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双河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A.(yí)旎             (huì)            神机妙算                 踉跄

    B.附(yōng)        (kān)            摩拳擦掌             发怔

    C.(bīng)裂        (chóu)躇          极目远眺             眷恋

    D.(shuān)住       (kāi)泪             豆寇年华             慈详

  • 2、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门 尖 必 为   B. 月 光 长 丸

    C. 丑 民 司 君   D. 玫 革 在 成

  • 3、古代年龄称谓中,“及笄”指的是(       

    A.人三十岁

    B.女子年满十五岁

    C.男子二十岁左右

    D.女子十三四岁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积累与运用。

    1.诗句中有爱国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体现了壮士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是诗人对朝廷不思统一的失望;“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这是诗人忽闻叛乱已平后喜极而泣的表现。

    2.鲜明的人物形象令我们难忘:我们敬佩_________的刘伯承,我们被毛主席________的胸怀所打动,我们被方志敏___________的精神所折服。3.仿照例句写句子。

    热——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冷——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là  yuè   piāo  bó   shū  lǐ   huá  qiáo juàn  l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体会说明方法的妙处。

    (1)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句话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使用可以使说明更加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这句话里,作者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鲸的庞大。这样写的好处是

     

  • 8、比一比,组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马克·吐温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鸟儿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为一团氤氲的雾,与周边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

    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了一片粉红,在那边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1短文按照   顺序,分别描写了密西西比河 时、   时和   时景色的变化,写出了密西西比河黎明的美丽迷人。

    2短文的第三自然段是 态描写,按从 的顺序写了树叶颜色的变化:(   ——越来越浅—— ——   ——化为氤氲的雾。

    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说它真正值得铭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表达方式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密西西比河的黎明安宁祥和的静谧之美

    B. 主要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密西西比河的黎明热闹非凡的动态美

    C.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优美又不乏活泼、自然、清新,让人如临其境

    D. 行文不紧不慢,流露出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和热爱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听到百鸟争鸣,却一只鸟儿也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第一自然段所提到的景物,展开想象,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写密西西比河入夜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小刚将在“朗读者”活动中为大家朗读《春酒》这篇散文。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小刚在理解这篇文章上还存在疑惑,请你帮助他解决。 

    春酒

    ①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零食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桂圆、松糖等,并不稀罕。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要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 荔枝  桂圆  杏仁  陈皮 枸(gōu)杞()子  薏()仁米 再加两粒橄榄。这八宝酒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kǎn)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zhēn)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的酒席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wēi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⑦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⑧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喝,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⑨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乡的酒呢?

    (作名琦君:选文时有改动。)

    1本文回忆了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第①自然段我喝春酒、第②到④_____,第⑤到⑥自然段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语句,将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我爱喝春酒就像蜜蜂爱采蜜一样,因为蜜蜂和春酒都是甜甜的。

    B.我鼓鼓的肚子和蜜蜂的样子像,就连去喝春酒的勤快劲儿也像。

    C.我去家家户户喝春酒,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像蜜蜂爱采蜜一样。

    D.我代表母亲去喝春酒,把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的样子真像。

    3小刚朗读到《春酒》第2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联想起《桂花雨》中的类似描写“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这两处语言,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写在横线上。

    _____

    4小刚在朗读第3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时,不知道该怎样停顿。请你帮助小刚在句子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5第③自然段加点的部分。是对“我与小花猫”的细节描写,将这样描写的作用理整准确的一项( )

    A.突出我很不小心是个鲁莽的孩子。

    B.突出我十分爱喝母亲泡的八宝酒。

    C.突出小花猫是个爱喝酒的小酒仙。

    D.突出母亲亲手泡的八宝酒特别好喝。

    6将第⑤自然段“最最讲究的酒席”中“讲究“一词,以下选项中的“讲究”意思最一致的一项( )

