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 ⑤①②③⑥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⑤③①②⑥④ D. ⑤①②⑥③④
2、下面每组中诗的题目、诗人、朝代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思》— 张籍 — 清 B. 《泊船瓜洲》—王之涣—唐
C. 《题西林壁》—陆游—宋 D. 《长相思》—纳兰性德—清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B.一些小甲虫隐蔽在茂密的草丛里。
C.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D.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快速的音乐。
4、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我国古代不少爱国诗人同样关心着祖国,宋代诗人陆游在其绝笔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林升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说着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2)《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是_____国著名作家,他住在一个编号为“B-612”的小行星上,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 陪伴着小王子。
(3)为董永与七仙女做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诗的风格不同,诗人都有不同的赞誉,刘禹锡被誉为“___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七绝圣手”。
5、填空。
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___不好看,____很有用。’”本句中作者采用 __________的手法,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做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2.“那雪白的乳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值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主要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突出了白鹭_________的美。白鹭的特点可用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来形容。
3.“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中__________比喻社会毫无生气,“风雨”暗指__________ 。同时句中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末_____________的社会风气的_________________。
4.“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是一个_____句,起着 ________ 的作用,体现了圆明园的两个特征:________ 和 __________。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______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______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______
(4)“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外祖父说。______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bá( )河比赛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quán( )cā( )掌,跃跃欲试。
(2)我在五岁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jiāo( ),小mǔ( )指上留下了一道伤bā( )
(3)与其dù jì( )( )别人的才能,不如抓紧时间增强自己的才干。
(4)一位cí xiáng( )( )的老爷爷在公园duàn liàn( )( )身体。
8、看拼音,写词语
xiàng mào duàn liàn cí xiáng hóu lóng yǐn jiàn
( ) ( ) ( ) ( ) ( )
xián jiē zhē yǎn xiōng táng wèi wèn yuǎn tiào
( ) ( ) ( ) ( ) ( )
9、阅读短文。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画画,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作“推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妥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更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注意简洁明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也学着贾岛推敲一下下面的春联空白处用哪个字最好?将你选定的字填在横线上并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风吹杨柳千门绿,雨_______________(湿 落 润)大地万树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翠海应归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2000至3000米之间,因沟内有九处藏族村寨而得名。她以神妙奇幻的彩林、飞瀑、雪峰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胜地。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主沟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组成,其间有成梯级分布的大小湖泊114个,色彩最美的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瀑布是水流形式中的佼佼者。位于九寨沟中心部位的诺日朗瀑布最具特色,它高25米,瀑顶宽270米,宽度为全国瀑布之冠。它常被作为九寨沟的象征。
九寨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分布原生物257种,由于地处亚热带与温带交汇处,景区内既有亚热带植物,又有适合温带生长的油松、华山松等,形成植物垂直带谱。还有脊椎动物170种,鸟类1418种。其中含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牛羚、金丝猴。
九寨沟是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我们要竭尽全力保护好这方净土。
【1】九寨沟主沟由几条沟组成?( )
A.3条
B.5条
C.7条
D.9条
【2】关于五花海同一水域却呈现不同色彩的解释,下面有一条理由不成立,它是( )
A.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
B.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
C.湖水深浅不同
D.湖水有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
【3】哪一个景点常被称作九寨沟的象征? ( )
A.五花海
B.诺日朗瀑布
C.华山松
D.大熊猫
【4】“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 ( )
A.九寨沟的地理位置、水、动植物资源
B.九寨沟的湖泊、瀑布、植物资源
C.九寨沟的湖泊、瀑布、动物资源
D.九寨沟的大小、水和动植物资源
【6】“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当选的地区必须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你能从本文中找到至少两条九寨沟当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zhēng zhèng)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sāi sè)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jiè xiè)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我”第一次发现母亲那么瘦小,表明“我”__________________。“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表明“我”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处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那个女人对母亲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3】针对画“ ”的句子,提出两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想到的成语(或俗语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三个和尚
从前,有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住在山顶的小庙里。山坡下有条小河,小和尚经常自己下山挑水喝。那是一座空庙,伙房里的用品一应俱全,有大水缸、水桶、扁担、锅、碗等。他白天挑水、念经,晚上敲木鱼、打坐,日子过得很安逸。他挑来的水不但够自己喝,他还给庙里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灌上水,净瓶里插的柳枝也鲜活了。过了几天,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瘦和尚,他走了很远的路,看到这里有山有水,真是一个好地方,就想在这儿住下。他又累又渴,一到庙里就把剩下的半缸水全喝了。此时,小和尚正好挑水回来,一看水缸全空了,很不高兴。
他把水倒进缸里,然后把水桶和扁担交给瘦和尚,让他去挑水。瘦和尚也生气了:“为什么一来就让我干活?要挑咱俩一块儿去!”
小和尚一听可不高兴了:“你把我挑的水全喝了,哪有光喝水不挑水的道理?”瘦和尚实在累了,说道:“你看我走了一天的路,已经累得不行了,明天再去行吗?”
