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安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

    A.绵羊的毛 B.绵羊的粪便

  • 2、下列诗句不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提高阅读速度,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讲述故事时,可以以故事中的人物的口吻来讲,也可以适当变换情节的顺序。

    C.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D.欧阳询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积累与背诵

    1.《从军行》中描写将士们戍边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中描写边境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写出了戍边环境的荒凉、孤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2.“___________,必自毙。”看到电视上诈骗案件的嫌疑人被抓捕归案的消息,爷爷感慨地说。

    3.《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人们“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随着课文游览了外国风光,有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_____________,还有著名的_____________之国荷兰,还领略了埃及沙漠中充满神秘色彩的_____________。在我们中国,也有着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5、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母亲拉起跪在地上的许世友,悲伤地说:孩子,起来吧。

    悲伤——满分5 manfen5.com

    (2)许世友参加了革命,成了清乡团搜捕的对象。

    搜捕——满分5 manfen5.com

    (3)许世友抓住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娘,您老人家受苦了。

    哽咽——满分5 manfen5.com

     

     

  • 6、补全下列形容速度快的词语。

    ( )( )       日行( )( )

    健步( )( )       ( )( )即逝

    大步( )( )       ( )( )过隙

  • 7、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一日无书,_______

    (2)读书破万卷,_______

    (3)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

    (4)书犹药也,_____

    (5)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 8、各就各位(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圈:quān环形、环形的东西juàn养家畜等的栅栏juān关闭起来,用栅栏等围起来。

    (1)他在地上画了一个圆。(  

    (2)羊里有五只羊。(  

    (3)快把小鸡起来!(  

    花:错杂的颜色或花样用掉

    模糊不清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

    (1)他了半天时间才写完作业。(  

    (2)五光十色的灯光,映得我眼都了。(  

    (3)不管坏人耍什么招,我们都能识破。(  

    (4)父亲才四十来岁,头发就白了。(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与欣赏

    晴天“下雨”的怪树

    中国四川仁寿县的虞丞乡,在2009年2月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树居然下起了雨,这个现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去观看。这棵树长在南宋抗金名相虞允文的墓地里。大树平白无故下雨就让人觉得很惊奇了,而它还生长在墓地的坟头上,更让大家觉得神秘。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沾染了丞相的灵气,是神仙显灵的表现。

    这种说法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赶来,为的就是沾沾灵气。当地气象局和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为了找出大树下雨的真正原因,也派了专人过来调查,他们要为这件稀奇的事情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虞允文墓地的这棵大树是棉丝树,学名滇朴,是一种乔木,树干挺拔高大,在中国南方十分常见。而且这种树的叶子通常为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带菱形,并不是碗状的,也无法把水包起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棵大树“下雨”的时候,树干是光秃秃的,不存在叶子积水而形成滴水现象。

    为了彻底查出大树下雨的真相,仁寿县派出消防队员爬上大树,取下大树的一根树枝研究。结果,人们发现在干枯的树枝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昆虫,这种昆虫让在场的博士们一时叫不出名字来,只能带回去研究。

    经过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教授的仔细检查和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种名叫朴巢沫蝉的昆虫。骆有庆教授说这种小虫子其实和知了是一个家族体系的,虽然这种虫子的个头比知了小了很多,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但它们的分泌物却很多。这种昆虫依赖于植物的汁液生存,而它们在吸取汁液的同时也在迅速地将汁液排出体外。它们排出体外的液体,其实就是通过消化道肛门排出来的一些多余的新陈代谢的物质。

    谜底就这样被揭开了,人们一直困惑的大树显灵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些小虫子在作怪。它们遍布大树的枝干,吃饱喝足后将身体里不需要的水分排出,让人们误以为是大树在下雨。

    虽然这种虫子给人们带来了困惑,但它们的危害并不大,不需要采取什么杀灭措施。

    1晴天“下雨”的怪树是什么树?(

    A.木棉树 B.棉丝树 C.神奇树 D.乔木树

    2题目中“下雨”的“雨”指的是什么?(

    A.树叶积水 B.天上下的雨水

    C.虫子的排泄物 D.大树分泌的汁液

    3大树“下雨”的原因是什么?(

    A.神仙显灵 B.气象原因

    C.长在坟头 D.虫子作怪

    4最后揭开大树晴天“下雨”秘密的是谁?(

    A.消防队员 B.气象局工作人员

    C.林业局工作人员 D.骆有庆教授

    5“虽然这种虫子的个头比知了小了很多,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但它们的分泌物却很多。”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由充分,很有气势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画“ ”线的句子说明秦王________________,因此蔺相如才敢假意撞璧。

    2将文中画波浪线换成四字词语,这个词是________

    3蔺相如要秦王举行一个隆重典礼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的。

    A.语言  B.外貌  C.心理  D.动作

  • 1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然后分别用一句话,说明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图1和图2均来自某地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回答问题

    身份证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的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的,它们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是10,则用X代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10年的居民身份证;26~4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20年的居民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材料二】: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

           ●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材料三】:

           张明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明发现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

    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在邮局邮寄物品。

    【1】居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码是第几位?(  )

    A.第1~6位

    B.第7~14位

    C.第15~17位

    D.第18位

    【2】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的居民身份证。

    A.5年

    B.10年

    C.20年

    D.长效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份证可以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B.身份证丢失,不用到公安机关挂失。