    A.妈妈是个有品味的人,她对家中的每一处布置都很讲究

    B.爸爸是一个做事讲究效率的人,工作时他总是争分夺秒

    C.姐姐是位翻译官,她常常告诉我翻译的技术可大有讲究

    7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⑧自然段中“如法炮制”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具体情景把成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将内容写在“_______”上。

    8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写出你对文中第⑨自然段的理解,并在阅读链接中用“〇”圈画出帮助你理解这段话含义的词语。

    阅读链接

    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学时随父母迁居杭州。1949年去台湾工作。1977年,琦君随夫远赴美国,客居纽约。直到2004年才和丈夫重返台北养老。她一生在台湾与美国间多次辗转,始终远离故土。

     

    9琦君曾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其中就有母亲。作者眼中的母亲是怎样的,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至少从两个不同方面写出你的理解。

    _____

    10同学们听完小刚朗读《春酒》后,围绕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展开了讨论,你最认同的观点( )

    A.赞扬母亲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

    B.展现家乡邻里之间的真挚情谊

    C.夸赞家乡八宝酒的味道很独特

    D.表达作者对家乡与亲人的情感

  • 11、拓展阅读。(12分)

    迟到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呵护中度过的。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梳头、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   要迟到了,   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很勇敢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我低声向妈哀求说: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站到床前,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我挨打了!

    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迟到了,   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没做好?早晨跟爸妈有礼貌道别了吗?……

    正在静默的当中,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原来是爸爸站在窗外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递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由于这件事,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2)为什么常常怀着恐惧的心情去上学?(2分)

     

    (3)文章从哪里看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2分)

     

     

    (4)请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5)这件事对有什么影响?(2分)

     

     

    (6)请你写出关于守时守信的名言。(2分)

     

     

     

  • 12、阅读理解。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不分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佬,贵客雅流,有闲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为解渴之需。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窗,拂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颜,铺内清洁简单,地道的北平式修。进门右手方有一黑漆大木桶,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北平的冰是从什刹海或护城河挖取藏在窖内的,冰块里可以看见草皮、木,泥沙秽物更不能免,是不能放在饮料里喝的。什刹海会堂的名件“冰碗”,莲蓬、桃仁、杏仁、菱角、藕都放在冰块上,食客不嫌其脏,真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把冰块放在酸梅里!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牌胃。它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让人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抗战胜利还乡,我带孩子们到信远斋,我准许他们能喝多少都可以。他们连尽七碗方始罢休。我每次去喝,不是为解渴,是为解馋。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乐”到处猖狂。

    信远斋也卖酸梅卤、酸梅糕。卤冲水可以制酸梅汤,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像站在木桶旁边细啜那样有味。我自己在家也曾试做,在药铺买了乌梅,在干果铺买了大块冰糖,不惜工本,仍难如愿。信远斋掌柜姓萧,一团和气,我曾问他何以仿制不成,他回答得很妙:“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

    信远斋也卖蜜、冰子儿、糖葫芦,以糖葫芦为最出色。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得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别有风味。正宗的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材料种类甚多,诸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葡萄、橘子、荸荠、核桃,但是以山里红为正宗。山里红,即山楂,北地盛产,味酸,裹糖则极可口,一般的糖葫芦皆用半尺来长的竹签,街头小贩所售,多染尘沙,而且品质劣。东安市场所售较为高级。但仍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朋,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

    离开北平就没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近有客自北平来,说起糖葫芦,据称在北平这种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的食物几已绝迹。他说我们在台湾自己家里也未尝不可试做,台湾虽无山里红,其他水果种类却不少,蘸了冰糖汁,放在一块涂了油的玻璃板上,送入冰箱冷冻,岂不即可等着大嚼?他说他制成之后将我共尝,但是迄今尚无下文,不知结果如何。

    1说说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望梅止渴:____________

    2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我能将第三自然段中画“_____”的部分概括为_______