“可是这点儿水根本不够今天喝啊……”两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最后也吵不出一个结果,只好一起下山去抬水。
之后的几日,都是瘦和尚和小和尚一同下山抬水上来,日子也恢复了和谐、平静。这一天,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他一直赶路,走得很辛苦,看到山上有座小庙,就径直走上来。他身肥口阔,看见大水缸,就一口气把一缸水全喝完了。庙里的两位和尚听到声音出来一看,都面露不悦之色,胖和尚表示要留下来住几天,小和尚和瘦和尚默契地把水桶和扁担朝胖和尚眼前一放,对他说:“那你先去挑水,把水缸装满吧!”
胖和尚不情愿地挑着空桶下了山,只挑上来一趟,就坐在地上不动了,走了那么远的路也实在累了。胖和尚因为挑水走了路,又渴得不行,于是把刚挑上来的水全喝光了。另外两个和尚出来看见水缸还是空的,再让他去挑水,他却说什么也不去了。三个和尚吵得不可开交,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挑水,于是都气鼓鼓地回到庙里。
等到天黑了,三个和尚都渴了,观音菩萨净瓶里的水都被他们喝光了,里面的柳枝也变蔫了。他们只能无精打采地皱着眉、黑着脸,在庙里打坐,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三个和尚昏昏欲睡,一只小老鼠大摇大摆地从洞里钻出来。它跑上了香案,把供桌上的一盏油灯碰倒了。老鼠毫不在意,美美地走开了。谁知油灯把桌上的桌布烧着了,火势很快蔓延开来,把整个供桌都点燃了,火苗已经快烧到屋顶了。三个和尚从昏沉中惊醒,赶紧跳起来跑到院子里,抢着提木桶下山去打水,三个人上上下下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才把庙里的火扑灭。“好险哪!”胖和尚率先打破了沉默。小和尚和瘦和尚也赞同地点点头。要不是三人齐心协力,恐怕现在就没有这挡风遮雨的小庙了。
那晚大火之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什么,每天抢着拎桶挑水上山。从此,水缸里的水天天都是满的。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一起捧着大碗喝水,观音菩萨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团结出版社,有删改)
【1】下面关于小庙和小河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小庙在山腰,小河在山坡下。
B.小庙在山腰,小河在山脚下。
C.小庙在山顶,小河在山坡下。
D.小庙在山顶,小河在山脚下。
【2】关于小和尚挑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小和尚偶尔自己下山挑水喝。
B.小和尚经常自己下山挑水喝。
C.小和尚挑来的水不够自己喝。
D.小和尚挑来的水只够自己喝。
【3】瘦和尚来了以后,挑水情况有什么变化?( )
A.瘦和尚和小和尚轮流下山挑水喝。
B.瘦和尚和小和尚偶尔下山挑水喝。
C.瘦和尚和小和尚都很愿意下山挑水喝。
D.瘦和尚和小和尚一起下山抬水喝。
【4】胖和尚来时,挑水情况有什么变化?( )
A.三个和尚轮流下山挑水喝。
B.三个和尚偶尔下山挑水喝。
C.三个和尚一起下山挑水喝。
D.三个和尚都不愿意下山挑水喝。
【5】“他们只能无精打采地皱着眉、黑着脸,在庙里打坐,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三个和尚这时候可能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
【6】你从这个民间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
14、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通过学习本文,我掌握了写人记事的一些写作方法,比如本文是按____ ____的顺序来记叙的,先写接受任务,再写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条理清楚。
同学乙:五位壮士跳崖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五位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
(3)“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4)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军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火车站几乎是被人流拥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我的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十,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领章帽徽的衬托下,显示出一种军人的威严。在他那微合的眼皮下藏着一星炭火似的光点,默默地燃烧着。
车到了五一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直的双腿得到了解脱。这时,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尖锐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我是年轻人,本想站起来,可又感到那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第一个开了口:“请到这里坐吧!”他扶着椅背吃力地站起来,拉过妇女坐到他的座位上。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厢里闪闪发光。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的难受得多,于是我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我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栽去,一脚踩在老军人的脚背上,可是他竟一点儿知觉也没有。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此时,我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发出“咯吱”的响声,啊,原来那是假腿!我心头突然涌上来一种热辣辣的感觉,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望着他那一玻一玻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犹豫,拿不定主意。( )
②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2】用“——”画出描写老军人外貌的句子。
【3】当售票员喊“哪位同志给抱孩子的让个座”时,“我”迟疑是因为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那军人头顶上的红五星仿佛是一朵鲜红的云霞,在车厢里闪闪发光。”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心头突然涌上来一种热辣辣的感觉。”是因为__________。
17、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我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转身(______) 似乎(______) 难过(______)
转动(______) 似的(______) 遇难(______)
2.我知道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抉择—— 告诫—— 实践——
3.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转眼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中的“鱼”用上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中,有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_____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________,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2】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哪些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
A.将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进行对比,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激发读者的民族使命感。
B.再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怀念。
19、课内阅读。
《月迹》(节选)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1】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 盈( )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的______(静态 动态)变化,体现这一变化的词语是:先、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文中划线句的这一写法,写一写日出或日落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缩写句子
①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②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③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
22、句子加工厂。
(1)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枝绿的可爱。(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为人最难得、最可贵的就是没人注意时我们仍选择‘正确’的做法。”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