    C.爸爸今年45周岁,可以办理长期有效的身份证。

    D.身份证可用于办理住宿、打印火车票、邮寄物品等。

    【4】身份证复印件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身份证还有哪些用途吗?请试着举至少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个问题后面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

    虎兄虎弟

    ①杂技团里一只会表演杂技的老虎给它的同胞弟弟写了一封信,说:“杂技团里的生活舒服极了。一天三餐,吃的都是最好的瘦猪肉和瘦牛肉。这些肉都经过炊事员的精心挑选,不带一点肥,不带一点筋,也不带一点骨头。隔几天,还有活鸡活兔换换口味。至于喝的,不是牛奶,就是鸡蛋花儿汤,全都送到面前,不担心风吹,不担心雨淋,更用不着累得气喘吁吁地去追赶猎物。在这儿过日子,真如同进了天堂一样。好兄弟,快来吧!我劝你也来享受享受天堂的生活。”

    ②虎弟接到信以后,十分向往,决定到城里去看一看。

    ③老虎进城,不用说是很危险的。虎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它来到马戏团,见门口一个大牌子上面挂着许多动物的照片。其中最大的一张,就是它哥哥的。

    ④虎弟买了一张入场券。它迫切地想看看哥哥到底过得怎样快活。

    ⑤杂技表演开始了。只见一个妙龄女郎手持鞭子领着虎兄步入场地。女郎鞭子一指,虎兄就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向观众敬了一个举手礼。女郎鞭子一摇,虎兄就老老实实地打了一个滚,又翻了一个斤斗。女郎鞭子一挥,虎兄便跳上一个大皮球,从撬板的这一端稳稳地滚到另一端。刹那间,一个熊熊燃烧的火圈被高高地支了起来。女郎“啪”地一鞭子,虎兄舍命纵身跳起,从火圈中钻了过去。

    ⑥虎弟看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它旋风般地奔回了山林。

    ⑦不久,虎兄收到一封信。信中除了一个问号以外,什么字也没有。

    1下列哪项不是虎兄的生活?(   )

    A. 一日三餐都是肉   B. 吃的全都送到面前

    C. 每天捕食   D. 喝的牛奶或鸡蛋花儿汤

    2虎弟进城变成小伙子的原因是:(   )

    A. 他认为自己比较危险,容易伤到人。

    B. 他认为变成小伙子可以保护自己。

    C. 他认为变成人很有意思。

    D. 他认为老虎在城里容易被人类追捕。

    3虎弟信上的“?”代表的意思是:(   )

    A. 你在哪里学到这样的本领?

    B. 你不怕火烧到自己吗?

    C. 你为什么要听那个女郎的指挥?

    D. 你为了安逸就愿意舍弃自由吗?

  • 14、课内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根据选段内容,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父亲 _______的母亲

    2“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中的“两种声音”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父母不同的态度,作者有什么想法,请从文中找出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与理解。

    ①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②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以下哪项没有在文中提到            

    A.太阳体积大

    B.太阳温度高

    C.太阳距地球远

    【2】文段①中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3】文段①中划线词语“差不多”中的“差”读音是( ),用一个词_______把“差不多”换下来,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4】“差不多”能不能从原文中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②说明的太阳特征是____________,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 16、阅读。

    为爱挺直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 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 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面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地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表明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

    沾沾自喜→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他的“希望”是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加点的词语:“张罗”和“肆虐”。请你联系上下文,用合适的语言替换这两个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有画面感。

    (1)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肯定也会想起生活中关于父母的点点滴滴。请你打开回忆之门,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下面诗歌。

    我的身前,有一个挺直的背,为我挡风。

    我的头顶,有一把倾斜的伞,为我遮雨。

    我的耳旁,___________

  •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xuán xüán)着,(陆续  连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dū  dōu)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 好像互相 __A 着一天的(见闻 新闻)和收获   又像在 B __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   C   边飞边鸣   很快找到自己栖(qī  xī)息的处(chǔ chù)所   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1文段中的鸟是___________鸟。

    2将“呼唤、应和、倾诉”这三个词填在文中的划线处,分别是: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3用“\”划去片段中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4在文段中的空白处补上标点符号。

    5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部队”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7这段文字主要写___________。作者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幅壮锦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欢喜,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做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经过烈焰熊熊的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花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1】按要求写词语。

    (1)含“锦”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骨瘦如柴”结构相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选一选。

    (1)为妈妈找回壮锦的是______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儿子

    (2)找回的壮锦比原来的壮锦多了______

    A.金子 B.红衣姑娘 C.光彩

    【3】比较文中画“ ”的句子和下面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为什么?

    他翻过了烈焰熊熊的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的三个儿子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讲故事是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有时要“添油加醋”。请你将文中画“﹏﹏﹏”的情节“添油加醋”。(提示:儿子是怎么说的?仙女们是怎么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状态词。形容没完没了地哭。______

    (2)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______

    【2】阅读选文第一自然段,请你总结一下作者为什么对《水浒传》尤其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B.选文第二自然段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品性不好。

    【4】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一说,作者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陈述句)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这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我留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你能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但是句意保持不变吗?

    (1)沙滩果然被潮水渐渐征服了。

    改为把字句:

    满分5 manfen5.com

    (2)看似永无变化的潮汐,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我 的一个人

    你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对那个人有怎样的情感?是喜欢,是敬佩还是感激?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使你有这样的感情呢?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关于他(她)的作文。

    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所写人物形象要生动,事例描述要具体;不可恶意攻击他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