    3北平的糖葫芦分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一般的糖葫芦的_______和信远斋糖葫芦的“最精”作对比,突出信远斋糖葫芦在______方面的独特之处。

    5你还知道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心愿

    ①雨后(  )静静的山林里(  )开了一朵(  )两朵(  )三朵(  )金黄(  )银白(  )鲜嫩的蘑菇(  )

    ②远远地一望,像是散落在草丛里银白色的小星星,闪闪烁烁,又好像草根儿撑起的一柄柄小白伞,遮挡住风风雨雨。

    ③忽然,一顶小草帽一闪,出现了一个娇小、轻盈的身影——是一个小姑娘。她那灵巧的小手轻轻地把一颗颗小银星、一柄柄小白伞放进挎着的小竹篮里。偶尔,还回头望一望山脚那间白色的房屋。

    ④我猜想:妈妈今晚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给饭桌上添了一道新鲜的山味。

    ⑤我猜想:同学们明天会羡慕她的,因为她从集市上换回了一个好看的文具盒。

    ⑥她回头望着山脚那间白色的房屋。好久,我听她喃喃自语地说:老师,您喝了我熬的鲜蘑菇汤,病,一定会好些的。

    ⑦啊,我不必再猜度了,我已经觉得一股热流淌过心间。

    ⑧我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也采起一朵又一朵鲜嫩的小蘑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她的竹篮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喃喃: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娇小——( )               猜度——( )

    【3】给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 ”画出描写小姑娘动作的语句。

    【5】“我”看到小姑娘采蘑菇时,产生了哪些想法?这些想法对吗?

    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

  • 14、_________

    我和我的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piān pì       ),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除了辽阔无垠,还有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十五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走法。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窿。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dòng jiāng       ),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nù hǒu       )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当时,一入夜荒野都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家来求诊。

    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zhì yì        ),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看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

    (2)十分广阔,没有边际。( )

    (3)用婉转的话拒绝。(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征兆——( )       提防——( )

    【4】一个冬日的夜晚,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请求“我”去他的农场,是因为__________

    【5】“我”不肯留宿在农民家,回程时,起先“我”的心情是_____的,开了一会儿车后,“我”的心情变得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说:“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联系上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给短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15、阅读检阅台

    食物消化时间表

    食物

    消化所用的时间

    1

    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橘子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4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如冬瓜)所需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钟~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消化时间最短

    发酵食品消化率高

    蛋白质

    类食物

    1小时30分钟~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食物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

     

     

    1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得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的食物,她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

    A. 猪肉、面包、牛肉 B. 香蕉、牛肉、鸡蛋

    C. 芋头、猪肉、豆浆 D. 苹果、牛奶、面包

    2小刚生病住院,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下列食物中哪两种比较合适?(  )

    A. 香蕉 B. 牛奶 C. 牛肉 D. 猪油煎鸡蛋 E. 豆浆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你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老人的话中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从“明知说出实情自己会变成石头,但海力布还是这样做了”中可以看出,海力布还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7、阅读理解

      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________悲观消沉,________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重。

    1在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想一想:恩科西的声音为什么是纤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道自己病情的恩科西是怎样面对生活的?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我觉得恩科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8、阅读。

    蘑菇转了一个弯

    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 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第一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___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________→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

    19478,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棉衣,命令似的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1.短文是按 的顺序记叙的。

    2.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两个单薄的意思。

     

     

    3.读完短文,你觉得邓政委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根据要求写句子。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照说说“快”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择以下一个情景写一写)

    游子回到家乡             暴雨突然降临             歌声在空中回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练习。

    (1)改为陈述句:哪里还会有这样美妙的夏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第三人称叙述:妈妈说:“今天我去菜市场买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小溪清脆的歌声在狭长的山谷里悠悠地回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请你按要求写句子。

    (1)彩旗飘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书馆里的书吸引着我。(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反映人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看到这句话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用文字和他(她)交流。注意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