥段在介绍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时,没有用上的说明方法有(  )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   D. 作比较

    3填入第③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 就   B. 既然 就   C. 只有 就   D. 因为 所以

    4对第⑤⑥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 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 列宁大脑中有100亿个神经元。

    D. 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5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其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不超过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般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句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 21、仿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写一写人体五官中嘴巴的作用。

    例:在五指中,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例如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姹紫嫣红的春天向我们走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一生中遇到过印象非常深刻的老师吗?他把你视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会用智慧把你打磨得璀璨发亮。如果你幸运的遇见他,那么你在生活中就不会迷失了方向。

    要求:内容具体 ,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